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永德九年。   京城,卫国公府。   金秋时节,往年此时,府里都要收拾行李,一家子到郊外庄子住上一段时日。   这庄子是昔年先帝赐下的,靠着太平山,这太平山别的还罢了,唯有秋天的枫叶最是出名。   从入秋开始,枫叶慢慢开始变黄,天气越冷,叶子越红。   从山顶到山底,正红、绛红、浅红、橘色、深黄、浅黄和绿色,层峦叠嶂,宛如最艳丽的画卷一般。   每年到了这个时候,京城的文人骚客聚集在山下,爬山赏叶,吟诗作对。   王孙公子和贵族千金也打马秋游,赏叶爬山上香。   更有在附近有庄子的人家,索性就带着家眷一起,到这太平山下住上一段时日,每日里欣赏枫叶,上山聆听太平寺主持的讲经,更是神仙一般的日子。   而今年,卫国公府邸上下,不论主仆,都神色郁郁,行色匆匆。   后院中,卫国公府的主子和有头有脸的管事们,都聚集在含饴院里。   院中汤药味道久久不散,不时有丫头婆子进出。   这么多人在院子里,却不闻一点人声,只在这些丫头婆子进出掀开帘子的时候,偶尔传出来几声低沉的说话声和隐约的抽泣声。   一位太医从里头扶着一个头发胡须皆白的杜仲景走了出来,那太医眉眼间跟杜仲景很有几分相似,看他身上的服色,赫然是太医院的院正。   杜仲景出来,摇摇头叹了口气,“天南,将那药煎了,给老夫人端过去吧——”   太医院正杜天南点点头,也是一脸的沉痛:“父亲,我知道了。”   顿了顿,才又道:“只怕小师姑不能接受——”   杜仲景长叹一口气:“生老病死,皆是天定,岂是人力所能阻碍?你师姑是一时不能接受,一会子我去劝劝她,这样强留老夫人在世,也是徒增痛苦罢了!”   说着挥挥手,示意杜天南去煎药去。   这也就是在卫国公府,才能让堂堂太医院院正亲自去煎药,前太医院院正看脉了。   就是当今皇帝,估计生病了,也没这个待遇。   交代完杜天南,杜仲景又返回屋里。   室内,铺设的富丽堂皇,却弥漫着一股药味,不过并不算太难闻,窗户隔一会子,就打开通风,又怕吹着病人,团团都摆放着屏风。   转过屏风,里头榻上,卧着一个头发银白的老人,脸色蜡黄,气息微弱,若不是胸口还微微起伏,都会让人以为已经没了气息。   长塌周围,围着好几个人,打头的那个一身绫罗的自然是王永珠。   三十来年过去了,她的头发仍旧乌黑,面容姣好,美貌犹胜当年,加上岁月历练,浑身更多了一种说不出的雍容大气。   此刻她却一脸的悲痛,眉宇间是怎么都散不去的愁云,坐在塌边,握着那榻上老人的手默默垂泪。   她的身旁,宋重锦这位位高权重的卫国公,在外赫赫扬扬,让对手闻风丧胆的男人,此刻也是虎目通红。   站在两人身后的几个年轻主子,就是王永珠和宋重锦的子女。   这么些年下来,王永珠和宋重锦一共生育了三子,皆都已经娶妻生子了。   也都是满脸悲色,还有几个小孩子,没有大人能忍耐,都抽泣了起来。   杜仲景走了进来,除了王永珠和宋重锦,所有的人都将恳求的眼神投了过来。   张了张口,杜仲景话到了嘴边,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开口了。   这屋里,要说谁最难过悲痛,唯有王永珠了。   躺在榻上的是她的亲娘,张婆子。   这么些年来,她们母女从来没有分开过,没曾想,这一下子就要死别了。   他从认识王永珠到现在,还从未见过她如此失态过。   这几十年来,他在太医院见证了王永珠和宋重锦几乎是传奇的一生。   从乡下的穷小子和村姑,一步步走到今天,得先帝和皇太后信重,先帝临终前将当今托付于两人。   当今登基之日,不过是十来岁,虽然前朝有先帝留下的顾命大臣,后宫有皇太后坐镇,可到底年轻,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   就连那些附庸藩国,都蠢蠢欲动。   更有接壤的两个小国,趁着新帝登基,根基不稳的时机侵犯边境。   一时间举国上下哗然。   危难之时,是宋重锦挺身而出,主动请战,奔赴边疆。   不仅击退了来犯的敌人,还趁势追击,直接打到了两个小国的国都去,将两个小国的疆土直接并入了本朝的疆土。   宋重锦一战成名,一时间成为本朝新一代的战神,在边关的名声地位,不逊于当年的宋弘。   