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神?”晏青君低声重复了一遍。 “化神。”秦昭点点头,“我们如今的修行,修的便是精、气、神三花,只是之前不成体系。有了《玄元一气真阳诀》以后,能够凝练精花和气花,但到底没有真正协调肉身与神魂。” “所以陛下您所创的后续修行法,不仅仅是让神魂升华,还让人族的精气神真正统一?”晏青君眼中闪过明悟之色。 “不错。若仅仅把神魂提升,那只不过是补足短板,称不上提升多少。”秦昭沉声道,“只有将三者融合统一,才是实现生命层次的变化。” 所谓“化神”,不仅仅指的是炼魂,更是以人族之身,比肩神明的意思。 达到三花圆满的修行者,已经可以称为‘真仙’了。 “在这个境界中,又分为几个层次。”秦昭继续讲解着他的理念。 “初入化神,神魂并不强大,阴气较重,只能夜游,不可承受光照,称之为‘阴神’。当达到一定程度,神魂圆满,阴阳转换,此时方可铸就神花,即使以神魂置身于烈日之下,依然毫发无伤,可称之为‘阳神’!” 说到这里,他眼底闪烁着精芒,“因为此修行法按部就班,根基牢固。所以当达到阳神境界时,自然便是三花聚顶。若是没有外劫加身,理论上应该是可以长生的。” “长生……”听到这两个字,晏青君有些失神,喃喃重复着。 秦昭看了她一眼,淡淡道:“三首族来犯时,文圣公便是三花聚顶的境界。你当日不在场,但想必也听说了那时候的情景。” “原来如此,臣明白了。” 晏青君那时正在养伤,但事后自然也有人向其汇报,对这些事还是知道的非常清楚的。 秦昭神色严肃起来,看着她的双眸说道:“青君,我人族现在不缺精兵强将。有战阵,有晏青冥、白沐等人,沧澜界无人是我大夏的对手。现在人族缺少的是顶级战力,你明白吗?” 晏青君闻言一怔。 “青君,你要明白自己的定位。这部修行法,别人未必有机会能用到,也不一定能走到这一步。但你不同,其他一切,都不如你自身力量提升来的重要!” 经历过幻境演变,秦昭非常清楚这个女子的天赋。 即使到了大荒界之后,她走到巅峰强者的层次也没有花费太长时间。 人族最顶尖的修行天才,可不是说说而已。 “陛下,最近有什么情况吗?” 晏青君自然是很敏锐的,从秦昭的三言两语中就察觉到如今情况不对。 之前他的治国思路很清晰,百官群臣看的也很清楚。 核心就是一点,增强人族底蕴! 政策推进也是慢慢铺垫,并不急于求成,至于修行之事,更是从未强求过。 很明显,秦昭心中有数,对于未来本也有个非常明确的计划。 无论是重整朝堂,推广教育,征伐异族,建立三榜等等,都是奔着长期去发展。 而今日他说的这一番话,却与曾经的理念不符。 “没错,上界有人提前下界了。”秦昭并未隐瞒,声音有些沉重地解释道。 晏青君有资格也有责任知道此事。 听到这话,她面色微微一变,随即压抑下来,凤目微眯,问道:“很强?” “……”秦昭先是沉默片刻,随后确认道:“很强。即使达到三花聚顶的阳神境,也还差得远。” 在幻境中,秦昭已经感受过那个上界使者的实力水平了,绝对在三花聚顶之上。 最开始还因为各种原因抑制着修为,之后又因为跟金乌的对拼而有所损耗,但依然拥有横扫人族的实力水平。 当时秦昭用尽各种战阵方法,还以气运强行拔升自身修为,都无法与其抗衡。 若非后来秦萱以身祭剑,彻底融合国运之力,否则根本无法躲过这一劫。 要知道,国运和气运完全是两码事。 别看秦昭作为一国君主,掌控大夏管理人族,自身气运也很高,而且跟大夏国运高度融合。 