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什么是真正的文豪?这才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于出题这事,贺云原本是没什么经验的,上次学校期中考试,他纯粹是依葫芦画瓢,如今又让他出题,他想了想,决定还是先把阅读理解所需的题干敲定。   上次,他是直接原创了一篇科幻微型小说,这一次,他却是有些犹豫。   原创小说可不是说写就写,篇幅要求就不用说了,不能太长,更不能太短。   除了篇幅要求外,还需要有出题的契合点,你不能原创一篇全文不能以此出题的作品吧!   更何况,他现在也没有任何头绪,来原创一篇小说或者其他类型的文章,比如散文、议论文等。   “难道真要摘抄一段作为阅读理解的题干?”   这个想法一出,贺云又不禁摇了摇头。   如果放到后世网络时代,这自然不是问题,网上随便一搜,要什么立意的文章,都能找到。   可现在,你让他上哪摘抄去?   学校除了教科书,也就只有新华字典算是额外买的了。   “对了!杂志与报纸呀!我怎么就没想到了?”   突然间,贺云一拍额头,顿然间想到了什么,他连忙跑到焦主任那询问。   焦主任见贺云想要报纸和杂志,便把所有的报纸与好几本杂志都给了他。   贺云拿着东西,在一众老师惊诧的目光下,回到了办公室。   他翻找了一下,把要来的报纸都给翻遍了,也没有找到一篇自己满意的文章。   报纸上虽然都是好文章,可通篇读下来,都是大道理,拿这种文章来作为阅读理解题干,他实在有点无从下手。   至于那几本杂志,他倒是找到了几篇合适的,可此时此刻,他又猛然间想到了一个问题。   虽然有几篇合适的文章可摘抄下来作为阅读理解题干,可问题是他这样做,能让赵校长满意吗?   答案是……不见得!   赵校长都已经把牛皮给吹出去了,要的就是贺云自己的原创作品,来作为阅读理解题干,你现在弄个摘抄版,万一这事东窗事发被人给发现了,赵校长这脸不是丢大发了!   思来想去,贺云最终还是决定自己写一篇文章来作为阅读理解题干。   不过,这次他并不打算写科幻文了,甚至都不准备写小说这个类型的文章了。   他打算写篇议论文。   要说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散文他是真的不擅长!   虽然在当下,阅读理解不是散文就是小说,议论文其实是很少出现的。   可贺云却想反其道而行之。   当然,更重要的是,就在刚刚,他翻找杂志与报纸时,脑海当中突然灵光一闪,有了一个绝妙的想法。   要说现在最为“热门”的话题是什么?   不是北方大国动荡局势,也不是国民生产总值,更不是改革这样的大话题。   而是农民收入,是与大家息息相关的话题。   说白了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与老百姓有着密切关系的东西。   就比如农药化肥种子、上缴款这类东西,这才是大家普遍所关注的“热门”话题。   当然,贺云自然不会从这方面来写这篇议论文,毕竟这样的话题本身就与学生们也搭不上边。   他只是想拿此来举例而已,他真正想写的这篇议论文议题是学生自己。   学生们如今最为关心的问题是什么?   是学习成绩!   是未来理想!   而他打算写的这篇议论文,便是从这两点开始论述。   这篇议论文前一部分,他准备谈科学的学习方法,后一部分则论述自身理想与个人实际的平衡。   前者,比较容易写,他完全可以照搬后世的学习经验,而后者,就比较难写了。   要知道什么是自身理想与个人实际的平衡,说白了就是梦想与现实的综合问题。   梦想是梦想,往往有着很高的目标,比如从小梦想当一名科学家、宇航员等等这些高大上的目标,而现实却很残酷,因为大多数人长大之后,梦想便早早的抛到了脑后,成了空谈,走上了“平凡”之路。   这就是梦想与现实!   这是一个十分客观的话题,不会以你的意志而改变。   同样,它也是目前学生们身上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   比起学生们的学习成绩来,贺云觉得,这样的问题更加重要。   因为只有帮助学生们理性看待现实与梦想,综合这其中的差距,才能让学生们茁壮成长。   当然了,也许有人会说,你一个重生者,关心这样的话题干什么?   有这个必要吗?   你与其操心这些问题,还不如多费点心思,多多赚钱,写更多的小说,多赚点稿费,它不香嘛?   对!   这话确实很对!   一点也没说错。   可问题是,如果他想要成为一名著名的小说家,多花点心思,努力写稿,这确实无可厚非。   但这并不是他真正所需要的!   他真正的梦想是当一名文豪!   真正的文豪!   而何谓文豪?   对广大社会有着突出贡献的人才有资格被称为文豪。   在他看来,闻一多是文豪,鲁迅是文豪,民国许多爱国文人,他们都是文豪。   反之,某些文人,他们的作品虽然很出名,虽然有很多人看,评价也非常高,可他们自己却是汉奸、叛国者,作品也得不到广大群众的认可,更对广大群众没有一丝启发,没有一丝帮助,对社会也没有警醒启迪作用,这样的文人能够被称之为文豪嘛?   答案显然是否!   所以,真正的文豪要敢于面对广大群众的质疑,其作品要对广大群众有着启迪与帮助。   当然了,如果写的作品过于枯燥,那也不算是一篇好文,那只能算是一篇科研论文。   好的文章既要给人好的启发,也要兼顾娱乐性,不能太过干巴巴的。   …………   京都,某大楼。   人民文学杂志社编辑部。   来自全国各地的投稿都集中到了这里。   作为主编的王濛,早已是当下著名作家,京都作协副主席。   不过,他依旧会亲自审稿,有时候还会对某些优秀作品进行点评。   当然,因为投稿过多的缘故,他也顾不上所有的审稿工作,只能由手底下的诸多编辑对来稿进行交叉审核,如果有争议的再交由他亲自审稿   这天,编辑沈韵拿着两份稿件找到了他。   “主编,您来看看这两份稿件,我们都拿不定意见,就想拿来请您过目!”   “哦……我看看!”王濛听到沈韵的话,哦了一声,随即戴上了放在桌上的老花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