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4曹魏穿越成皇帝,开局就退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名(朕想退位:开局天子守国门。)   1系统想让朕退位   “这不是胡闹嘛!”   建文元年,秋季。   落叶归根,丰收的好时节,也是北方游牧民族南下打牙祭的好时日。   大明王朝紫禁城、建文帝寝宫乾清宫内。   初登皇位不久的建文帝朱允炆坐在皇榻上,用右手撑着一脸苦闷的脑袋,很是懊恼。   跪在不远处的太监表情惊恐,煞白的脸上,像是刚刚受到了什么惊吓,额头凝聚着汗珠,顺着尖细的脸颊滴落在地上。   就在半个时辰前,还在抗击米国前线的特种兵朱允炆,被流弹击中,死亡,穿越到了史上最年轻的皇帝朱允炆身上。   还没等朱允炆骂流弹不长眼,两世朱允炆的记忆就开始融合。   直到朱允炆脸色越来越难看,面色越来越铁青。   此刻的大明王朝危在旦夕!   根据原先朱允炆的记忆,这一世的北元与历史上不同,出了一位了不得的人物。   在太祖驾崩末期,快速统一北部草原各部。   并且选择在太祖驾崩之初,率领二十万草原儿郎铁骑南下,跨过长城边境,分兵三路誓要攻入中原。   反观初登帝位的朱允炆,对朝中的武将并不是很信任,在召见了方孝儒、齐泰、黄子澄三位近臣,一起合计下。   由翰林学士、当代大儒方孝儒为三军统帅,大将军耿炳文为副帅,统领大明五十万将士前去迎敌。   这方孝儒虽贵为大儒,但是打仗是真不行。   不但没能帮助大明取胜,反而多次一意孤行,不听从副帅耿炳文的建议,主动跟富有机动力的外族骑兵在野外正面对抗,导致大明军队连连败退。   身处大后方的朱允炆在得到消息以后,一时没缓过来,终于是气的吐血身亡,再也没能睁开他不争气的眼睛,气死在了床上,便宜了穿越者朱允炆,接替了这赢弱的身子。   “糊涂啊,这朱允炆怎么能这么糊涂?”朱允炆显得很无奈,前世只知道朱允炆赢弱,凡事都会询问方孝儒等文官,没想到已经到了这种重文轻武的地方。   这家国都到了危难之际,还让文人督军,这明显就是效仿宋朝,跟找死何异。   “系统绑定完成,恭喜宿主绑定天下第二系统。”   “获得新手礼包,体制加强健身包。”   “发布第一个任务,在五十年内退位让贤,奖励永生!各种现代化理论知识。”   “系统?。”朱允炆身为一位现代人,对于穿越众的标配系统,一点不意外。   反而很冷静的开始平衡起了利弊。   永生?谁都想永生。   可是五十年之内退位?   虽然奖励了各种现代化理论知识,但是发展需要时间,   对于当下的明朝大环境而言,皇帝退位,并不算好事。   先不说皇帝退位需要先联系礼部,再确定皇位继承人等等繁杂流程。   就单看眼下,外有北元旧部,瓦剌跟鞑靼的铁骑入侵。   内还有各个藩王势力对自己的皇位虎视眈眈。   如果朱允炆现在宣布退位,把皇位让给谁?   四叔燕王朱棣?   燕王在原先的历史轨迹上五次北伐,打得瓦剌不敢入侵大明,保大明北境几十年安稳,确实很强没有错。   但是人家并非正统,凭什么有这个资格坐这个皇位?   历史上的朱棣就算在成功夺权以后,依然对外宣布自己是奉天靖难,而且还不承认动手弄死了朱允炆为什么?   不就是怕别人说他这个皇帝是从侄子手里抢来的,把他朱棣比做一个强盗吗?   但是以眼下的情况,不传位给朱棣,又能传给谁可保大明江山?   按照祖训,是得传位给自己的儿子。   但是自己的儿子才多大?   即位之后能有什么用?   到时候如果人家燕王或者其他藩王再以国家大难之际,宁愿传位给一个乳臭未干的孩子,也不传位给他的理由造反,或者监国,只会让大明江山生灵涂炭,内外兼有敌寇。   毕竟姓朱的哪个不想当皇帝?   那是身为对汉民族,对国家忠诚度极高的朱允炆不想看到的。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暂时不要退位。   等先打退北部的北元入侵,再徐徐图之,退位这样的大事。   