但这与真正的国运完全是两码事。 非要对比的话,秦昭自身的气运哪怕在峰值,也不过是国运的百分之一。 可即便是如此程度的国运剑,也只能镇压封印那个上界之人,无法真正将其斩杀。 这也能间接反映出那人的实力强度了。 根据秦昭后来判断,那人的实力应该在“五炁归元”的境界,即使在大荒界也称得上是强者。 不过,虽然后续这些具体的境界他都知道,但没什么作用。 他不明白该如何突破到这个境界。 即使知道,也没有这个时间去完成突破。 好在相比于幻境中,他还有个优势,就是提前知道了海外那只“金乌”,可以抢先一步进行布局。 而这其中有几个关键点,晏青君的实力便是其中之一。 凝视着眼前这个神情略微有些恍惚的绝色女将,秦昭叹了口气,问道:“半年以内,有没有机会突破到阳神?” “阳神?”晏青君有些疑惑,“阳神的实力不是不够吗?” “没错,那家伙实力的确要强过阳神境界许多。”秦昭轻笑一声,“但既然提前知道了,我们就有以弱胜强的机会,毕竟我们可以动脑子的。” 又看向晏青君,补充道:“但也不能差距太大。人族之中,只有你有这个机会完成突破,一切资源你都可以任意取用。” 话虽如此,他心中其实也很没底。 修为到了这个程度,资源其实都是次要的了。 机缘、领悟反而要重要得多。 甚至说不定,一次流光战阵的世界穿梭都比苦修管用。 半年阳神,这个要求不可谓不高,甚至可以说是强人所难了。 要知道,这可是炼魂。而且不是曾经沧澜界那种低端简易的炼魂,而是真正的“炼气化神”。 其中的修行细节极多,全是用在魂魄之上,一旦行差踏错都有性命之危。 这里面的危险,比炼精和炼气都要大得多。 前两者就算在修行过程中出了问题,也最多是修为倒退,或者经脉窍穴受损。 除了脑轮之外,没有关乎性命安全的关口。 而在炼魂时,若是魂魄方面出现了问题,可就不是简单的受伤了。 别看秦昭的神魂修行进展快。那是因为他有万民之气作为根基,人皇天宫的修行方法又与众不同,本质乃是集众修炼,能大幅度降低自身风险。 《玄元一气真阳诀》却完全不同。 更不用说,他此时研究出来的修行法还不是真正成熟,连“实验体”都是接近完美的气运构造肉身,和真实人体有着差异。 可惜现在已经没有时间去让更多人尝试了,只能依靠晏青君自己。 “你认真想想,不必急于答复。先回府上研究下这修行法,到时候再来跟我说也可以。” 未来那一战,仅靠他自己是不够的,他必须让晏青君明白自己的重要性。 同时,这个答案也会影响到秦昭的布局,他要一个明确的答案。 但让他没想到的是,晏青君却没有犹豫,也并未告辞离去,按他说的回府考虑。 而是认真地反问道:“陛下,若是我突破到阳神,便有机会取胜吗?” 秦昭闻言先是一怔,有些疑惑,又有些恍然。 接着便断然道:“有!” 这是他的承诺。 随即展颜笑道:“别忘了,还有我呢。” 听到他的话语,晏青君也笑了起来,认认真真地说道:“没有问题,我到时候必成阳神!陛下,人族的命运由你掌控,不过,请让我来做你手中的剑。” 秦昭没有继续多说什么,因为没有必要了。 只要她能说出这句话,那就代表着她会完成这件事。 他相信晏青君,就像她同样相信着自己。 关于取胜的机会,秦昭没有说谎,只要晏青君能突破到阳神境界,他真的有一定把握。 因为,击败上界使者的几个条件中,其中有一项便是组成单体攻伐能力极强的“四象归元战阵”。 当然,这个战阵此时还没有,只是幻境中的一个成果,需要将来在现实中秦昭以气运将其推演出来。 