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价值的体现 “左将军所作之曲,似有诡谲之处。” 李贞丽不亏是音律大家,站在路边听了一会儿《精忠报国》便发现了不对劲。 幸好徐若琳在音律方面也颇有造诣,立刻明白了她的意思。 “拙夫曾言,他作这些曲子时,参考了欧罗巴的乐理知识,与咱们中土的宫商角徵羽五声音调不同,而是分为do、re、mi、fa、sol、la、xi七个音符。” 虽然是两个体系,但李贞丽一下子就辨别出来,相较于中土传统的音调分法,这种欧罗巴音律多了fa和si两个音。 “怪不得初听词曲,韵律如此多变。看来欧罗巴亦非蛮夷,颇有高明之处。” 徐氏姐妹抿嘴轻笑,同时也暗暗心惊。 明明她们才是更早接触欧巴罗文化的人,可相较于左梦庚,她们在认知方面居然相差了十万八千里。 “这便是参座送过来的曲子,还请李大家出手指点。” 到了文工团所在地,李贞丽见到了那首让大家为难的曲子。 只有词,没有谱。 内容和《精忠报国》差不多,透着一股子的朴实。 可不是不知道为何,光是读词就让李贞丽有一种吟唱的冲动。 问题是没有谱子,她并不知道该如何唱。 敬小怜站在她身边,红光满面,抖若筛糠。 不是吓的,是激动的。 初中小姑娘见到了天皇巨星什么样,他就是什么样。 敬小怜是临清本地岳家班的小旦,唱的就是昆曲,《牡丹亭》十分拿手。 当然了,这个拿手,那是相对于本地同行而言。 到了李贞丽面前,那就相当于音乐兴趣班的碰到了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一般。 敬小怜虽然是岳家班的头名花旦,可是却心高气傲,并不甘心只做一名戏子。 新军招兵的时候,他屡次三番都去报名,居然想要成为一名战士。 可征兵处的人看看他那细腻白皙的肌肤、娇柔软嫩的身段还有细声媚气的腔嗓,明智地将他劝退了。 敬小怜气苦,可是无可奈何。 后来新军成立文工团,有人想到了他,问他愿不愿意。 虽然不能真的上阵杀敌,可好歹是加入了新军。 敬小怜二话不说,收拾收拾高高兴兴地来了。 虽然岳家班失去了当家花旦,可班主敢说个“不”字吗? 并不敢。 到了文工团,面对敲大鼓的、打快书的,敬小怜毫无疑问,那是坐头把交椅的。 可惜,即便是他,面对左梦庚拿出来的稀奇古怪的曲子,也是懵圈。 跨时代了,超出这个时代曲艺人的理解范畴。 今日李贞丽到来,见识到了只遥遥耳闻过的偶像,敬小怜立刻鞍前马后伺候,就指望着能够从李贞丽这里学到个一星半点的。 “这没有谱子,却不知道从何唱起?” 敬小怜忙道:“这唱法嘛,参座倒是教了的。他还说,有一种叫什么五线谱的,很是好用。奈何咱们兄弟才疏学浅,无人懂得。” 敲大鼓的、打快书的纷纷侧目,谁跟你是兄弟? 听到有唱法,李贞丽不由急切。 “可否演示一番?” 要在偶像面前唱歌? 敬小怜激动的差点晕过去,只觉得人生十数年,最幸福的莫过于今日了。 他感激拿出全部的精神,兰花指一捏…… “一(yi、yí、yǐ)……条(a、a)……大(ā、ā、ā)……” “多谢。” 李贞丽迅速而决断地制止了敬小怜继续唱下去。 虽然她才刚刚看到词,但是联想到之前看到的新军战士们热血沸腾的军歌,她也知道,这敬小怜跑偏了。 完全就是将昆腔的唱法给挪用了过来,听的人头皮发麻。 敬小怜很委屈,大眼睛扑闪扑闪的,不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 “小怜……小怜,你怎么了?可是有人欺负你了?” 这一幕恰好被进来的人看到,立时掀起波澜。 来人径自冲到敬小怜身前,似乎还想伸手抱住他,好好怜惜一番。 幸好看到周边人多,这才勉强止住。 可对于惹得敬小怜委屈的罪魁祸首,来人可不准备放过。 “你是何人,缘何欺负我的小怜?哎哟……你是南京那娘们?” 李贞丽一张错愕的桃花脸,瞬间开成了染色坊,五颜六色的,也不知道该作何情绪。 旁边的徐氏姐妹全都气的不打一处来,尤其是徐若琳,几乎都想要动手了。 “张大公子,你很好呢。” 临清第一浪荡子、打遍七十二家花楼无敌手的张好古张大公子,此时完全没有了嚣张气焰。 看着咬紧银牙的徐若琳,只恨不得立刻生出一对翅膀来,赶紧飞到九霄云外。 “呵呵……那个……呵呵……本公子……本公子是来督促他们勤学苦练,莫要辜负了中恒一片苦心的。” 徐若琳白眼狂翻,对这货也是无可奈何。 “许久未曾见过张伯父了,看来稍晚时候要去多多请益才是。” “哎哟我的姑奶奶,你莫要害我啊!” 张好古宛如一只大马猴,急赤白脸地冲到徐若琳面前,又是作揖、又是求饶,吓的满脸冷汗。 徐若欣好奇地指着敬小怜。 “你和他……咿……” 张好古和敬小怜好似受了精……不是……受了惊的兔子。 “你怎可污人清白?” “人家不活啦。” “缘何这般热闹?” 乱七八糟中,左梦庚走了进来。 他忙完了事,回府时才得知李贞丽前来拜访,便寻了过来。 看到无地自容的张好古,他也是头疼的很。 “你说你就不能干点正事?” 张好古微微侧着身子,只漏出半张脸,目光深邃,仿佛绝世而独立。 “只怪这天地间太多流俗,无人识得本公子莲心一片。噫吁嚱……奈若何?” 懒得理他,左梦庚对迎起来的李贞丽笑道:“如今这世道乱糟糟的,不想李姑娘如此豪气,孤身千里北上,可敬可佩。” 李贞丽一扬手中的纸,笑道:“能聆左将军这等绝世之作,即使筚路蓝缕、万里之行,又岂在话下?” 左梦庚拍掌大笑,延请众人坐下。 李贞丽看来也是一个女文青,见到了好作品便有些疯魔。 “左将军,此曲缘何只有词、没有谱?” 左梦庚两手一摊,实话实说。 “敝人于音律之道,实属外行,便是想要谱曲也做不到。恰好今日李大家在此,还请能者多劳。” 李贞丽有心在左梦庚面前卖弄,当仁不让地道:“请教将军,此曲怎个唱法?” 左梦庚不懂得作曲,但后世的音乐那是绝对会唱的。 他也不怯场,更不在乎自己唱的好不好,只把歌曲的原意唱出来便可。 一条大河波~浪宽 风吹稻花香两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 听惯了艄公的号子 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他已经尽量在模仿郭老师的唱腔了,但显然相去甚远。唯一欣慰的是,最起码没有跑调,也把曲子里的精神唱了出来。 尤其是他作为真正的军人,唱到高潮处,那词曲里饱含着的浓烈的家国情愫,一下子征服了在场的所有人。 李贞丽已经听的痴了。 她十三岁就登台唱曲,十五岁便名满江南。 满以为天下戏曲,尽在心中。 可今时今日才知道,天下间竟还有这般动人心弦的曲子和唱法。 一扇新奇而深远的大门,渐渐开始向她敞开。 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