反观乾宁宫外。   黄子澄跟齐泰两位建文三杰,在听闻陛下被气晕的消息以后,很早就赶到了乾宁宫外,见太医苦着脸,摇着头离开,心里更是忐忑的不敢走。   他们身为朱允炆身边的近臣亲信。   一位是亦师亦友,从小就是建文帝的伴读,对朱允炆忠肝义胆,三次建议就让朱允炆山河尽失的忠义澄。   一位是朱元璋身边的万事通,钦命留下辅佐朱允炆的兵部尚书兼山河泰。   万一朱允炆真的没了!他们怎么办?   为下一位皇帝当臣子?   但是下一位皇帝又是谁?   陛下的长子朱文奎?   他才两岁出头,就让他当皇帝?   这让本就对藩王不放心的两人很担心。   原先计划好的削藩还没执行。   这个时候如果朱允炆走了,他们支持朱文奎即位,再加上北边战况不佳,他们相信那群藩王肯定会找借口进京,到时候谁都不能保证这些藩王没有异心,效仿当年的董卓,借机控制应天城。   所以最好的结果就是朱允炆没事。   这也是他们心中一直在祈祷的。   “黄大人,你说陛下应该没事吧?”齐泰忍不住问道。   他心里打不定注意,想找个人商量商量。   黄子澄心里也没底。   毕竟之前的太医可是摇着头出去的。   虽然没说什么,但是在没看见朱允炆活着站在他面前之前,他真心不敢保证。   “要不然齐大人你进去看看?”   齐泰狠狠的瞪了眼黄子澄。   自古以来,大臣私闯皇帝的寝宫可是重罪。   他黄子澄怕掉脑袋,他齐泰同样怕。   “黄大人可真会开玩笑,陛下洪福齐天,乃是圣人,自有先祖庇佑,必不可能出事,你我身为陛下的近臣,太祖留给陛下的委托重臣,怕什么?难道黄大人觉得陛下…”   “齐泰你休要污蔑我!”黄子澄还没等齐泰说完,大声呵斥道。   这齐泰实在太可恶。   你不敢就不敢,给我黄子澄扣什么屎盆子。   这锅要是背上了,杀头事小,死后估计还得挨骂,留下万古骂名。   “呵…”齐泰不屑的一笑,不再理会黄子澄。   黄子澄也没再说什么,现在显然不是斗嘴的时候。   应该想想如果陛下真的没了,自己应该怎么办?   “嘎…”乾宁宫的大门被太监从里面打开。   见到黄子澄跟齐泰,眼前一亮,立马凑了上去。   “公公,陛下他…”   太监抬起头,瞄了两人各一眼:“陛下让你们进去。”   “陛下他没事!”黄子澄跟齐泰心里别提有多高兴。   陛下果然鸿福齐天,有先祖保佑,不可能这么容易就仙逝。   2齐泰飘了?   想着,齐泰大步朝着乾宁宫里面走去,巴不得现在立马见到活着的朱允炆才安心。   反观黄子澄此刻却有了自己的小心思。   陛下没事,对他来说是莫大的好消息。   他黄子澄这么多年的伴读没白读。   可是随之而来的,必定是有关于方孝儒的讨论。   自己跟方孝儒在朝堂上同为一派,必不可能看着方孝儒被陛下责怪下狱。   可要怎么样才能给方孝儒开脱?   把责任推给副帅耿炳文?   这确实是一个好办法。   但是这次的战报上明确标明,责任全在方孝儒,是方孝儒不听耿炳文等武将的建议,坚持野战,才打的败仗。   如果这都能推卸方孝儒的责任,估摸着陛下肯定会被天下人耻笑,让武人寒了心,保不准有人还会在这个节骨眼上起兵造反。   所以必须想到其他办法,既能保住方孝儒,又能堵住那群武官的嘴,让他们彻底没话说。   “黄大人?”太监看着黄子澄。   这黄子澄平时对自己不错,在这个太监普遍不被看到的建文元年,依旧没给自己甩脸子。   但是当下时局不对!刚刚在里面陛下的眼神可是想要杀人的,如果现在黄子澄还在这里磨磨叽叽,到时候牵连到了自己,都得死!   “黄学士,您身位陛下的伴读,当下的翰林学士,还请您快些去找陛下。”   黄子澄没理会太监,站在门外寻思良久。   目前来看,唯一对策是找人先顶替方孝儒,打赢这场仗。   最好这人还不能是武官,得是文官。   这样一来日后文官依旧能压武官一头。   至于方孝儒,完全可以等打完仗回来先贬为庶人,等日后时局成熟,自己再跟陛下谏言,以陛下对方孝儒的喜爱程度,招回方孝儒,重新为朝廷效力一点不难。   “嗯,就这么办。”