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8章 大明无处不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左梦庚完全放手的做法,给了朝鲜众人无限遐想的空间。   他们太明白拥立新君的好处了。   当初的仁祖反正,他们就是重要的参与者,也凭借着功劳在朝廷中拥有了极大的权势。   特别是金尚宪和沈器远,在仁祖反正之前,他们不过是普通的士子。   结果纷纷走上了士人的巅峰,位高权重。   现在夏国对朝鲜谁为新君没有兴趣,正是他们上下其手的机会。   沈器远迫不及待,抢先开口。   “海平君李佶乃是仁城君之后,而且饱经苦难,当能明白人间疾苦,必可成为明主。”   话音未落,洪翼汉连忙反对。   “庆昌君素无劣迹,为人忠厚,才是新君的不二人选。”   一瞬间,原本团结在一起的朝鲜众人,立刻分成了两派。   虽然对沈器远提出反对意见的是洪翼汉,但谁都知道他代表的乃是金尚宪的意见。   金尚宪和沈器远同为西人党,但很显然他们的利益并不一致。   沈演替自己的叔叔说话。   “伪王李倧倒行逆施,不得人心,仁城君正为其害。以海平君为王,才可拨乱反正,重塑正统。”   仁城君李珙乃是宣祖的第八子。   崇祯元年的时候,发生了光海君妻侄柳斗立、柳孝立谋反事件,李珙也被供出与他们串通,于是被流放珍岛。   李倧假仁假义,最后装作顺从群臣和仁穆王后的意见,将其处死。   李珙得知消息,选择了自尽。他的妻儿则被流放济州岛,如今就在夏军的手中。   看来沈器远早就有所谋划,经过了慎重的考虑。   但是很可惜,利益之争下,再好的说辞也不能打动金尚宪一系。   “其实不然。朝鲜屡经劫难,民不聊生。危机之中,首在平稳。庆昌君性情稳重,为人朴素,正在恢复国计民生的良主。”   两边的争执甚为激烈,互相都无法说服。   这一幕被左梦庚看在眼中,只想呵呵冷笑。   不愧和大明是父子之国,就连这党争的传统都一模一样。   明明大局未定,前途未卜。本应团结一致,克尽全功的时候,这些朝鲜文臣竟然为了利益,走上了分裂的道路。   有这样的人存在,朝鲜哪里有新生的希望?   要不是有大明爸爸一直照拂,后来的大清爸爸对其看不上眼。这样的国家,早就不知道被灭亡多少次了。   看到两帮人马针尖对麦芒、互不相让的样子,左梦庚就知道自己的筹划越来越有成功的希望了。   他真的不在乎谁来做朝鲜国王吗?   显然不是。   朝鲜的是中华对外扩张的第一步和起点,不把这个基础打好,中华就没有放眼大洋的希望。   这么重要的地方,他岂能不在乎?   但政治必须要有表演的天赋。   哪怕心里很想,表面上也不能显现出来。   他装作不在乎的样子,使得夏国完全站在了道义的制高点上。从今以后,任何人都没有办法指摘夏国的所作所为。   可是完全置身事外的话,又没有办法干涉朝鲜的事务,无法施加夏国的影响。   最好的做法就是把难题留给朝鲜人自己,引起他们的内斗。   鹬蚌相争,才能渔翁得利。   果然夏国的抽身而退,使得原本团结一心的两派人马立刻分化,互相敌视起来。   仔细研究的话,沈器远和金尚宪分别推荐的人选,都是有迹可循的。   仁城君一系饱受李倧的迫害,过得无比凄惨,而且还涉嫌了谋反。   偏偏沈器远对于谋反一事十分热衷。   他不但参与了仁祖反正,原本的历史上因为不满李倧向满清投降,他便开始苦心谋划,想要将李倧推翻。   最终事情败露,被凌迟处死。   显然对于沈器远一系来说,对原有朝政不满又毫无根基的仁城君一系,才是最佳的国主人选。   但对于金尚宪一系来说,老实本分、同样毫无根基的庆昌君李珘才更好控制,方便他们掌握朝政。   金尚宪一派原本在朝中的高官最多,如果他们拥立的人成为了朝鲜的新国王,那么将彻底把持朝野,为所欲为。   无论两帮人马表面上说的多么义正言辞,其实在背地里都是赤裸裸的利益。   对于他们的争执,左梦庚不闻不问,回过头来就将心思投入到了北汉山的战斗当中。   没有了夏国在中间,两派的争执愈发激烈。但总体而言,还是金尚宪一系的声音更大。   毕竟沈器远赋闲了很长时间,在朝堂上的影响力远远不能跟金尚宪相比。   这让沈器远颇为抑郁,绞尽脑汁想要寻到破解之道。   远处的北汉山上炮声隆隆,喊杀不绝。夏军的进攻一浪高过一浪,已经接连攻破了守军的两道防线。   这一切沈器远都看在眼中。   他明白,倘若在回到汉阳之前不能掌握主动的话,那么将来在朝堂上必然要失去地位。   可破局的关键点在哪里呢?   傅新垣从远处走来,脚步匆匆,似乎有什么急事。   沈器远本能的打起了招呼。   “傅秘书,可是有大事发生?”   傅新垣这才看到站在路旁的沈器远。   “原来是遂之先生。江华岛那边传来消息,发现了户曹参判金尚荣的遗体。据下面的人询问得知,清军攻破江华岛的时候,金参判宁死不屈、自尽殉国,着实令人敬佩。金判书一直在打听兄长的下落,在下便是要将此事告知,好为金参判举办葬礼。”   听到是金尚荣的死讯,沈器远点点头,同样感到悲哀。   丙子胡乱当中,朝鲜实在有太多太多的忠义之士选择了为国捐躯。   可是当傅新垣走后,沈器远脑子里灵光一闪,突然意识到了什么。   他不由加快了脚步,返回住所后将自己一系的人马全都召集了过来。   “金参判的后事必然会牵扯金判书的精力,此乃天赐良机,万万不可错过。”   他看向自己的侄子沈演,着手开始布局。   “你即刻返回济州岛,接了海平君过来。届时生米煮成熟饭,咱们便大功告成了。”   众人一听,纷纷惊叹对于沈器远的奇思妙计,均觉着这个办法颇有胜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