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5章 贱脾气的多尔衮 (第一更,求订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鳌拜一行人穿越大漠朝着西域走来时。远在伏尔加河畔的多尔衮,正站在地图前盯视着地图。   在地图上,清楚的标注着“蒙古”与“罗刹”之间兵力分布。   从春天以来,“蒙古”与“罗刹”之间的战争就没有停止,就在“罗刹人”以为他会利用哥萨克甚至还有克里米亚汗国的蒙古人从顿河杀向北方。可他却在罗刹人增强南方的防御时,派兵北方进攻了喀山。   只不过,喀山的堡垒想打下来,确实不容易啊!   但是以“蒙古十旗”加上克里米亚汗国的助力,想要击败罗刹国倒也不是一件难事,那怕是谈不上易如反掌,可也是注定的事情。   眼下,这可是自己一统罗刹的最佳时机啊......可千万不能错过啊!   看着地图上蒙古与罗刹的形势对比,多尔衮喃喃自语起来,仿佛也在自问自答。   “只要击败了罗刹,占领了莫斯科,到时候,这罗刹国可就是属于大清了......不对,是属于蒙古了!”   大清……提到这个名字的时候,多尔衮忍不住在心里暗自讽刺道。   黄台极啊,黄台极,你苦心创造的大清国已经亡了。大明的优势太大,他们绝对不会容忍世界上还有大清国的。   往后,世界上再没有大清国了!   兄弟我也不会去为什么大清国复国了,等回头,这盛京城也可以改名了。根本不必再去纪较什么大清不大清的了。   更没有必要和大明再纠缠下去。   其实,兄弟我也是没办法啊,谁让大明那么强,大清国实在不是他的对手啊。你瞧瞧,你在日本的时候,要是主动去掉帝号,指不定也不至于走到眼下这一步。   可你倒好,死要面子活受罪吧……   盯着地图上的另一个方向,那怕是那边根本就没有标出来,可多尔衮也知道,那边就是大明了,对那边也得防着一些,虽然大明也牵制他一些兵马。可多尔衮更愿意用千里大漠来保护自己。   对大明那边,还是尽量装孙子的好!   大清已经完了,何必要去招惹大明呢?   “看来我也得改朝换代了,即便是大清国已经没有了,往后也就没有这个什么睿亲王了.,还有他们可几个,也得换个头衔了!”   说到这里,多尔衮仿佛下了很大的决心,回过头看着站在他身后的洪承畴。   “老洪,你说,咱们是不是应该改国号啊!”   洪承畴先是一愣,随后反问道:   “大汗,咱们本身就是大蒙古,还改什么国号呢?”   洪承畴的话,让多尔衮哈哈大笑道:   “老洪啊,还是你心里头明白事理,就是,咱们本身就是蒙古,还改个什么国号。”   就是啊!   改国号?   他多尔衮又不是大清国的皇帝,改什么国号啊?   况且,现在大清国早就亡了。   他多尔衮是蒙古大汗,改大清国的国号,那是名不正言不顺啊!   嗯,没错,就是这个道理。   蒙古和大清……屁关系没有!   像是想起什么似的,多尔衮又说道。   “老洪,那个鳌拜他们几个逃过来了,正在往这边来的路上,这事你怎么看?”   “逃过来的?他们能逃过来吗?”   洪承畴笑道。   “恐怕还是大明皇帝让他们逃过来的吧!”   多尔衮笑道:   “道理是这个道理……可他们过来了,咱们总得考虑一下,如何安置他们吧!没必须为这几个人得罪大明皇帝,你说是不是,过去,你不是说,咱们和大明之间没什么门路吗?现在不就有了嘛!”   “门路......”   洪承畴心下一动,立即明白了大汗的意思。   鳌拜他们肯定是明朝皇帝的密探!   不过没有关系,因为大汗这边也需要明朝皇帝了解这边啊——咱蒙古对大明可没有一丁点的野心!   对,咱这边是蒙古,可不是大清。   大清完了啦......一了百了啦,多深的仇,多大的怨,都一了百了吧!   “对!”   多尔衮点点头,说道。   “他们来了,正好给咱们通个风报个信,这样总好过让明朝皇帝猜咱们不是......”   有时候,那怕就是密探,是奸细,也是有用的。   “那大汗的意思是?要重用他们?”   想了想,多尔衮说道:   “也不能重用,大清国已经完了,大清国的旧臣到了咱们这边,就重用了,大明那边肯定也会不舒坦,那怕就是明朝皇帝安插的探子,咱们也得注意点,他是旗下的奴才,用用也就可以了,但是也得让他接触一些军机,只有这样,才能给大明通风报信不是!另外,要让他知道,咱们不打算要蒙古那地方,当然也不能直接给了大明!就像现在这样,明人只要愿意就可以过去种田,咱们保证会保护他们,让他们安生的在那边过日子。大家永远互不侵扰,永为友邦!”   有了罗刹这样的好地方,蒙古那破地方,谁要啊!   多尔衮觉得自己的让步让的可真大啊!   不过这个让步,他也是深知熟虑的……对于蒙古人来说,他们需要的是肥美的牧场,相比于蒙古,西边的牧场更肥美,而对于他而言,丢掉蒙古没有什么可惜的,那地方能守得住吗?   那地方大清,不对,在蒙古手里一天,明朝肯定就睡不着觉啊,那样的早晚还是会打起来的。   另外,他得给朱家皇帝一些好处,要不然,怎么能说服他,他多尔衮和其它人不一样呢?   有了好处,他才不至于动兵啊!   当然,更重要的是,大明移民……大明的移民也是安全保证啊!   “大汗,奴才明白!”   洪承畴点点头,脸上尽是得意的笑容。   “看似咱们把蒙古让了出去,可只要明国移民在蒙古,咱们手里头就多了一群人质,大明用兵的时候,总得有所顾忌,有了顾忌,他们就更愿意接受现状,久而久之,双方自然不会兵戎想见了!”   这可是他洪承畴的主意啊!   现在看起来,这效果还不错啊!   “对,就是这个道理……”   多尔衮,想了想,又说道,   “但愿明朝皇帝能明白孤的这番苦心吧!蒙古与大明何必打打杀杀,和和睦睦的永为友邦多好……”   对于多尔衮来说,他是真的想和大明和和睦睦,长长久久的处下去,甚至到了不惜大清之物力结友邦之欢心的地步,毕竟现在的大明可不是当初的那个大明。不和友邦搞好关系,那肯定是要吃亏的,而且是要吃大亏的。   所以多尔衮才会在内心中充满这样的期待,甚至渴望。   有时候人就是如此的耿直。面对强者,吃过亏,挨过打之后,所想的不是报复。而是想着怎么讨好对方,巴结对方。   一句话说完,人就是贱脾气多,而多尔衮同样也是如此。或者说他有那么一点m的倾向。甚至于整个爱新觉罗家的人都有这种倾向,要不然怎么会对杨大人卑躬屈膝到那种地步?也就是这种爱新觉罗家的m才会在普通百姓面前趾高气扬。   哪怕就是亡国,一百多年后,人家还能趾高气扬的在外地人面前。显摆人家正黄旗的优越感。   其实吧,这个都是人家祖宗的老家本领,见风使舵,欺软怕硬,当然最重要的是大清之物力结友邦之欢心。   这才是真正的“友邦之友邦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