黄子澄想明白后,也是大步朝着乾宁宫内走去。   “滚!”还没见到朱允炆,黄子澄就听到了里面传出来的怒吼声。   原本轻盈欢快的脚步逐渐重了起来,缓慢往里面走了没一会。   终于见到了朱允炆跟齐泰。   此刻的朱允炆没穿龙袍,很是随意的坐在皇榻上。   齐泰一脸臃肿的跪在不远处,一句话不敢说。   “这什么情况?齐泰被打了?皇上怎么会动手?”   黄子澄想不明白齐泰为什么会挨打。   朱允炆为什么气到会动手打人。   毕竟从前的陛下可不会动手,骂都是少数   至于朱允炆为什么打齐泰?   只是因为这人杰太优秀!   一进来。   朱允炆抱着试探试探的态度,想看看这齐泰到底像不像历史上那样猪脑子,几次给朱允炆帮倒忙。   就问他:“当下时局该怎么办。”   刚开始这货说的还挺好。   劝自己应该换掉统帅方孝儒,让他下狱。   可之后说到要让他齐泰去边关替换方孝儒的时候!   朱允炆真心忍不住了。   他齐泰是个什么东西?   建文年间三大大聪明之一!   后人口中方孝儒、黄子澄、齐泰得一者必亡国的顶尖人才。   这要是放到后世,送去米国,估摸着不出一个月,米国就得向世界宣战的恨人!   现在既然向自己谏言送他去换掉方孝儒?   是什么给你齐泰,齐尚书的勇气?   你自以为是的那点军事才能吗?   反正朱允炆是真心不信齐秦有什么军事才能。   不然到了建文后期,为什么会打不过人家朱棣?   人家冠军侯霍去病可以几千铁骑驰骋草原。   可他齐泰,给他一万的铁骑,估计都没人家霍去病一半的功绩。   现在让这样的人去接替方孝儒?   朱允炆恐怕是怕大明王朝死的不够快。   让一个大傻子换这个二傻子。   “陛下?”黄子澄轻声喊了声,他有些谎,语气也就虚了点。   朱允炆抬头看向他。   黄子澄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这眼神里有杀气。   朱允炆想杀自己?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自己可是他的伴读,当下的近臣。   肯定是自己感觉错了,他!朱允炆,根本不可能会想杀自己。   “你过来。”朱允炆喊了声。   在听完齐泰的夸夸其谈以后,对于跟齐泰齐名的黄子澄大聪明,已经不抱任何幻想,反而想动手,干掉这个自己身边的铁废物。   可是正如之前齐泰所说,当下时局动荡。   前线还在打仗。   这黄子澄虽然很多方面不行,但是在儒家那群儒生中间还有点名声,能够镇一下朝堂。   当下砍了他,还不是时候。   “陛下…”黄子澄来到朱允炆跟前,腿有些软。   心里怕极了。   就怕朱允炆像打齐秦一样,给自己脸也打肿了。   那以后出去还怎么见人?   说被陛下打的?   怕是有十个脑袋都不够砍的。   只能咬着牙,硬挺着,顶多说是自己走路摔的。   “跪下!”朱允炆很威严的说了句。   黄子澄腿一软,直接就跪下了。   “啪…”朱允炆动手了。   直到把黄子澄这位大聪明的脸,扇得跟齐泰差不多还没停手。   本来是想放过黄子澄的。   但是看这家伙被自己的前身那么看重,饱读了这么多诗书,但是却这么胆小懦弱,真心忍不住动手。   “陛下停手吧,黄兄留着还有用。”边上的齐泰用一种臃肿的语气喊道。   黄子澄满怀感激的看了眼齐秦。   对自己之前在门外的所作所为深表歉意。   这齐泰能处!是条汉子。   “算了!”朱允炆甩了甩手,也算是打累了,收回手,坐回到自己的皇榻上,看着跪在自己跟前的黄子澄、齐泰。   “来,你们两个都在了,现在一起给朕说说,当下朕该怎么办?”   “陛下,臣之前说的都是大实话!应该派遣臣去替换方学士,臣必定不会辜负陛下重托,把北方蛮子赶出我大明土地。”齐泰挨完打依旧不长记性,反而因为黄子澄在场,更加有了底气,更大声的喊道。   语气确实臃肿了点,但是慷慨激扬的模样,能证明,这确实是个忠臣,只是这智商可能是真不行,不然也不会盲目的自信,当一位普信男。   “算了,这厮靠不住。”朱允炆扭头看向黄子澄。   