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劳动节这天,学校自然放了假。   不过,假期就一天,所以,大部分学生都选择了待在学校。   可贺云却趁着这个难得的机会,回到了银城。   只是相比之前,这一次,他并未选择坐船,而是坐着班车从陆路返回的银城。   原来,就在前不久,省城到银城的一条新修国道总算是通车了。   也正是因为这条国道的通车,使得来往两地所花费的时间,大大缩短了。   以前坐船需要一个昼夜,坐车也得五六个小时,但现在三个小时不到,便可从省城回到银城。   而且路况也好了许多,一路上,再也没了昔日的剧烈颠簸。   …………   银城文联,《洞庭》杂志社。   此刻,一间办公室内,坐满了人。   作为杂志社唯一的两间办公室之一,这间办公室还是借用文联的。   这会,不大的办公室内,竟然摆放着六张桌子,每张桌子前都坐了一个人,显得那么的拥挤。   可那又什么办法呢?   杂志社的经费本来就很紧张,就连办公室都是借用文联的,又哪有钱去兴建或是租用办公楼。   “咳咳……大家都把手头上的活给停一下,来我办公室开个会。”   就在大家忙碌的时候,李主任突然推门走了进来说道。   作为主管《洞庭》杂志社的文联领导,他几乎绞尽了脑汁,誓要在他自己退休以前,把《洞庭》杂志社打造成为省内著名杂志社。   至于打造成为全国都闻名的杂志社,他倒是曾经也想过,不过后来一想,他却放弃了这个不切实际的念头。   …………   片刻后,李主任办公室。   大家陆续走了进来。   “咦……这不是贺云吗?”   “还真是呀,没想到他今天居然回来了。”   “小贺,你回来啦?”   “嗯……回来了,大家都还好吧!”   “还好!还好!”   ……   一番寒暄后,李主任就招呼大家坐了下来。   众人就坐不久,李主任便看向坐在最左边的郑文进道:“小郑,你给大家说一下征文比赛的情况。”   “好……好的。”   这会,郑文进正在好奇打量着贺云,他听到李主任这话后,当即就回过神来应了一句,拿出了随身携带的一张纸,介绍了起来。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目前杂志社一共收到征文稿件一百六十五份,其中小说题材八十七篇、散文四十九篇,报告文学一十三篇,其他一十六篇。”   “经过诸位编辑的初步审核,目前已经圈定了六十份稿子作为获奖作品候选名单,分别如下,作品《金山寺》,作者法能,《闹市区的拱桥》,作者逝和远方……以及《傩戏》,作者满江红。”   郑文进花了几分钟时间,把征文比赛的情况简单说了一下,而后就将目光转向了李主任。   李主任沉疑了片刻,随之看向贺云说道:“小贺,你也是评委之一,要不要先看一下稿子?”   “行,那我就看一下稿子,对了,我的作品就不要参加评选了,作为评委之一,若是我的作品入选获奖候选名单,这对于其他作者可不公平。”   贺云的这番话,让李主任明显一愣,他赶紧道:“小贺,没必要这样吧?”   “不,李主任,既然我是评委,那我的作品就不应该参加评选,这是原则问题,不容更改。”贺云不禁摇了摇头,依旧坚持道。   “那……那好吧!小郑,你把贺云同志的作品从获奖候选名单当中划去吧。”   李主任对着一脸惊讶的郑文进叮嘱了一句,便转头对坐在他左侧一人道:“老刘,你去把稿子给小贺拿过来。”   “好,我这就去拿。”那人回了一句,便转身离开了。   一会后,那人走到贺云面前,将一摞稿子给递了过来。   贺云对着那人笑了笑道:“刘编辑,就只有……这么一点吗?”   “嗯……,都在这了,大多都是短篇,最长的一份书稿也不过七八千字而已。”那人回道。   “哦……”贺云哦了一声,便接过那一摞书稿,一点点看了起来。   他看稿的速度很快,几分钟就能看完一份书稿。   而就在贺云看稿的同时,其他人也都在小声商议着。   