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8章挖坑 治安部队的三个师,就驻扎在共青城的西面,紧挨着第12师。 在相关主将没有到位之前,一直由第12师带领着日夜辛苦操练。 命令已经下达,大家都知道马上要奔赴战场,面对的还是穷凶极恶的清军。 这些新兵虽然听说了不少前辈们战无不胜的功绩,但是轮到自己时,还是免不了担惊害怕。 可是从新兵蛋子成长为百战老兵,始终都要经过这样的过程。 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 多训练一点,战场上就能多一分活命的可能。 随着连山海等人到位,所有的运作开始步入正轨。 “马上要打仗了,咱们先来盘一盘家底儿。做到心里有数,上了战场才能有的放矢。” 连山海主持军事会议,第一步就是了解各个部队的情况。 治安第78师副师长高可栋做了介绍。 “咱们这边十分重要,因此统帅部格外用心。不管是兵员,还是武器装备,全都准备的最为充分。目前三个师的兵力都在一万以上,每个师拥有轻型火炮三十五门、小型火箭炮三十门、迫击炮一百零八门。在远程火力方面,还是足够的。” 听到这个武器配置,连山海等人全都不免大喜过望。 本来以为是二线部队,装备恐怕会多有不足。但是现今看来,虽然不能跟野战部队相比,可也足以同清军作战。 即使没有重炮,但是在极北这样的荒凉地带,反而是一件好事。 毕竟这边没有成熟的交通体系,重炮的运输将会是一件十分麻烦的事情。 只要想一想在山岭、密林、沼泽当中靠着人力推动重炮,所有人都不想经历那样的噩梦。 与之相比,轻便而且可以拆卸的轻型火炮,毫无疑问更加利于作战。 反正清军在火力上也不可能比得上治安部队,这一仗有的打。 参加会议的还有第12师的人。 虽然作战任务交给了三个治安师,但是作为新部队,军区方面肯定不能完全放心。 因此在许多方面,都需要第12师来帮助完善。 譬如情报方面。 第12师情报科长曲运辉,向连山海等人通报了前方的战况。 “满达海到达之后,已经和博穆博果尔打了三场,连战连捷。博穆博果尔志大才疏,只知道利用殿下给他的戒指蛊惑人心,却没有任何治军才能。他麾下的各个部落完全是一盘散沙,咱们提供的武器装备完全没有起到效果。目前博穆博果尔已经退到了乌舒蒙地区,形同惊弓之鸟。他已经连续五次给咱们发来了求援,希望咱们能够尽快出兵。” 一干人等在地图上标记出了乌舒蒙的位置。 “博穆博果尔此人心性如何?” 殷玉春提醒道:“此人野心勃勃,桀骜不驯,没有控制的可能。” 听到这个评价,连山海立刻做出了决断。 “我回来的时候,殿下曾经交代过,极北之地必须完全纳入我夏国领土。既然此人不可控,那就不能留了。” 在座的都是沙场里几经翻滚的宿将,区区一个博穆博果尔,根本不会被他们放在眼中。 是死是活,无关紧要。 只要为了大局,牺牲掉也就牺牲掉了。 反正不是自己人。 崔孝一补充道:“博穆博果尔不能留,但是也要好好利用一番,达成咱们的目的。” 车礼亮很快就想到了主意。 “给他点希望,让他把清军引到咱们希望的战场上。然后咱们先坐山观虎斗,最后再出来收拾残局。” 这个思路,得到了所有人的一致认同。 显然大家都想要一战定乾坤,确保从今以后黑龙江以北固若金汤。 连山海没有因为担任主将而傲慢,向这里的老人请教起来。 “经过你们的侦查,可有合适的战场?” 曲运辉果然不负他的期望,用笔在地图上一点。 “这里最为合适。” 连山海等人凑上去,只见那里属于黑龙江和精奇里江交汇之处,形成了一块三角地带。 倘若将敌人引到这里,再进行反包围,不说可以将清军完全消灭,起码能够重创。 那块三角地带早已标注了地名。 海兰泡。 张厚健在地图上比划了一下,有些犹豫。 “是不是太远了一些?等我们赶过去,黄花菜都凉了。” 吴志葵呵呵一笑,指着连绵的黑龙江道:“如果是陆路行军的话,你们肯定来不及的。但是有这条水道,只需要逆流而上,速度会很快的。” 张厚健不敢相信。 “我们可是三万大军,还有那么多装备物资。” 吴志葵信心十足。 “这条大江水面极其宽阔,而且单从运力来讲,甚至不在长江之下。要不是每年有大把时间冰封,潜力无穷。这边的船只足够,莫说运送你们三万大军,就算是三十万也轻而易举。” 听到这个保证,连山海等人终于不再担心了。 而吴志葵对他们还有所警示。 “在这里作战,一定要多加注意地形。千万不要以为这里是极北之地,就会地形开阔,胡乱部署。实则这边水网密布,沼泽连绵,一不小心就会陷进去。” 说到这里,他更是感慨不已。 “我原本以为南船北马,江南的水网已经够复杂的了。而这极北之地又是游牧民族的老家,自然应该是骑兵的天堂。可实际看过才知道,这边的水网比江南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就是即便到了后世,许多人都有的误区。 实际上黑龙江流域的水系非常发达,后世闻名遐迩的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在没有开发之前全都是连绵不绝的沼泽。 到了黑龙江主干道以北,这种情况更是如此。 要想在这个地方驱动骑兵作战,绝对是痴心妄想。 同骑兵比起来,船只反而更加重要。 这也是夏国中枢不太担心满清会全力进攻的原因。 后来的雅克萨之战,清朝做了那么久的准备,也不过草草收场。 根本原因就在于此。 这种地方没有船的话,指望陆路根本供应不了太多的军队物资所需。 与清军相比,夏军反而因为处于黑龙江下游,可以充分利用主河道而占了大便宜。 趁着现在还是夏季,正好一战终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