黄子澄身体一直紧绷着,很紧张。   这会看见朱允炆看向自己,猜测是想让自己表态。   跟齐泰一起力挺齐泰替换方孝儒,为陛下保住陛下的近臣亲信之一。   “臣黄子澄斗胆谏言,齐尚书说的对!陛下可让齐尚书替换方学士。”   朱允炆听完两人的谏言,摸着下巴寻思着。   说实话,他觉得齐泰说的话有前半句是对的。   当下时局动荡。   外族窥视我华夏土地。   前线还有方孝儒这个坑货。   内还有各个叔叔藩王们对自己的皇位虎视眈眈。   如果自己继续让方孝儒指挥三军,外族必定攻破大明防线,大明土地必定生灵涂炭。   最后很可能会演变成五胡乱华,饥行遍野,食不果腹,血尸满地的场景。   他朱允炆虽然身为穿越众,不是这个朝代的人,但是穿越前是军人。   对于那份爱国的情怀永远不变。   一直以自己是位中国人,汉族感到自豪。   也就决不允许外族践踏我汉人的江山土地半步。   所以当务之急应该是找人替换掉方孝儒,方大聪明。   就算阵前换帅是大忌也得换,毕竟再让方孝儒这么打下去,大明亡已。   “嗯,两位爱卿说的对,那么除了齐大人之外,两位爱卿还有其他好的人选没有?”   齐泰扭头看了眼黄子澄。   两人心里心知肚明,现在可能跟自己猜的差不多。   朱允炆想保住方孝儒。   当然,齐泰已经试过一次让自己替换方孝儒。   结果挨打了。   显然陛下是看不上自己。   也就为了不让自己被打的更惨,咬着牙讲道:“陛下!要不然就让黄学士去前线辅佐方学士。”   3天之守国门。   黄子澄难以置信的瞪大眼睛,看向边上的齐泰。   他有几分本事,他自己可太清楚了。   和那位自信到赛似诸葛孔明的方孝儒不同。   黄子澄有点自知之明。   现在就连方孝儒都不行,自己上去能干什么?   搬砖估计都费劲,更别说率兵打仗,持剑砍人这等要命的大事。   至于朱允炆听了齐泰的话,站起来直接给了齐泰一大嘴巴子。   这齐泰果然脑子有问题,这大聪明绝对没辜负了他的美名。   当下时局,你齐泰身为兵部尚书,打仗总比他黄子澄一位学士厉害吧?   你兵部尚书都不行了!还让他一个读书人去领兵?   你脑子里怕是装了大粪!   “陛下…”黄子澄见到齐泰又挨打,跪在边上心里更慌了。   这陛下到底几个意思?   你说事就说事。   现在没事就虐待我跟齐泰干什么?   难道是我跟齐泰的个人分量都还不够?   “不行!你们两个都不行,得让其他人来。”朱允炆没好气的讲道。   黄子澄心里一惊!   果然,是自己两个人的份量不够。   陛下还想再拉其他人下水。   可拉谁好呢?   现在看朱允炆的态度,应该是想打胜战。   所以朝廷里那群跟自己一样,靠嘴皮子打仗的文臣肯定不行,得全部排除在外。   缩小范围也就剩下那群武将。   可是这群武将里谁最厉害?谁最有领兵的才能?还能对自己威胁最小?谁最后打赢了还能替方孝儒说话,保住方孝儒?   黄子澄因为过度紧张,暂时还想不到。   反观朱允炆,好似早就看穿了黄子澄的想法。   上去就是一嘴巴子,扇的黄子澄龇牙咧嘴。   “朕告诉你们!这次要是还继续输下去,你们两个都得给我死!天王老子都保不住你们。”   朱允炆很生气。   这都快要亡国了。   这两人还在这里磨磨叽叽的!   难道是觉得这个国家没了?你们还能有当下的地位不成?   至于齐泰,在见到黄子澄被打后,也顾不得保不保方孝儒,先保住自己才最重要,也就立马想到了一个人。   “陛下,臣觉得宋忠,宋大人可行。”   “不行!宋大人身为锦衣卫指挥使,咱京城的护卫还需要宋大人保护,以臣看,李景隆李大人最为合适!”黄子澄立马回过头来有些着急的说道。   虽然宋忠能领兵,但是在他黄子澄看来,身为太祖留给朱允炆的重臣李景隆更加合适,跟自己的关系更是不错。   再加上李景隆的领兵才能也还行。   当下就应该重用李景隆。   “李景隆?”朱允炆人听傻了。   不说这李景隆,朱允炆自己还想不起来。   现在黄子澄一提到李景隆,就不得不说这位大明战神之一,还是将门之后的皇亲国戚李景隆。   