人称宋家父子战神。   在边疆,对于本朝子民来说,宋重锦就是他们的守护神,几乎家家都给宋重锦立了生祠牌坊,日夜上香祷告,希望宋重锦长命百岁。   而对于其他国家的子民来说,宋重锦就是杀神,闻风丧胆,提一提名字,就能让婴儿止啼的人物。   宋重锦在边疆驻守了十数年,在他驻守的这些年里,附近无一小国敢进犯本朝边境。   而王永珠坐镇京都,遥控指挥金壶,在西域六十六国间都开通了商路,将西域和本朝联通起来。   一时间,西域的各种特产,还有瓜果蔬菜,奇异香料都源源不断的进入了本朝。   同时还支持历九少,开通了海上的商路,远到琉球、暹罗、爪哇、阿丹等地,将这些地方的象牙,香料,各色珍贵的木材,还有各种奇珍异宝带了回来。   凭借着两条商道,为国库赚取了源源不断的财富。   在宋重锦镇守边疆,攻打小国的期间,军饷物资前所未有的充足,又有顾子楷作为军需官盯着,无人敢对送给边疆前线的军需物资下手。   夫妻俩一个攘内,一个安外,又有顾子楷和顾家,还有当初先帝的心腹大臣,倒是护着当今天子,昔日的九皇子,安然度过了主少国疑的那些年。   在当今成年亲政之际,当初先帝留下的顾命大臣里,有些人手握重权多年,沉迷于这权利巅峰之中,竟欲推迟当今亲政。   皇太后身处后宫,对于前朝之事无能无力。   关键时刻,又是王永珠夫妇鼎力支持当今。   当年的顾命大臣朱浩然还有那位陈巡抚,后来的陈尚书就算权利极大,可也不敢跟宋重锦和王永珠抗衡,最后还不是只得老老实实的交出了手中的权利。   也算他们识相,新帝仁慈,总算落得一个告老还乡的结局,保住了体面和性命。   而宋重锦则在新帝掌控大权之后,十分痛快的交出了兵权。   王永珠同时也将两条商道的控制权,尽数上交到了新帝的手中。   也因得如此,皇太后和新帝极为尊重两人,极尽封赏。   若不是宋重锦推辞,只怕都要封为异姓王了。   而宋重锦和王永珠的亲人,也跟着得了不少的赏赐。   张婆子这个王永珠的亲娘,也因为女儿和女婿的功劳,最后被封为一品诰命夫人,力压京城那些贵妇们一头。   那些贵妇们就算心里再不甘愿,可对着张婆子,也不得不客客气气,笑颜相对。   毕竟就连皇太后和皇后,对着张婆子也是十分客气的。   王永珠和宋重锦的三子,长子早就请封为卫国公世子,而次子和幺子,一个因为军功,乃是当今最看重的大将军,而幺子因为形容俊美,学问初中,直接就被赐婚,尚了公主。   宋家的权势和富贵,几乎到了顶峰。   就是当年跟宋重锦不和的那些兄弟,这些年来,因着宋重锦得了不少好处。   早就将昔日的恩怨都忘得一干二净,只想着捧着宋重锦,好跟着沾光呢。   张婆子也许是因为大半辈子吃够了一辈子的苦头,剩下的这些年,活得极为肆意畅快。   她年轻的时候劳苦太过,伤了底子,还好遇到了杜老太医,而王永珠本人跟着杜老太医学医,别的不说,保养身体那是一绝。   张婆子因为王永珠的精心调养,如今已经是年近九十,这等高寿,本朝已经十分罕见了。   只是就算王永珠医术再高,可人的寿数有限,张婆子如今的身体,已经是油尽灯枯,就算是大罗神仙来,只怕也无力回天了。   王永珠一贯冷静,唯独在张婆子这个亲娘的身上,却失去了理智。   这些日子以来,她试过了各种办法,从皇宫大内,从太医院,从杜家药铺,全国各地,各种法子寻来各种珍贵良药用在了张婆子身上。   只可惜,都付诸流水了。   杜仲景这个师兄,还有杜天南这个师侄,都被请来给张婆子诊治,想替张婆子再谋取一点寿命。   只可惜两人都无能为力。   杜仲景到底身份不同,见王永珠用药拖着张婆子的命,除了让她昏睡不醒,并无任何帮助。   忍不住出来就让杜天南去煎药。   这药服下,能让张婆子清醒过来,就算是走,也走得毫无痛苦,沉睡中去世。   此刻他要做的,就是让王永珠同意,让张婆子服下这药。   可他看到这屋里,从上到下,皆是悲痛不已,也难以开口。   还好他见惯了生死,犹豫片刻后,还是开口了。   谷/span而且做好了被王永珠痛骂,甚至赶出去的准备。   可等他说完,王永珠半天都没有反应。   好一会子,才听到她冷静的声音:“将药端上来吧!”   杜仲景愣了一会,才忙让人去让杜天南将药给端进来。   热气腾腾的药端在王永珠的手里,她的面色沉静,只开口道:“你们都出去吧!