第一百六十九章 尘埃落定,归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善宇离开了。   这个消息对赵氏小吃铺来说并没有带来多大的影响。   因为早在赵善宇离开之前,有关一些吃食的做法就都被他已经交给了赵银燕和李氏。   加上赵善宇离开后,李氏也没久等,立马联系相识的熟客,从周围巷子花了一吊银钱雇了个两个机灵的小伙子。   一圈下来,铺子里的人不仅没少,反而还多了一个,加上两个小伙子年轻能干,众人倒是比赵善宇在是还要清闲了些。   日子继续往前走,很快,时间一晃而逝,到了九月末。   距离十月初十,赵善丰和县令女儿的亲事越来越近。   巷子周围的气氛也变得奇怪起来。   在这样的氛围里,赵善行突然回来了一趟。   回来的时候,天色已晚,赵善行只找了李氏,也不知两人说了什么,赵善行并没有多留,又匆匆离开。   跟着,李氏表现的心不在焉好几天,直到赵善行再一次回来,李氏心情才恢复过来。   赵玉注意到李氏情绪不对,有追问过李氏不高兴的原因,结果不管她如何软磨硬泡,都被李氏挡了回去,次次顾左右而言其它,反正就是不说正题。   赵玉无奈,纵然她有万般手段也抵挡不住她奶不配合,最后只能将心里的疑问暂时压下,转而专注起其他的问题。   见赵玉不问了,李氏也松了口气。   再这么下去,李氏可真遭不住赵玉的磨。   赵善行过来找她,目的还是有关之前铺子的事。   赵善行不知托了谁的关系,让他找到了门路,拿着李氏递个他的分成说明,不知怎么操作的,竟然直接送到了县令女儿的手里。   和赵善行说的差不多,县令女儿的身体不好,有关嫁妆事宜都是由身边的老人掌管调度。   赵善宇将家中铺子的分成递上去后,如愿的在一天后见到了负责人。   毕竟是白白送过来的银子,没有人会选择推掉。   将已方的意思表达清楚,同时约定每三个月会将铺子盈利的五层送来交于对方,双方很快便达成共识,结局自然皆大欢喜。   李氏也从赵善宇那里得知了结果,心里的石头跟着落了地,起码家里的铺子不会遭遇到其他人那般的境地。   虽然每个月拿出一半银钱出来让李氏很心痛,但这样也好,虽然花费了不少,不过成果显著,起码他们家的铺子保住了。   没错,生活在这么一个艹蛋的时代,主动送上门请求庇护还要如此卑微,这也难怪赵善丰忍不住想往上爬,谁让底层的人生活太苦。   …………   十月初二,赵善林突然赶着牛车进了城。   他找到李氏,说家里的稻谷什么都熟了,不出意外,这两天就要开始秋收。   秋收啊,可是大事!   当天下午,李氏早早的将铺子关门,同时将铺子里的人全都集中起来。   除开雇来的两个小伙计外,铺子的其他人,都要跟她回家。   “收拾收拾,门口挂上暂停营业的牌子,至于什么时候开业,等咱们回来再说,对了,咱们明天下午就走,”秋收可比夏收重要的多,李氏重视度也提高了不少,早早安排好铺子的事,跟着,众人抓紧时间去忙活明天要离开的事。   李氏也没让赵善林回去,而是让他跟着程氏赵银燕一道,赶紧去城里采买明日带回去的东西。   是的,七天一轮休,继刘氏袁氏之后,眼下终于轮到了程氏。   程氏为此,特意准备好久,连这刚出来的两个孩子一道带来,程氏在铺子几天,适应了十分良好。   孩子不哭不闹不说,还异常省心,连李氏都惊奇,心说这两孩子还真是不错,若是之后如此,那程氏每隔半个月来一趟也可行。   赵银燕程氏和赵善林三人得了话,赶着牛车出了铺子。   下午也没什么可买的,三人逛了一圈,只买了些看着还不错的猪骨,猪五花以及一些干果糕点。   剩下的,他们只能先和铺子订好了明日送货的时辰,再额外过来取。   李氏对此早有预料,也没有说什么,摆摆手,让大家收拾好后早点回去休息,明日一早,先将铺子里还剩下的吃食卖掉,然后回家。   赵善林在铺子没有房间,李氏只好让程氏带着两个孩子先从赵善宇的屋子里搬出来,给赵善林腾地方。   众人简单的对付一晚,第二天又早早起来继续忙活。   铺子已经开了门,是雇的两个活计过来了。   李氏取了银钱,直接将九月份的月钱给两人结清,跟着又给两人放了长假。   来铺子买吃食的客人也知道了老板回去秋收,铺子要关门好几天的事,都觉得十分可惜。   但没法子,会做吃食的只有李氏和赵银燕,偶尔忙不过来时,刘氏袁氏也会简单的搭把手。   眼下她们几个都回家,只剩赵银燕和两个伙计也玩不转,李氏一琢磨,大手一挥,干脆关门,大家都能歇歇。   得到了归家收田,开业待定的消息,过来买小吃的客人都秉持着能多买就多买的想法,一股脑的买了许多铺子里的吃食,并且打算拿回去慢慢吃,起码不能在铺子没开门期间,馋的嗷嗷叫唤。   就这样,原本准备了半晌午的量只两个时辰就卖了个干净。   正好,铺子又提前关了门。   将要带回去的东西带好,确定回去的人没少,赵善林赶着牛车,拉着大伙先去买肉,在买菜,跟着买了各种调料和一些能用的到的东西,装了差不多满满大半车,众人这才晃晃悠悠的回了家。   当然,离开前,李氏特意通知了城里的赵善行和赵金燕姐妹她们回家秋收的事,总不能让他们过来空跑一趟。   ………   赶在天黑下来之前,牛车到了村口。   村口就热闹了,路上,牛车碰到不少下工回来的村民,村民扛着锄头,见到坐在牛车上的李氏,都有些恍惚。   “哎呦,这不是李婶子,婶子回来了?我可问了赵二叔许久嘞,”有那闲不住的妇人,半开玩笑半闹腾的说着闲话,李氏瞧着眼熟,也不好不回。   “回来了回来了,”李氏笑着摆摆手,“你赵二叔那是怕丢人,不过是去城里租了个摊子,哪有脸在家里瞎嚷嚷,”   “话可不能这么说,前两天我还瞧见付婆子上你家了,”说着话,妇人忙凑到李氏跟前,小声嘀咕,“李婶子,不是我说,付婆子可不怎么靠谱,你家小五要想正经相看,咋能找她过来?”   李氏听完皱眉,“付婆子?”她咋不知道这事?她回来的时候,赵福祥也没和她说过啊。   扭头看一旁的赵善林,赵善林赶紧摆手,“娘,我也不晓得,”吓得他连忙把自己摘出去。   那妇人见状,心知这怕是自己说漏了嘴,话也不说了,吓得赶紧捂住嘴巴快走两步和李氏错开。   李氏扭头一瞧,心说这人话没说完咋还跑了?   不过她也没叫,只是动手拍了下赵善林,“愣着干啥?赶紧赶车回家,”   眼下最要紧的,她得回去赵福祥,付婆子那是啥意思,给小五相看,小五人都不在家里,相看个甚么劲?   赵善林点头,抓紧缰绳赶着牛车就往家里跑。   等牛车到了家门口,李氏扶着车辕跳了下来,啥话没说,直接冲进了正屋。   外面的众人看的真切,都面面相觑。   赵玉呦呵一声,心说,她奶这是去找她爷算账娶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