在兵力优势于燕王朱棣的情况下,被打的兵败而归。   要不是占着皇亲国戚的身份,估计早就被拖出去砍了头。   至于后世说这人有领兵才华,对此朱允炆不敢赌。   当下如果走错就是国破家亡。   他可以对自己不负责,但是绝对不允许对这个国家,对整个民族不负责。   所以!朱允炆再次给了黄子澄一巴掌。   黄子澄被扇的有些懵。   回想起过去的朱允炆。   那可是对自己客客气气的。   从来不对自己动手,永远都是礼贤下士的态度。   可现在怎么生了一场病,就变性了?   不但对自己轻则动手,重也动手,完全像是变了个人一样。   “你还我过去的陛下!”黄子澄在心里呐喊着。   朱允炆可没空理会黄子澄。   重新坐好后,继续寻思起了人选。   当下大明王朝最能打的是谁?   那肯定是自己的叔叔朱棣。   要不是历史稍稍发生了改变。   北方的外族快速统一,并且入侵大明。   当下估摸着朱棣已经在造反的路上,随时准备把自己赶下皇位。   “你们说我四叔燕王朱棣怎么样?”   “!!!”齐泰跟黄子澄同时一惊。   实在没想到朱允炆会说出这个名字。   就算历史发生了改变,但是两人依旧是想着要削藩的。   现在如果重用朱棣,等他拿了更多的军功。   日后削藩怎么办?   会不会有更多的将士投靠朱棣?   到时候镇压不住,朱棣造反了怎么办?   “不可啊陛下!绝对不能去让燕王领兵!”齐泰率先喊了出来。   黄子澄在边上细细想了会:“陛下,臣听闻燕王最近好像惹上了邪祟之物,精神变得不正常,就算当下去恳求燕王领兵,恐怕燕王也是无能为力。”   “邪祟之物?精神不正常?”朱允炆想到了什么。   还记得没穿越前,历史上记载。   燕王朱棣,为了偷偷造反,减少朱允炆对他的怀疑,就曾今有过装疯卖傻一说。   现在给自己来这一出,难道说他燕王早就猜到朱允炆可能会恳求他?让他出兵镇压北方外族?   还是说这位燕王另外有所图,在图谋更大的东西?   “不可能,燕王不可能这么傻,这明明是一件对他有利的事,他不可能装疯卖傻。”朱允炆摇了摇脑袋。   继续深思了片刻。   好似猜到了什么。   如果朱棣是在等外族攻破长城防线,进入中原地带。   他再以天神之姿,领兵大破贼寇,会不会比他守住关口,打赢这次战役更能让天下人知晓他朱棣?   更能让原先的朱允炆不敢动他?   甚至如果威望足够,他还能以靖难的借口,提前起兵入主京城,干掉原先在前线指挥失利的方孝儒,然后再以奇怪的借口弄死自己!提前让他当皇帝?   “嘶…”朱允炆倒吸一口凉气。   他确实想在打退外族入侵以后退位没错。   但是还不想死。   这好不容易重生一会,要是还没干什么,或者爽一下,就莫名其妙的死了,也不知道下辈子会投胎到哪里去。   再加上他绝对不能让外族攻破防线。   毕竟他还是不敢赌。   如果外族突破了大明将士们的防线,他朱棣没守住怎么办?   提前迎接满清政权?   开什么玩笑,我大明就这么不堪一击?   “不行,看样子我这四叔依旧很让人不放心。”朱允炆否定了自己原先的想法。   思来想去,好像只剩下一条路。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4朕要带着大聪明去送死?   “陛下说什么?”齐泰以为自己听错了,再问了一句。   毕竟朱允炆在众人的印象里很弱。   武力值太弱了。   怎么可能会想着亲自上战场。   “朕说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朱允炆这次的音调提高了不少。   当下!他不得不这么做。   四叔燕王朱棣靠不住。   早先跟随太祖打天下的优秀将领们,自从自己的老爹朱标去世以后,都被杀疯了的太祖朱元璋连根拔起,剩下的这批人好像真没一个拿得出手的。   至于其他叔叔、藩王。   估摸着都抱着跟朱棣同样的想法。   就怕到时候在前线立了功,自己这个大侄子翻脸不认人,回头就给人家砍了,抄家,削藩。   “陛下不可啊!你乃万金之躯,怎么能去那种地方!”黄子澄大声劝道。   