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别无选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是这样一来,战力本就一年不如一年的旗营就更成了一盘散沙,任谁去鼓动,也不敢起来跟皇上叫板了。   经过这样的分化瓦解,绿营的力量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等待着旗营的一定是逐年裁撤减员缩编。   若干年后,就没有什么旗营和绿营之说了。   那时国家就只有一支军队,就是以汉人为主要力量,包含了少数旗人的新军了!   军队中那少数的旗人放在了汉人堆儿里,一切与汉人完全一样,再也没有了高人一等的资本,用不了多久就彻底汉化了。   没有了八旗兵的满州人,还有什么好忌惮的呢?还不是一堆放在砧板上的肉,想怎么切就怎么切,想怎么剁就怎么剁。   果然,他那边正想着,乾隆的话已经说到这里了。   “现在两疆和西域都需要大量的屯垦兵士,各省的绿营都抽调出去不少了。”   “可是旗营里那么多兵士却一个都没动,仍旧是见天儿的无所事事,饱食终日。”   “把能打仗的绿营都抽走了,旗营里的大爷反倒都留了下来,万一内地有了战事,把谁拉上去?”   “这样下去不成,必须把旗营的人也用起来。”   弘晓问道:“皇上,可是要让旗营也去西北屯垦?”   “嗬!你太高看他们了!”乾隆讥讽道:“那些旗营的兵士们几代人都是养尊处优,哪个是种庄稼的料?又有谁能分得清五谷?”   “别说他们根本吃不了那个苦,就是他们肯去,朕还不放心呢,谁知道他们撒下去的种子能不能长出粮食来?”   “那皇上如何将旗营的人用起来?”弘晓又问。   “让他们退出旗营。”   “退出旗营?”弘晓心里不禁一惊。   平日里议事他没有今天这么多的话,可是今天鄂尔泰被皇上给驳得颜面扫地,眼见着气呼呼的一言不发了。   弘昼在会议上从来不跟他的皇上四哥唱反调,讷亲自觉资历尚浅,不敢出声。   其他几个汉臣谁吃饱了撑的会去掺和旗人的事?弘晓觉得自己不能不说话了。   “皇上,按照‘八旗子弟,人皆为兵’的祖制,旗营历来都是世兵制,凡男丁在十六岁以上就可以披甲当差。”   弘晓开口便把祖制放在了前头,希望借此来压一压乾隆。   “虽说自打前几年放开了旗人的生业限制后,这制度有些松动,但大多数旗人男丁主要的营生还是进旗营领月饷和月米。”   “因为,”弘晓也自觉有些说不出口:“因为这些人确实不会干别的。”   “再说,干什么也没有进旗营吃粮拿饷来的轻松,所以这一个人的银米也许就是一家子人的生计之源。”   “若强令他们退出旗营的话,就会有无数的旗人衣食无着了!”   “你倒也说了句实话,”乾隆道:“你也知道旗营的兵士们心里就是想着,干什么营生也不如进旗营轻松省心。”   “不操心不费力,每月到日子就发米发银子,旱涝保收,几代人都是这么活下来的。”   “弘晓你心里明明知道旗人们已经被这制度给惯养得百无一用了,还想让他们就这样下去?”   “皇上!”弘晓的语气近乎哀求:“千不看,万不看,只看在他们的祖上为大清的江山流过血,舍过命。”   “这几年户部的进项越来越多,国库的存银年年增加,大清开国以来从没有像现今这么宽裕过。”   “先帝爷和皇太后都是虔心向佛的人,皇上也是居士的身份,就当看在佛菩萨的面儿上,拿出些闲钱来施舍他们一下也好啊!”   “旗人们不争气,皇上打也打得,罚也罚得,可总不能让他们都活不下去吧?”   向来谨小慎微的弘晓第一次说出这样的话,连一旁气鼓鼓的鄂尔泰都向他投去赞许的目光。   弘晓的话说得着实可怜,乾隆也不能显得太过不近人情。   他轻叹了一口气道:“朕自然不想让他们都活不下去,朕是恨他们不能自食其力,拿着朝廷的粮饷却不能为国分忧。”   “既然你这样说,那就再缓一步,让兵部先行文命汉军八旗的兵丁悉数出旗。”   “另有谋生之路者自便,还想继续当兵领饷的编入绿营,想多挣些饷银的也可以去西北屯垦,这样不能再说朕不给他们活路了吧?”   “如此一来也可缓解西北屯垦兵源不足的燃眉之急。”   “让汉军八旗先给满州八旗和蒙古八旗做个样子出来。以一年为期,一年之后满州和蒙古八旗也照此办理。”   “几年前放开旗人生业限制时就已经给他们提了个醒,可他们仍旧是无动于衷,满不在乎。”   “如今朕再给他们提个醒,或者出去自谋生路,或者收起旗人大爷的架子,实心实意的为朝廷当差出力。”   “再不要像现在这样,操练时跑几步就嫌累,领饷时少一文都不成。”   “要么去西北屯垦,要么就近编入绿营,将来一体整编为新军,同汉人一起操练,一起上阵杀敌。舍此二者,别无他途!”   “若这样还是劝不动他们,朕也宁愿背上不顾他们死活的骂名了!”   第二天一大早,鄂尔泰的长子,兵部满侍郎鄂容安便递牌子进来,向乾隆呈上了鄂尔泰的请假折子。   称其父昨晚旧疾复发,病势沉重,力不能支,近期恐怕不能入值了。   李侍尧头天晚上接到了皇上召他回京的谕旨,第二天早早的起来,天光刚一放亮,他便带着几个随从出了天津城。   一路向京师策马疾驰,巳正时,他已经赶到养心殿和垂花门外递了牌子。   看着小太监进去禀报了,李侍尧用袖子揩了揩满头满脸的汗,这时才发觉贴身的衣服已经被汗水粘在了身上。   他猜想这个时候军机上的会议还没有散,皇上未必会有空召见自己。   果然,奏事处的太监很快回来,说皇上命他申初再进来递牌子。   出了西华门,他带着几个从人去了正阳门外,找了一家面馆,点了几样凉拌小菜,一人吃了一大海碗炸酱面。   又喝了半碗凉凉的酸梅汤,顿时觉得身上凉爽舒适了许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