我想跟娘单独呆一会——”   几个晚辈面面相觑,只得看向宋重锦。   宋重锦看了王永珠一眼,点点头,率先走出了这间屋子。   其他的人也都跟在后头陆续走了出来。   等屋里是只剩下了王永珠和昏迷不醒的张婆子。   王永珠才叹了一口气,她用尽了一切的方法,却再也留不住张婆子的性命了。   将药给张婆子喂了下去,果然没多久,张婆子就悠悠醒来。   见到王永珠,顿时就露出一个不舍的笑容来:“闺女啊,娘要走了!以后就留下你一个人了——”   王永珠的眼泪刷的一下子,就涌了出来,只哽咽着握着张婆子的手落泪,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张婆子缓缓的道:“娘知道,你已经尽力了!娘也尽力了,娘想多陪陪你,可老天爷说,娘的日子已经到了!该走了!以后,你要好好的!”   王永珠勉强挤出一点笑容来:“娘放心,我会好好的!我一定会好好的!”   张婆子微微一笑:“有重锦这孩子照顾你,娘自然放心!娘活了这么大年纪,世上的好东西,都见过吃过穿过了,这辈子也没有遗憾了,也能安心闭上眼睛了——”   王永珠擦了擦眼泪,握紧了张婆子的手:“娘,若是,若是我有法子,能让您——”   张婆子一笑,眼神似乎看透了一切,打断了王永珠的话,“傻丫头,忘记了娘教过你的?这世上没有白吃的午饭!要得到什么,肯定就要失去些什么!”   “你可别因为心急走错了路了!也别听那些和尚道士忽悠你!什么转世,什么福报!那都是骗你钱的,知道不?”   “这俗话说的好,阎王要你三更死,谁能留你到五更?哪个和尚道士能这么厉害,跟阎王爷抢人?那不是骗子是什么?”   “要么就是那邪门歪道,走了歪路的和尚道士,用的都是见不得人的手段,有伤天和,不仅成不了事,只怕还要坏了你们的名声,损了你们自己的福报!”   “娘这辈子活得够本了,也活得够久了,再不去见阎王爷,就真成了老不死的妖精了!若是老老实实的下去投胎,说不得阎王爷看在我闺女女婿这么厉害的份上,将来让娘投个好胎呢——”   王永珠心如刀绞,脸上却还要做无事状,挤出笑容来,做出一副好奇的样子来。   “若是有下辈子,那娘想投个什么样的好人家呢?”   张婆子眼神放空,看着屋顶,好半天才慢悠悠的道:“娘没想过,只是若是能转世投胎,能投个父母双全的人家,那就是万幸。若是没有这个福气,娘也不怕,娘自己就能立起来。”   “再不济,娘希望下辈子能嫁个好人家,当一回原配娘子,也三书六聘,被人热热闹闹的抬进门,生几个孩子,不求大富大贵,只求平平安安过日子,也就是了。”   “就算有那不讲理的婆婆,妯娌和大小姑子也不怕,只要嫁一个心疼我的男人,有事能站在我这边,护着我,我也就知足了——”   “到时候,我还要生个闺女,取个好听的名字,就是他们读书人说那个什么,掌上明珠,到时候闺女就叫明珠,娘心里永远的明珠——”   话还没说完,被王永珠握着的手,就无力的耷拉了下来,整个人就宛如睡着了一般,只是胸口再无起伏。   王永珠只觉得她握着的张婆子的那只手,温度慢慢的一寸一寸的凉了下去,她的心也慢慢的,慢慢的一片冰凉。   从此,她在这个世上,再无娘亲了!   不过此刻还不是悲痛的时候,她还不能放任自己的难过,得完成张婆子最后的这个愿望才行。   冷静的深吸了一口气,第一时间联系上了联邦主脑晨星。   这么些年来,从帮着晨星将联邦叛军齐欢抓获之后,又陆续帮着联邦找回了当年联邦叛军从联邦带走的一些珍贵物品。   这些东西在联邦已经灭绝,却因为叛军的叛逃,将这些东西带到了这个时空,得以留存了下来。   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如今王永珠已经是对联邦有着卓越贡献的公民,凭借她的贡献,等她在这个时空寿终正寝后,就会回归联邦。   根据联邦的法规,王永珠这样有着卓越贡献的公民,不仅可以自己回到联邦,还能带上两位亲属回归联邦,这两位亲属也能成为联邦公民。   在王永珠的心里,她已经将这个两个名额给想好了归宿。   宋重锦的体质远超过这个时空,这一辈子若是两人都不离不弃,那么其中一个名额自然是宋重锦的。   另外一个,自然就是张婆子的。   只是到时候估计要给张婆子一个交代说法,她真正的女儿早就死了,就是不知道到时候张婆子能不能接受。   