他是真心不想让朱允炆去前线。   毕竟那地方战火连天。   万一一个闹不好,朱允炆这柔弱的身体,还真就得死在前线。   之后他们这些臣子该怎么办?   万一藩王借机这个时候起义了怎么办?   这好不容易见到活着的朱允炆,可不能让他再死过去。   “都别说了,朕意已决,朕要去前线,谁要是敢拦着,朕诛他满门,十族!”朱允炆大声讲道。   他去前线,除了要守住国门之外,还有一点自己的小心思。   如果自己这次在前线遇上点小麻烦。   受个小伤什么的,自己这个当皇帝的是不是就需要好生休养一下?   在修养的这段时间,他完全可以让那些叔叔们干点事。   就好比朱棣…   呸!   好比其他个叔叔们,但凡在这时候,见到自己受伤,子嗣年幼,都应该有点小心思吧?   到时候自己再看看谁最强,在不霍乱中原的情况下,以自己有伤不能治理国家,子嗣年幼为由的前提下,直接传位给这位叔叔或者藩王。   即不会让天下大乱,也不会有人觉得有什么不妥。   至于我朱允炆。   在退位之后成功完成了系统的任务,正式成为一位拥有系统的穿越众,高兴了可以为国效力,不高兴了还能享清福,得永生岂不美哉。   “不愧是我!”朱允炆越想心里越高兴。   这天子守国门守定了。   至于齐泰跟黄子澄?   你们不是不想让朕去吗?   你们不是怕朕战死杀场吗?   那你们就跟朕一起去。   到时候如果你们死在战场上。   我朱允炆也算是为大明王朝除害。   “陛下…真的不可啊…”齐泰冒死谏言。   黄子澄在边上吓的有些不敢说话。   总感觉如果自己说话了,朱允炆还会给自己一巴掌。   自己这脸自从见了朱允炆以后,就一直疼的厉害,就算现在跪着不动,脸上依旧火辣辣的疼。   难受!委屈!想哭!但是不敢。   “啪!”朱允炆反手给了齐泰一巴掌。   黄子澄心里侥幸的想着,辛亏自己没出言。   “啪…”朱允炆反手也给了黄子澄一巴掌。   毕竟这两人都是人杰。   打了齐泰不打你黄子澄,后人会怎么评价我朱允炆?   说我偏袒你黄子澄?只打齐泰这大聪明,不打你黄子澄大聪明?   办不到,一点都办不到。   “皇上!臣真的知道错了,求求陛下别再打臣了。”黄子澄这次委屈坏了。   自己都已经没说话,你朱允炆就不能当个人吗?   没看见我都快成猪头了吗?还打?疼不在你身上是吧?   “行,那我不打你了。”朱允炆回身坐下。   齐秦咬着牙还想说话。   黄子澄也顾不得多年友谊,赶忙喊道:“臣同意陛下御驾亲征!”   “不行…我…”   “滚吧你。”黄子澄不知道哪来的勇气,起身就是给齐泰一脚,踹的他整个人侧翻了过去。   齐泰眼见黄子澄敢跟自己动手,先是看了眼朱允炆,在得到朱允炆的眼神许可过后,也是撸起袖子要干架。   双方很快就在朱允炆面前掐了起来。   朱允炆很淡定的朝着外面走去。   太监见到朱允炆出来,偷摸的瞅了眼里面,没多嘴。   朱允炆站在乾清宫外。   当下是秋季,院子里的有很多的落叶,个别太监拿着扫帚在院子里清扫。   秋风拂过,有些冷但是也是秋收的好时节。   来年百姓们能不能吃饱饭,能不能有粮食过冬,都得靠当下的粮食生产多少而定。   这个时候要是放外族进中原,打仗可能死不了多少人,但是冬季会冻死,饿死很多人。   这是朱允炆不想看见的。   只是此刻朱允炆依旧有些恍惚。   莫名其妙的穿越了。   莫名其妙的成为了史上最年轻的皇帝。   只是这皇帝好像比历史上的更难当。   当下大明王朝内忧外患。   而我朱允炆身边,除了齐泰跟黄子澄这两个大聪明之外,还真找不到谁可以重用。   “陛下。”过了许久,齐泰跟黄子澄出来了。   看两人的样子,应该是齐泰打赢了。   毕竟黄子澄站在那里有些不敢说话的样子,应该是认怂。   “朕打算带你们两个一起上战场。”朱允炆没有问两人掐架的事,直接明说。   我朱允炆不但要自己去前线,还要带着你们两个大聪明一起去。   就问你们怕不怕!   “我…”黄子澄略显犹豫。   边上的齐泰呵斥道:“怎么?平时见你对陛下说自己有多么多么忠心,现在到了我大明王朝需要你的时候,你打退堂鼓了?”   