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朱元璋畅想美好未来的时候,朱权已经在心底里做出决定了。 【不能见这俩货。】 【绑架我那货心眼不大,要知道他的狗头军师来见过我,估计将来就不好跟他和平相处了。】 【至于黄子澄,呵呵……废物一个,见他干啥?传染我怎么办?】 【我是咸鱼,可不是垃圾!】 朱权的这次心声,在老朱看来信息量很大。 黄子澄他知道,太常寺卿,他洪武十七年的探花,也算是名大才了。 老朱是有重用他的心思的。 可听权儿这意思,黄子澄不行啊! 再一想道衍和尚。 权儿说,道衍和尚是绑架他那人的狗头军师。 而老朱记得,道衍和尚是洪武十五年,马皇后病逝后,他给燕王朱棣分发的高僧。 难道说……? 标儿若死,朕死后将大明江山传位于允炆。 那个历经四年造反,将允炆撵出海外的永乐皇帝,就是朕的四儿子朱棣? 不能吧? 朱元璋脸色阴晴不定了起来。 就在这时候,躺在院中摇椅上的朱权,再次得到禀告。 【他们还给我带了礼物?我瞅瞅都是啥。】 【呵呵,这黄子澄真俗气,就拿些黄白之物,我是宁王,缺你这点啊!】 【这道衍和尚还是老一套,送我一顶白帽子。】 【切!老朱还没死,送我孝帽子干啥?咒老朱死吗?】 嘶—— 朱权没将“王上加白是个皇字”的典故说出。 但朱元璋不傻,他瞬间就想到了道衍和尚这话里的玄机。 混账! 朕的儿子们就是被你们这些包藏祸心的人给带坏的! 老朱怒气冲冲,从书房走回后院,叫住了即将离去的门房。 “权儿,有人拜访你,你就让他们进来嘛?” 朱元璋保持微笑,看不出丝毫烟火气。 但他心中,却已经给道衍和尚判了死刑。 乱我天家纲常之贼,死不足惜! “这……” 门房迟疑在原地,畏缩地看一眼朱权。 这位宁王殿下才是他们的主子,会给他们发钱,还会给他们做好吃的。 可老朱是皇帝,他发话又不能不听。 门房左右为难之际,朱权挥挥手,示意他照老朱说的做。 “哎……小的这就去请两位客人过来。” 门房笑着点头离开,朱元璋则迎来了朱权的吐槽心声。 【知不知道这什么地方啊?死老朱、臭老朱,在我地盘能不能尊重点我这个主人啊?】 【算了算了,老朱就这样人。从小抢人地盘发家的,让他尊重地主,开玩笑呢吧?】 【真期待啊……一会儿道衍和尚见老朱在我这,会啥表情啊?】 【那黄子澄过来送礼,被反贪第一人老朱撞见,他那些黄白之物该作何解释呢?】 【嘿嘿嘿……】 朱权魔性的笑声回荡在老朱脑中,听的老朱脑子眼疼。 可这位劳模皇帝依然警惕。 黄子澄,一位太常寺卿而已。 朕发给他的钱粮应该刚够他一家老小吃才对,怎么还有余钱过来送礼? 看来朕还是太大方了啊! 至于那个道衍和尚,在老朱眼中已经是个死人了。 宁王府门外。 已经被拒绝过一次的两人,一个来回走动脸色难看,一个双掌合十闭目垂首默念。 嘎吱声里,暗红色的府门打开,门房请两人进去。 “多谢先生。” 黄子澄向门房致谢,悄然将二钱银子塞到门房袖中。 道衍和尚走过门房身边的时候,只是唱诵一声佛号。 “穷和尚,买命钱都不交。”门房低声骂了句,道衍和尚恍若未闻。 他学贯古今、精研佛道,一身的本事,用给你个小门房交买命钱? 我姚广孝的命,由我不由天! 而当两人出现在后院,看到摇椅旁站的那位高大雄奇的人物。 黄子澄扑通一声就跪了。 强忍着,道衍和尚没在第一时间下跪。 他低头唱诵佛号:“阿弥陀佛!” 他忽然发现:我命由我不由天这句话,在老朱面前就是个笑话。 当朱元璋望向他的时候,道衍和尚再也坚持不住。 他学着黄子澄,扑通一声跪地行礼。 “贫僧道衍,见过陛下!” 【这货真怂啊!】 【不是说道衍和尚很机智的吗?足智多谋、运筹帷幄,上辈子绑架我造反那主意就他出的。】 【见了老朱你喊师兄啊……都是和尚出身,套个近乎好说话啊!】 【至于黄子澄,你脸色怎么白了啊?呵呵呵……】 老朱听见朱权的笑声,整个人都不好了。 可他又不能申斥这小子,人在心底里笑,你能咋说? 万一暴露了能偷听他心声的秘密,以后都没这么好玩的事了。 朱元璋强忍着极度不适,威严开口。 “道衍和尚,朕也曾是出家人,你我以师兄弟相称即可。” 他这是麻痹对手。 目的是让道衍和尚放松警惕,然后犯错,最后被他有理有据地杀掉。 想杀人,得找由头。 这是老朱做事的习惯。 没曾想,道衍和尚知道他有这习惯,时刻保持警惕。 “陛下乃九五之尊,贫僧一介草民,怎敢妄攀交情。” “阿弥陀佛……” 道衍和尚跪坐在地上,双掌合十,低头高唱佛号。 虽然他也是大明朝廷的在编人员,但没有官身,只能自称草民。 这样的说话方式,还算妥当。 朱元璋抓不到把柄,皱眉不快。 柿子先挑软的捏吧…… 老朱在心底里叹口气,威严俯视几乎趴在地上的黄子澄。 “你来宁王府上为何啊?黄卿——” 听着朱元璋那宛如喊“小宝贝”般的口气,黄子澄很意外。 陛下对我印象很不错呢! 黄子澄误判了老朱的态度,反应自然出人意料。 “陛下,臣来宁王府,是想请宁王殿下自请辞掉全柱国一职的。” 口吻强硬,语气坚决。 黄子澄重重叩头,像是在死谏。 如果不是在场三人都知道黄子澄是啥人,都会被他这个表现欺骗。 【装的还真像啊!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多忠于太子府呢!】 【我可知道你其实是造反那货的高级间谍。】 【虽然历史上没有记载,你也用你们家成百上千条人命证明了你的气节。】 【但你瞒不住我的眼睛。】 【你多次给朱允炆那个废物提的建议,是导致靖难造反成功的直接原因。】 朱权的这次心声,罕见的语气冷冽。 老朱甚至觉得,那话语里带有杀气。 朱元璋侧目,看着那躺在摇椅上优哉游哉的十五岁少年。 难得这个吃货竟有如此一面。 是了,权儿是个有勇有谋的。 朱元璋欣慰一笑,怎么看怎么觉得这个儿子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