如今张婆子的临终愿望,却让王永珠有了另外的想法。   之前王永珠就提过可能要将联邦公民的名额给一个出去,晨星那边就一直关注着。   因此一联系,晨星就出现了。   王永珠十分冷静的提出了要求,既然当初小田田能将她从现代社会带到这个时空,那么是不是也能将张婆子带去现代社会?给她一个崭新的人生?   晨星表示当然可以,只是这种操作,当初本就是违规操作,不然也不会将当初那一批系统全部给收回,除了小田田,大部分的系统都被收回销毁了。   王永珠只问,用一个联邦公民的名额,换这样一次机会都不能够吗?   晨星那边卡顿了一会后,才同意了王永珠的这个要求。   不过张婆子在现代社会不能呆太久,因为需要联邦提供能量,这些能量最多只能支撑二十五年左右。   能量耗尽后,系统会将张婆子重新带回这个时空,为了不影响这个时空,到时候直接回将时间回溯张婆子年轻还不曾嫁到王家之前。   有了现代社会的熏陶,张婆子自然不会任由张家将她卖给王家做续弦。   王永珠虽然还有些不太满意,可转念一想,就爽快的答应了。   不过另外提出了一个要求,让小田田去送张婆子回现代,然后再送她回来。   用王永珠的话说,一回生二回熟,好歹是个熟统,好歹也能多照顾一下不是?   这个要求不过分,晨星爽快的同意了。   那边很快小田田就被派遣过来,专门负责带张婆子去现代。   避开了晨星,王永珠很快就哄骗得小田田答应了,将张婆子和自己的这一辈子的记忆,找一个合适的机会,在张婆子回到这个时空之前,传到她的脑海中。   让张婆子以为,这经历过的一切,都是一本她读过的书,那些发生过的事情,成为书中的情节,让她牢牢记住,回到这个时空后,能避开这一辈子的那些坑。   避免做王家的续弦,早点寻找到亲人,嫁一个可靠疼爱她的男人,过上她希望的平凡的日子。   一切都敲定好了,小田田那边也已经确定,将张婆子给送回了现代。   王永珠这才一抹眼泪,放开张婆子的手,站起身来:“来人,老太太已经去了——”   等候在院子里的人,早就有了心理准备,听到这句话,急忙奔进屋里,跪伏在地,嚎啕大哭起来。   王永珠却浑身虚脱一般,最后看了张婆子一眼,整个人软了下去。   张婆子的丧礼极尽哀荣,不仅皇太后和皇后派了身边的心腹太监来松祭,就是皇帝也派了身边的大太监,不仅亲自在灵前拈香,还设了祭棚。   皇帝都派人来了,其他的人谁敢怠慢,京城最繁华的那条大路上,白茫茫一片,京城有头有脸的人家,都在路边设了祭棚。   王永珠没有出现在丧礼上,张婆子一去,她也病倒了。   多亏了杜仲景和杜天南父子当时还在卫国公府,父子俩急救了半日,才稳住了病情。   王永珠浑身滚烫,烧得人事不知,直到张婆子出殡那日,才勉强挣扎着起来,送了张婆子一程。   宋重锦一心挂两头,一边要操心岳母张婆子的丧礼,虽然几个儿子儿媳妇都已经能撑住大局,可他却不放心。   再则又担心王永珠的身体,从两人成亲,到现在,王永珠的身体一直不错,很少生病。   不生病的人,一旦生病,就十分棘手。   杜仲景和杜天南都不敢离开宋家,就怕出事。   皇帝知道了这消息,和皇太后,一日派遣三四趟侍从来问询情况。   一直到张婆子下葬,五七都过了,王永珠才勉强能从床上起来,被人扶着走上两步了。   宋重锦日夜照看,从来不假其他人手,也跟着憔悴了一圈。   自从王永珠好了之后,宋重锦就告老辞官,只专心陪着王永珠,离开了京城,各地游山玩水,以解王永珠的忧伤。   后来两人又回到了荆县,王家同一辈的几兄弟,除了老四王永平,其他几个兄弟都已经去了。   就是下一辈的金罐金壶他们,也都已经头发半百,抱上孙子了。   两人没有惊动王家人,只在当初买下的那个小院子里住了下来。   过得如同寻常普通夫妻一般的日子。   直到有一天,王永珠醒来,神情是无比的轻松。   宋重锦问她,为何心情这么好?   王永珠笑眯眯的回答,因为做了一个好梦,梦里,张婆子在另外一个世界里,得嫁良人,还早早的就认了亲,生了一个闺女,那闺女,就叫明珠。   宋重锦也笑了,知道王永珠心结至此才算彻底的解开。   以后,这世上,唯有他们夫妻两人,彼此陪伴,永生永世不会分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