黄子澄回头瞪了眼齐泰。   他黄子澄倒不是怕跟随陛下上战场。   只是怕这大后方如果自己这些人都出去了,其他藩王会不会借此夺取应天城,拥兵称帝。   “陛下,臣倒不是怕跟陛下去打仗,而是怕某些人,趁机对陛下的皇位行不轨之事。”   “哈哈哈…”朱允炆笑了。   这黄子澄虽然被后世人称之为大聪明,对自己倒是很忠心,在这种时候还想着自己这个皇位的事情。   当然了,他朱允炆怕人谋反?   当然不怕。   巴不得有人谋反。   最好还是位实力强劲的藩王。   只要占了南京城,还能让其他藩王服软。   等他朱允炆平定了外族回了第一个投降,第一个为这位藩王摇旗呐喊。   “陛下,黄学士说的不无道理,要不然让臣跟黄学士一起增援方学士,陛下守在南京城等待好消息如何?”齐泰借机劝道。   “啪…”朱允炆毫不犹豫,给了齐泰一巴掌。   这齐泰嘴怎么能这么硬!   没看见人家黄子澄,被自己打几下,就学乖了很多吗?   你齐泰就不能学着点人家黄子澄?   之前忘记朱允炆是怎么被方孝儒气死的了?   还敢让我在后方等你们的好消息,你恐怕是想我再被气死一次。   “陛下我错了!”黄子澄这次眼见曹魏看向自己,直接就跪下了。   只因这巴掌太疼了。   朱允炆这次倒是没想打他。   只是宽慰的讲道:“朕的南京城由朕的子民来守护,朕不相信朕的那些叔叔,在朕抵御外族的时候会造反!”   “这…”黄子澄不知道该怎么劝。   现在朱允炆已经算是下定了决心要御驾亲征。   如果自己还在一味的说有人要造反,算不算破坏陛下跟那些藩王亲戚们的关系?   还是说陛下之所以说这话,就是讲给那些藩王听的?   意思是说他朱允炆这是在为民族,为大明王朝去的前线,你们这些藩王不帮忙也就算了,谁要是敢在这个时候造反,那就是大不敬。   毕竟朱元璋才过世不久。   他之前为朱允炆的铺垫还在。   当下这群藩王听了朱允炆这话,多多少少会注意一点,不敢太明目张胆。   “高,陛下这招实在太高了,我必须要帮陛下把这话传出去。”   5我是朱家人。   “好了,朕意已决,明日早朝,朕就要宣布御驾亲征,天子守国门,希望两位爱卿到时候在朝堂之上,可千万不要乱说。”朱允炆脸上闪过一丝杀念。   这是战场上遗留下来的后遗症。   面对敌人,除了弄死他,没有任何其他想法。   “臣明…明白。”黄子澄很害怕。   “好了,都回去准备吧。”朱允炆转身回了宫殿。   黄子澄跟齐泰对视了眼,离开了皇宫。   “齐兄,你有没有感觉皇上他,自从病了以后,好像跟从前有些不一样?”黄子澄询问道。   他感觉现在朱允炆是假的。   怎么可能有人在病一场以后,就性格大变。   就像是变了一个人一样?   “黄兄这话可不能乱说,就算你跟我是皇上的近臣,也不能乱说这样的胡话。”齐泰朝后退了半步,四处张望,就怕黄子澄的话被谁听见。   到时候告到朱允炆那里去,连累了自己。   “齐兄就你这胆子!能吃上四菜一汤不?”黄子澄嘲讽道。   齐泰听这话,感觉黄子澄在嘲讽自己。   举起拳头就要干他。   黄子澄怒斥了句“有辱斯文!”,转身就跑。   齐泰不屑的一笑,回了自己的府邸。   反观此刻的朱允炆。   遇上了人生大敌之一。   朱允炆幕后的女人。   也是朱允炆的生母,朱标的妻子,大明王朝的第一位皇太后。   吕氏。   “陛下,哀家听闻你要御驾亲征,是不是真的?”吕氏坐在朱允炆的床边上问道。   朱允炆看着这位自己这一世的母亲。   上一世他不是孤儿,但是因为常年在外为国家做贡献,很少能够体会到母爱。   此刻在吕氏身上他感觉到了。   根据原先朱允炆的记忆。   这吕氏对朱允炆是真的好。   放在后世,就差把妈宝男这个名号扣在朱允炆头上。   “母…母后…”朱允炆叫的有些不利索,主要是有些生分,而且这吕氏还很年轻。   放在后世,不能算老,反而到了盛开过后,让人怜惜的年纪。   “跟哀家说说,为什么要御驾亲征?”吕氏问道。   在她看来,朱允炆御驾亲征非常奇怪。   