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回归谈判 在二张分手的新闻下,《金陵十三钗》就算不刻意宣传,热度也不会比任何一部同期上映的电影低。 更何况,张一谋的电影从来不缺观众。 《龙门飞甲》有3D武侠的噱头,阵容也极其强大:徐课+周公子+陈昆+李连结+李雨春。 真就是飞龙骑脸,不知道怎么输。 在贺岁档这样的围剿下,《源代码》要怎样在宣传上突围? 导演乌尔善虽然票房成绩不俗,但要拼观众缘,还是差张徐二人一大截,两大主演:张佳辉+糖糖,也就糖糖在内地有不俗的粉丝号召力,张佳辉在内地真一般。 怎么办? 好办,第一招墙外开花。 “《源代码》未播先火,北美及欧洲翻拍版权高价成交,国产科幻走出国门!” 后面每天都把《源代码》之前走海外影展卖片得的荣誉拿出来营销——休斯顿这种野鸡奖就不考虑了,远程拿出来的都是正规电影节。 《源代码》一开始就预想到了在本土宣传上可能做不过《十三钗》和《龙门飞甲》,所以从9月份开始,《源代码》就不厌其烦地跑各种电影展刷脸。 也得了不少奖呢。 糖糖还入围了今年的开罗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呢。 说出去也是国际A类电影节,这不能吹一波? 墙外开花这招还真挺好用的,现在的观众吃这套。 第二招,吹科幻概念。 现阶段国内科幻,观众几乎只认远程一家。 这都要归功于程玉安的三部科幻片:《蝴蝶效应》《时空线索》和《火星救援》。 再加上同行的衬托,让远程的科幻电影顺势脱颖而出。 观众对《源代码》还是很期待的,远程和音皇的宣发部门就逮着科幻这个概念,说《源代码》是新概念科幻。 “他不是《火星救援》那样的太空科幻,”乌尔善说,“有点像之前程导拍的《蝴蝶效应》,玩的是新科幻理念。” “《源代码》也是穿越时空吗?” “不完全是,《源代码》的时空概念还不同于《蝴蝶效应》和《时空新索》。” 连杨守城都罕见地出来为《源代码》呐喊:“一直对科幻电影很有兴趣,但是限于市场和技术,一直没有拍。去年和程导碰了面,听他讲这个故事,年轻时候做电影的激情一下又起来了。” “我们这次跟远程合作,也学习到了不少东西,起码,我们搞懂了科幻这个概念。” “我们以前觉得要有外星人,要有宇宙飞船,要有很酷的动作戏才叫科幻片。但远程的编剧团队告诉我,科幻不仅仅是这样的,还有很多种类型。” “英皇已经和远程签订了四年五部合拍大片的合作协议,《源代码》是第一部,希望能为我们的合作开一个好头。” “票房预期,今年贺岁档大片很多的,对手也都很强,我们不会吹牛说自己要拿七亿八亿。” 呵呵,嘲讽前阵子于东喊《龙门飞甲》票房预期8亿。 “我们老实一点,《源代码》能有4亿我们就很满足了。” 老实一点拿四亿。 杨老板装杯一直很可以。 而随着贺岁档的临近,张卫平越发坐不住了,媒体,包括观众和对手远程,都说如果真的有理,就法院见。 远程总制片人江雪柔甚至放话出来:“让他去告,我们奉陪,我就是压着《十三钗》不上映也跟他把官司打到底。” 但张卫平就是不诉诸法律,一会儿在网上诉苦,说自己跟张一谋十几二十年的兄弟情,就这么被小人挑拨了;一会儿又说自己为张一谋奉献了多少多少,不想对簿公堂。 搜集了两年证据,张卫平对张一谋做的那些事远程门儿清。 只是现在《十三钗》上映在即,为了不影响贺岁档发挥,远程也没动真格的。 这怎么会给张卫平错觉,觉得远程手里没证据,不能也不敢动他呢? “先保证《十三钗》正常上映,”刘一菲送程玉安去机场,程玉安在车上打电话,“11号的首映我肯定回来。《源代码》几号?8号啊,行,我尽量往回赶。” 刘一菲还有戏要赶回去拍,送程玉安进了机场,两人吻别刘一菲就走了:“我在你包里放了药,记得按时吃。平时要经常锻炼,明年你就30了。” 又是她不知道从哪里买的补药。 “等我拍完戏回来,你要是表现不好,你等着瞧。” 程玉安昨晚表现挺勇猛的,25岁的女人这么能造吗? ………… 回到美国,程玉安离开的两天,并没有给谈判团带来困扰。 程玉安的几条建议在这两次会议上也提了出来。 美方对其他的条件还算接受,唯独对中方资金占比和剧组工作人员占比这两条比较敏感。 中方代表还特别提出,要参与电影的全球宣发与监督。 这是美国电影协会最不能接受的条件。 要知道,美国电影之所以能制霸全球,除了技术条件外,还有一个就是他们拥有全球发行能力。 他们的电影能在全球市场上赚钱,所以他们也才敢投资一亿两亿美元做电影。 现在中方代表提出要参与合拍片的全球宣发,这等于是要美国带着中国电影建立全球宣发体系。 这打在了好莱坞的命根上。 MPAA主席克里斯托弗·多德非常反对这点,没有一点谈判余地。 其他条件如果说只是敏感,捏着鼻子认也就认了,也吃不了亏,但参与全球宣发是MPAA万万不可能接受的。 程玉安回来一听这个消息,也有点哭笑不得,自己提的那几个条件在现阶段是能谈的。 他也想参与全球宣发,但他知道这个条件美国不可能答应,所以就没提。 也不知道是代表团里的哪位鬼才想出来的。 谈判一度陷入僵局,眼看着今年快结束了,要再谈不成,WTO那边不知道能撑多久。 程玉安对这个问题也头疼,于是主动提:“要不别谈全球宣发这个问题吧,换个别的。” “换成什么?” “要他们对我们引进好莱坞先进的制作设备提供优惠,他们的一些软件和设备太贵了,价格贵不说,离境税还高。” 领导知道,增加引进片份额后,国产电影势必会受到冲击,要对抗好莱坞,绝不是靠《孔子》《赵氏孤儿》这样的所谓史诗文艺片,而是靠《火星救援》《画皮》《唐山大地震》这样的大片。 而这些大片都非常吃制作班底,要有充分的技术人才才能做得起这样的片子。 所以程玉安前面说不光要让演员参与合拍片,还要让制作人员,特别是特效人员参与到合拍片,现在又提出要优惠引进好莱坞先进制作设备和软件。 每一点都踩在上面的心尖尖上。 难怪总局和各部委的领导都这么喜欢他呢。 “行,我们后面试试转换方向,朝小程这个方向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