一个半小时后,贺云已经看完一半的书稿了。   至于剩下的一半,他没有再继续看下去。   不是他不想继续看稿,而是李主任这会突然叫停了他。   “小贺,你暂且停一下,我们刚刚聊到了一个问题,是关于颁奖嘉宾的。”   李主任对着贺云说了一句,便继续道:“事情是这样的,颁奖仪式暂时定在了五月二十号,而获奖名单公布时间则为五月十号,也就是说,我们只剩下十九天时间了,可对于颁奖的嘉宾,我们现在还差一个人,你看……到时候你有空吗?”   “呃……李主任,你是说让我当这个颁奖嘉宾?”贺云不可置信的望着李主任。   “对呀!难道你没空?”   “要是没空的话,那我也不勉强,你就当我没说好了。”李主任随即又补充道。   “如果是五月二十号的话,我想想,那天……李主任,颁奖仪式是在那天的上午还是下午举行呀?”贺云迟疑了一下,看向李主任问道。   “因为考虑到各种因素,所以那天的颁奖仪式定在了下午三点半。”李主任想也没想就对贺云回道。   “下午三点半?行,那我当天吃完中饭就赶过来。”   既然那天下午刚好有时间,贺云自然不会拒绝。   毕竟只是当颁奖嘉宾而已,就那么一小会,耽误不了多长时间的。   再说,这《洞庭》杂志社,他也是创刊者之一,再加上李主任又开了金口,他真不好意思拒绝。   “小贺,这次真的十分感谢,咱们这次征文比赛,能够有你献计献策,已经是我们的万分荣幸了,现在你又答应我们担任颁奖嘉宾,我们实在是……不知道该对你说些什么了。”   “没事!李主任,这只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贺云听到李主任这话,当即就摆了摆手,谦虚说道。   说完这话,贺云突然又像是想到了什么,好奇问道:“李主任,这次颁奖嘉宾,除了我,还有谁呀?”   “除了小贺你之外,还有我,以及咱们银城的作家秦梦同志,最后就是地委的周书记,一共四人。”   “秦梦?她也会来?”贺云当然认识秦梦。   记得那是在上次湘省青年文学奖的颁奖仪式上,当时,他和秦梦一起获得了当年的湘省青年文学奖。   “嗯……我不仅邀请了她,还邀请了赵大记者。”李主任笑着点了点头,回答道。   “李主任,你是说赵文军?他也在这次的邀请之列?”   “对!不过不是我邀请他来的,而是他主动提出要过来采访的。”   “对了,他还说要顺便采访一下你!”李主任说到这,却是似笑非笑的看着贺云,又道:“不过我倒是觉得,他这次过来,应该主要是冲着你来的。”   “冲着我来的?”   贺云微微一愣,倒是默默沉思了几许,紧跟着小声嘀咕了起来:“这家伙,不会又要把我夸上天吧!”   …………   省城,《湘省日报》报社。   一间办公室内。   赵文军突然打了个喷嚏。   而事实也真就如李主任所料想的那般,此时此刻,赵文军正在筹划着再次采访贺云的计划。   其实,对于贺云的再次采访计划,赵文军去年就有了。   只是因为种种缘故,一直没有实施而已。   可就在最近,当他听人说起,贺云担任了《洞庭》杂志社举办的征文比赛评委时,他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   于是,他主动找到了报社总编汇报了自己的计划。   总编一听要再次采访贺云,没有丝毫犹豫,便立刻答应了。   就这样,赵文军一边做着采访前的各项准备,一边也在考虑如何报道这次《洞庭》杂志社举办征文比赛一事。   …………   时间一晃便是大半个月过去了。   五月二十号,下午。   贺云再次来到了银城文联大院。   “秦梦同志,你好,好久不见!”   “贺云同志,好久不见。”   贺云与秦梦握了握手后,便相互聊了起来。   虽然二人同在省城,可说真的,因为平时两人都比较忙,所以一次都没有见过。   这一次,算下来,应该是他们的第二次见面。   对于贺云,秦梦自然是极为钦佩的。   