以自家朱允炆这胆小的性子,怎么可能会选择御驾亲征?   肯定是有人在背后蛊惑。   难道是黄子澄?还是齐秦?   齐秦的可能性很大。   黄子澄?算了吧,儒生,懦弱的很。   “母后,朕要御驾亲征是要做给天下人看,国家大难之际,是朕选错了人,让方孝儒这个儒生统帅三军,导致大军连连败退,所以需要朕去挽回自己的颜面,不能让天下人小看了朕。”对于吕氏,朱允炆选择说谎。   这人是自己的生母。   他不想让母亲担心。   所以不可能把内心的真实想法说出来。   毕竟天底下没有哪个母亲,真的愿意看着自己一手放在手心捧着长大的孩子,去战场上跟那群豺狼虎豹拼个你死我活。   “陛下长大了。”吕氏没想到朱允炆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只感觉这个曾经懦弱的孩子好像不再懦弱了。   生为他的母亲,他很高兴。   至少这人有了独当一面的勇气。   可她依旧不希望朱允炆上战场。   宁愿看着他一直懦弱下去,也不愿意白发人送黑发人。   “但是哀家依旧不同意陛下御驾亲征。”   “朕意已决,还请母后不要阻拦。”朱允炆站了起来,又开始了那套大明王朝当下,我朱允炆最大的派头。   吕氏没说话,沉默了。   朱允炆实在有些不忍心,回头握着吕氏的手,讲道:“母后,我向你保证,我现在就算上了战场也是有能力保护自己的,不信你跟我去外面看,我也是朱家的子孙,我也能够舞刀弄枪。”   吕氏听完,根本不信。   这孩子是她看着长大的。   从小就不喜欢舞刀弄枪,爱读书。   更别说武功了得。   估计让他出去跑个一千米都得气喘吁吁。   “好了,别闹了,陛下这病刚好,先养身子。”   “母后你还真别不信,我现在真是高手!”朱允炆作势,就要朝着外面走去。   吕氏无奈的摇了摇头,跟着朱允炆来到坤宁宫外。   朱允炆让小太监拿来一把普通的长枪。   如果是之前的朱允炆,那身子骨,是真的不可能舞得动这长枪。   但是当下的朱允炆不同。   在使用了系统赠送的体质加强健身包以后。   原先只有30的体质一下子来到了60点。   后期还能无限期成长。   再加上前世当兵时期,跟某个行家学过一段时期的枪法,虽然算不上出生入化,人枪合一。   但是至少不算个菜鸟,有了安身立命的本钱。   “母后看好了!”朱允炆大吼了声,开始舞枪。   吕氏越看越心惊,表情却没什么变化,只是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这还是自家弱不经风的朱允炆吗?   这枪法,虽然看起来抵不上当初的朱元璋时期的某些大将,可对比一些小将已经不遑多让。   “怎么样母后?朕没骗你吧。”朱允炆舞完枪,把枪一甩,丢给了不远处的小太监,一脸笑盈盈的走向吕氏。   吕氏看着满头大汗的朱允炆,有些心疼的取出手帕,为他擦汗的同时,问道:“陛下真的要去?没有回旋的余地了?”   “母后放心,我答应你的,会活着回来,就一定会活着回来。”朱允炆讲道。   “嗯,那哀家相信你。”吕氏没有再反对下去。   毕竟现在他朱允炆是皇帝。   就算自己是他的生母又如何?   难道他这个皇帝就不要面子?   被自己这么一味的不同意,以后在那些大臣面前哪来的威严可言?   “谢谢母后。”朱允炆跟吕氏回了屋檐下。   一起共进晚餐过后,更尴尬的事来了。   朱允炆的唯一皇后马氏来到乾清宫。   看样子是想要睡朱允炆。   朱允炆很紧张,毕竟第一次睡皇后。   但是在对方的引导下,很快干完了该干的事。   直到次日早朝。   才被太监唤醒,让马氏跟几个水嫩的小宫女替自己换上了金灿灿的龙袍,这才走向了金銮殿。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一出现,皇座下的百官群臣齐声呐喊。   朱允炆扫视了眼,目测人数在两百人左右。   “这就是大明王朝的底蕴吗?”   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