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这是啥毛病?人都听困了,他还在那摆出一副‘放马过来’的鬼样子。】 【他不是在等人提问吧?】 【很像啊!】 【有些自封的优秀讲师,最喜欢这样了。】 【胡说八道后,让人提问,安排学生涌上讲台,造成一种求知若渴的假象。】 【这老朱行啊……无师自通,已经具备江湖骗子的所有特质了。】 【不当皇帝当讲师,也能混出个人模样,一代宗师啊!】 啥? 江湖骗子。。。 还讲师! 还等人提问? 朕用专程安排人嘛? 给大家个机会,全大明百姓都巴望着和朕说句话呢好吧? 不当皇帝,混江湖? 那大明江山怎么办? 朕不能任性,不能置大明百姓于不顾啊! 老朱在心底里抖着手,一脸悲天悯人。 但他还没忘,刚才自己一番真知灼见后,有人看不起他,有人昏昏欲睡。 呵呵…… 权儿朕不能拿他怎样,你们嘛……? 朱元璋捏着下巴,眼神闪烁。 他看黄子澄、方孝孺、齐泰、道衍和尚、蒋瓛、蓝玉的目光,跟屠户看褪毛猪似得。 只考虑怎么下刀,不考虑猪猪们的心理感受。 蒋瓛和蓝玉不说,俩人是武将,神经大条,感受不到。 以道衍和尚为首,黄子澄、方孝孺、齐泰,四个人浑身汗毛炸立。 他们都有种被山林之王——老虎盯上的感觉,毛骨悚然,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陛下所言甚是,臣听闻后如醍醐灌顶,眼前豁然开朗。” “以往处理政务时许多不甚明了的地方,经陛下如此一提点,豁然贯通,臣全都明白了啊!” “谢陛下指点!” 最先反应过来的,是已经觉醒了马屁之魂的太常寺卿黄子澄。 一阵马屁三联,配合上躬身下拜的动作,以及如沐春风的表情。 他已经简在帝心了。 “嗯,你能学到就好。” 朱元璋矜持笑着,勉励般拍拍黄子澄肩膀,满眼鼓励。 【我尼玛!这俩人真虚伪啊!】 【一个吹,一个捧,真敢说啊!】 【黄子澄这货,马屁功夫已臻至化境。】 【老朱的脸皮,也是城墙般厚啊!】 【比不了比不了,都是人才啊!】 这次的朱权心声,听的老朱老脸通红。 权儿那最后一句,讽刺谁呢啊? 啊…… 就问你讽刺谁呢啊? 气咻咻地呼吸,眼神音质地望来。 也就是不能暴露朕能偷听你心声的秘密。 也就是朕涵养高。 不然,哼哼! 朱元璋在心底里比拳头,现实中,他咬牙切齿。 黄子澄缩了缩脖子,不敢继续露脸。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拍马屁可以,别捋虎须啊! 他是明白这道理,有人不懂啊! 比如方孝孺,他身为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全力发扬自己的优秀品质。 站出来拱手说:“陛下,臣以为您的比喻,不甚恰当。” 砰! 老朱脑门十字青筋蹦现。 嘎吱吱…… 老朱紧咬牙关,双拳紧握。 呼……呼……呼! 老朱大口呼吸,竭力控制,不让自己打人。 世界如此美妙,朕不能太狂躁,那样不好,那样真的不太好。 本着做一位仁君的目标,抱着怀柔天下的宽宏大量。 老朱露出了慈父般的笑容,勉强一笑说:“方爱卿直说便是,朕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谢陛下宽仁。” 方孝孺执礼甚恭。 但他说的话,每一句都像是刀子,狠狠地攮在老朱心头。 “一个朝廷是否僵化,朝局是否过度活跃,看的不是丞相,看的是君尚,是陛下您啊!” “陛下把丞相比喻成五脏里的肺,臣亦以为不妥。” “与其说丞相为司呼吸、调制节的肺,不如说他是君主手上的一把伞。” “打开,能为君尚遮风挡雨;合上,能为君尚藏锋纳剑。” “陛下,而您想要的新的制度,就是这个吧?一切,都为君尚所用,不逾矩。” 【漂亮!】 【到位。】 【几句话点破了老朱的遮羞布。】 【说一千,道一万,你老朱不就是想要个能遮风挡雨,能替你杀人的顶缸的人嘛?】 真,朕真没这样想啊! 可被你们这么一说,好像是哈。。。 老朱摩挲着下巴,眼睛里光影幻灭。 如果能有这样一个或几个人,帮朕处理政务,帮朕保境安民,帮朕杀人,帮朕藏锋…… 想想就觉得爽啊! 好名声是朕的。 有功劳是朕的。 黑锅你来背。 脏活累活你们来干。 完美啊! 朱元璋脸上笑容绽放,眉峰舒展。 再看方孝孺的眼神,也没有听他说话时那么难看了。 这不对啊! 贫僧说的那么鞭辟入里,皇上惊疑不定;这货说的那么咄咄逼人,皇上他怎么…… 道衍和尚很纳闷。 他怎么知道,老朱除了听他们说的外,还会听朱权的心声。 道衍和尚和方孝孺说的话,朱权听后的反应不同。 朱权在心底里嘀咕的心声自然天差地别。 朱元璋结合朱权的心声而有的表现,更是差别巨大。 就这样,道衍和尚感觉自己委屈了。 “陛下,方大人说的固然有道理,但如何具体实施,怎么为陛下打造一把伞呢?” 这就是吹号角,发起反攻了。 道衍和尚攥拳,在心中冷笑说:方孝孺,你我一较长短! “这有何难?” 方孝孺赢了一局,像是打了鸡血,抖擞精神站出来。 他先朝朱元璋行了一礼,而后面对道衍和尚侃侃而谈。 “首先,在现有的六部、三法司、科道言官组成的体质外,再设一机构。” “此机构要具备中书舍人的作用,行上行下达之责。” “此机构却也要有综合处理朝务的能力。” “换句话说,六部三法司,专精而不博。” “而新设的这一机构,要纵览全局,有战略统筹能力。” “唯一要注意的,就是只许此机构统筹,不许此机构插手具体执行。” “监督执行的权利与责任,还要是科道言官的。” 【这尼玛!直接把理想中的内阁全责,定义下来了啊!】 【方孝孺,才学、眼光,果然对得起真正历史上,老朱对他的器重。】 【和他比,道衍和尚似乎没有简在帝心啊!】 【这可能就是道衍和尚报国无门,选择造反,曲线救国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