所谓“四象归元”,便是引动远古神明之力,重塑区域内的地水风火。 这个阵法,力量极强,具备真正的跨越境界的战斗力。 不过若是想要组成这个阵法,首要条件便是必须有个抵达三花聚顶境界的人作为阵眼。 目前的人族,只有晏青君有机会达到这个修为层次。 至于推演的消耗,却是必须支付的代价了。 别看先前他推演修行法,整体算下来不仅不亏反而还有小赚。 但这种好事可不是次次都有。 幻境中的经历,已经让他对这些使用气运时基本的规律摸索的很透彻了。 像是修行法,或者对发展有易的建筑,有利于长期且能反复多次利用的特殊物品,使用气运塑造,一般来说都能有的赚。 不过,若是消耗气运,用来提升自身修为,或者是这种威力绝大的战阵。 除非像流光战阵那种,对底蕴增强极大的类型,否则基本是纯亏的。 不过即便如此,现阶段也不能节约。 好在如今的沧澜界对大夏来说和后花园也没什么区别,只要进一步向外扩张,借助异族来维持气运量,弥补消耗即可。 加上农业、工业以及新制度推广,短时间应该能凑齐。 实在不够的话,还可以用流光战阵去收割异界。 而且随着月旗国天河道那边纳入大夏版图,未来也会有更多的持续性气运收获。 说到月旗国,秦昭便想到了那团天地异火。 虽然不准备锻造国运剑了,但是这异火还是必须要去收取的,这东西对他会有很大的帮助。 而且在后续东海战事中,也能用得到。 想到这里,他叫来侍卫说道:“召户部尚书余锐,前来章台殿议事。” 侍卫领命离去。 很快,余锐便赶到夏阳宫面见秦昭,行礼道:“陛下。” “余锐,你还记得近一年以前,你我初次见面时说过的那些话吗?” 秦昭看着眼前这位户部尚书,轻声笑道。 彼时的余锐,还不过是个孤家寡人,连百姓都算不上,只是个区区庶人,还是戴罪之身。 但是,却以徭役的身份登上了当时大夏所公布的“金鳞榜”。 惊慌失措之下,主动前来都城面见当时还是监国太子的秦昭。 同时,送来了一块刻有“夏皇死而地分”的异金,并告诉了他一个消息。 现如今那异金正被放在观星楼,由澹台姐妹保管着,研究其中奥秘。 事实上这段时间还真的发现了不少东西,可惜都是推测,缺乏关键证据。 根据澹台锦书所言,那里面包含着上界引导控制下界的手段。 以她现在的修为水平,没有办法完全参透。 不过有一点能够确认,这一块异金并非完全属于那片虚假天幕,其中有许多不和谐的地方。 硬要说的话,很像是后来加上去的一个特殊星辰。 也就是说,当时的天降流火,或者整个沧澜界类似的手段,都与虚假天幕无关。 这让澹台锦书有了个猜测——天幕与异金,并不是同一个主人。 而且前段时间,上界使者与星空的对抗,似乎也在说明这一点。 当然,直到现在经历过幻境的秦昭才知道当时的星空波动的确源自上界之人。 可如果这么分析的话,其中似乎又有很多说不通的地方。 最关键的一点是,没有理由。 天幕的等级明显远远高过那块陨落的星辰。 既然如此,天幕的主人怎么可能任由他人在其中额外增加手段。 其中有太多说不通的地方了。 而且,即便是在烛龙的幻境中,秦昭都没有找到答案。 摇了摇头,他暂时将此事略过。 今天找余锐来,为的可不是那块异金,而是当时他说的另一个消息。 他曾经梦到过的异火所在之处。 “陛下,臣记得。” 说起当日情景,余锐也是感慨良多。 当时哪里能想到,如今自己会有此番境遇。 否极泰来,位极人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