要知道两年前,她与贺云的差距还不是很大。   当时,自己与他同时获得了湘省青年文学奖,二人一起登台,一起发表自己的获奖感言,那一幕幕,还依稀就在眼前。   然而,仅仅两年后,昔日的年轻作家,就远远超过了她。   斩获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就不用说了,后来更是获得了科幻小说奖――华夏银河科幻奖,再之后,其作品《芳华》还被改编成了电影,在全国上映。   这些,都已经是她远远所望尘莫及的。   更何况,她还隐约听说贺云即将加入全国作协,这就更让她感觉自己与贺云之间,已经不在同一个平台上了。   回想起这一切,秦梦的心情顿然间变得复杂了起来。   “唉……”   就当秦梦为之暗暗叹气之余,李主任领着赵文军过来了。   看赵文军那目光,显然是冲着贺云而来的。   “赵大记者!”   “贺大作家!”   两人亲切握手后,赵文军当即就笑着道:“刚刚我和李主任聊了一会,听说贺大作家你打算今天就返回省城去?不如咱们一起吧?正好我也今天返回省城,秦梦同志,你呢?”   “我……?我也跟你们一起回省城吧!”秦梦犹豫了一下,即刻说道。   “咳咳……咱们还是先到会场去吧!颁奖仪式马上就要开始了。”一旁,李主任轻轻咳嗽了一声,提醒道。   听到这话,三人当即点了点头。   …………   与此同时,一个经过了精心布置的会场之中。   来此参加获奖的三十多人早已在此耐心等候了。   这些获奖者,全都来自省内,其中更是有十人为银城人。   可见,《洞庭》杂志目前只能算是一本典型的地方性杂志,其影响力极其的有限。   不像《人民文学》、《当代》等大型杂志社,投稿的作者来自五湖四海。   事实上,《洞庭》杂志别说放眼全国了,就是放眼省内,也很少有人知道有这么一本杂志。   也就是在银城地区,《洞庭》杂志才算是有点名气。   “咳咳……听说今天为我们颁奖的人当中,有一位十分年轻的作家?”   “这个我知道,这位年轻作家,笔名满江红,真名叫贺云,是咱们银城人,曾经发表过许多经典的文学作品,还是省作协成员了。”   “这还是其次,据说这次满江红的作品也入围了这次征文比赛获奖名单,可身为评委的他却主动放弃了这次评奖,他说他作为评委,不应该参加这次评奖。”   “真的吗?满江红还真是有原则,难怪能够这么年轻就成为省作协成员。”   “是呀!这才是我辈的榜样。”   …………   就当大家为之赞叹时,贺云三人已然走到了会场大门口。   在这里,三人刚好遇到了迎面走来的地委周书记和他的秘书。   作为分管文联的副书记,地委领导,贺云也是第一次见。   不过,这位周书记显然也听说过他的大名。   这不,两人刚一见面,他就夸赞起贺云来。   众人一边聊,一边走入了会场。   而这时,会场人的人好奇的看了过来。   “来了!来了!那个人就是满江红……哦!不对!贺云!”   “那位……好像是地委的周书记,没想到二人聊的如此欢。”   “那人脖子上还挂着个照相机,应该是记者吧?”   …………   对于众人的议论与激动,贺云自然全看在眼里。   当他走到临时布置的主席台上,坐下来时,他望着台下看向自己的三十多名作家。   此时此刻,他真想大声说一句经典的名言。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   呃…好像串线了!   的确,这会,他的心情是极为复杂的。   几年前,他还跟台下众人一样,是曾经的获奖者。   但现在,他却已经成为了一名颁奖嘉宾,这着实让他有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咳咳……下面我宣布《洞庭》金田杯征文比赛颁奖仪式正式开始,下面有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