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望着这满目疮痍,情绪低落。 站在他身旁的谋士郭隗,轻轻开口安慰道。 “殿下,此时不是伤心的时候。” “陛下坐镇咸阳,调拨了大量上品灵石和工匠,助我等修缮阵法,以凡战仙。” “来自大齐的援军也正在路上,他们手持墨圣公输般的强大军械,当初可是狠狠狙击过太白湖汤家仙人部队的。” “再等等,我们一定可以给落花门这些仙人一个惨痛的教训!” 没钱看小说?送你现金or点币限时1天领取!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免费领! “今日之耻,来日我们加倍奉还。” “胜利,一定,一定是属于我们的!” 燕以山疲惫地挥了挥手。 他示意身后的士卒赶紧进入武阳城,搜寻可能的幸存者,并及时处理战场。 现在正值夏日,如果放着这满城数十万尸体不闻不问,很可能酿成一场大瘟疫。 身为一国之君,却不得不在稍后,亲自动手,将自己的城池,彻底焚烧净化。 燕以山心如刀绞。 布置完这些后,燕以山转身看向郭隗,低沉问道。 “先生,大燕到底要怎样才能变强?” “大燕要怎样才能不被欺辱?” “还请先生教我!” 郭隗一愣,略有不解。 “殿下,何出此言?” “仙人入侵,这是天灾,是不可抗力,与大燕是否强盛有什么关系?” 燕以山恨恨地看向残破的武阳城,自嘲惨笑道。 “天灾?不可抗力?呵呵,先生何必故作不知。” “孤心里痛,是因为落花门挑了我大燕作为突破口啊!” “别拿什么大燕在最北,与落花门距离最近这套说辞来糊弄孤!” “大齐离落花门也不远啊?” “为什么落花门不敢先去碰大齐?” “就因为大齐够强,齐广武够强,强到让这些天上的神仙都下意识想避一避啊!” “说到底,仙人,也是欺软怕硬,恃强凌弱。” “唉,我燕以山要是有齐广武这么强的气运法,我大燕禁军要是能百倍千倍于现有规模,有雄兵百万,我大燕又何惧落花门的入侵?” 听闻燕以山咬牙切齿的发言,郭隗沉默了半晌。 他如何不明白燕以山悲愤和憋屈的心情? 组织好语言后,郭隗看向天边,悠悠说道。 “殿下,您知道的,臣出身【纵横】一脉,师从鬼谷子。” “师尊告诉我,随着大夏确立,人族从此有了气数相伴。” “气数之中蕴含着伟岸的力量,若能掌握气数法的奥秘,足以屠仙灭神!” “只要招揽到足够多能调用气数的人才,大燕未来,未必不能崛起。” 听闻此言,燕以山情绪依然低落,愁容满面。 “先生,气数法一事,我也听陛下提起过。” “目前成熟能用的气数法屈指可数,而且大多只有文修才能使用。” “我大燕国地处北方苦寒之地,去哪里找那么多有紫气伴身的读书人来随孤征战?” “实不相瞒,孤也能感受到气数,也琢磨过气数法。” “可惜孤才华有限,这么多年下来,只琢磨出了一招燃烧全身力量,与敌皆亡的拼命招式。” “此法,不堪大用!” “就算这禁卫军百人,人人都用这招去和仙人拼命,也不过能拼死几百个仙人罢了。” “杯水车薪,于事无补啊!” “若是能凑出成千上万人,凑出敢死队大军,与这些混蛋仙人以命换命,这场战争,或许还有希望。” “可是,陛下为了避免重蹈陈胜吴广的覆辙,废除了残暴无良的《大秦律》,换行了蔡泽大人编撰的《大夏律》。” “依大夏律,就算是陛下,也只能呼吁,而不能强制征召大夏百姓参军对敌,更别提孤了。” “而且也不是人人都能修习孤的绝学的,必须至少有一里紫气伴身才行。” “这样的人物,往往都有一定身份地位,更不能勉强他们。” “如今大燕遭受入侵,大燕百姓或许愿意响应孤,任凭孤挑选,加入军队,但这样最多也就凑出几百人。” “大夏其他地区的百姓,恐怕未必愿意加入敢死队,千里迢迢来大燕送死。” “所以孤才会如此颓丧。” “先生,孤毫不怀疑,这场战争,我们终将胜利。” “但是大燕国,可却未必保得住啊!” 听闻燕以山的难题,看到燕以山心忧大燕那不似作伪的表情,郭隗笑了。 “殿下,您想岔了。” “不错,孟子舆圣人和公输般圣人这般开宗立派的伟大人物极少,而且大多被招揽去了大国。” “但是大夏境内,乃至整个天下,还有无数得到紫气垂青的能人异士,深藏民间。” “跟圣人相比,这些异人可能水准差远了,但是他们数量足够多。” “大夏律的确规定,我们不能强制征召他们,但是,我们本来也不应该强制征召这些有才华的人啊!” “打仗,靠的是上下齐心,主动奉献。” “如果强制抓人打仗,一定会遭到反噬。以往的教训,难道还不够深刻吗?” “不强制征召,也有让这些能人异士真心实意、主动出力的方法,而且效果会比强制征召他们好得多。” “只要您能够屈尊降贵,谦卑有礼地对待这些人,那么一定会吸引来人才的!” “仙人只有那么多,今日杀几个,明日杀几个,我大燕同仇敌忾,薪火相传,总有杀完的一天!” 燕以山摇头苦笑。 “先生,您就不要说这些虚的来安慰孤了。” “只要能招揽来真正有才华的人,能多救下几个百姓,孤连脸都可以不要,何况只是礼贤下士?” “可是现在战况如此紧急,孤还要组织边防,哪有时间去搜寻乡野人才,一个一个拜访过去招揽?” 郭隗收起了笑容,满脸严肃,郑重道。 “殿下,人才不是您这样招揽的。” “臣听说从前有一位国君,愿意用千金买一匹千里马。” “可是数年过去了,千里马还是没有买到,国君有些等不及了。” “这位国君手下有一位内侍,他自告奋勇请求去买千里马,国君同意了。” “这个人知道某处人家有一匹千里马,可惜马已经死了。但是他依然赶了过去,用500金买下了千里马的骨头,庄重地拿回去,献给国君。” “国君看了花了大价钱买来的马骨头,很不高兴,要惩罚内侍。” “内侍却说道,大王,我这样做,是为了让天下人都知道,您是真心实意地想出高价钱买千里马,并不是欺骗天下人的啊!” “果然,在买下马骨后的不到一年时间里,就有百姓主动送来了数匹千里马,卖给国君。” “殿下,现如今,这天下到底哪里才能搜寻到对抗落花门的千里马,臣也不知道。” “臣虽然师从鬼谷子先生,但是天资鲁钝,算不得千里马。” “但是臣勉强算得上是那副千里马的骨头了!” “您既然有广纳天下贤才的雄心,那为什么不从大张旗鼓赏赐臣、重用臣开始做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