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权的心声,简直大逆不道! 但老朱已经听习惯了。 呵呵,权儿啊! 朕已经老了,这些事肯定要你做的啦! 朱元璋见眼神不好使,赶忙拿言语催促朱权:“权儿啊,这些老大人们觉得咱们俩这两张图都不尽不实,你跟他们辩论辩论,朕反正就是个梦,成不成的不打紧,你那造船厂都干上了,要给否了,这乐子可就大了!” 老朱摆出了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 甚至,他那话,听在朱权耳中,甚至有种幸灾乐祸的意味。 【好你个老朱,这是掐准劳资的脉了是吧?】 【觉得劳资非得征服四海,觉得劳资造船厂都办了是不是?】 【行,劳资忍了!】 【不就是摆平这些科道官员嘛?不就是告诉他们应该睁眼看世界嘛?】 【正好劳资想活动活动筋骨了,正好劳资让你老朱看看,劳资不只是会躺平睡好。】 【劳资今天告诉所有人:劳资之所以不想动,就怕你们完全招架不住!】 朱权的这波心声,是自带咬牙切齿背景音的。 朱元璋全当没听见,笑呵呵地,拭目以待。 科道言官们,一个个清着嗓子,摩拳擦掌。 他们准备告诉朱权这位当今圣上:比嘴炮,他们真的是最强王者! “扶朕下来!” 朱权抬起胳膊,左右两位红裙美婢上前,搀扶着他走下摇篮。 冯胜、汤和、周德兴,三只老狐狸瞳孔一缩。 刚才朱权用的自称是“朕”不是“孤”,这是准备以当今圣上的身份出来跟科道言官们交锋啊! 别忘了,现在还没回到南京城,老朱还没真正现身回朝。 现在,朱权还是合法的皇帝,老朱还是已经注销身份信息的黑户。 不只是三只老狐狸,察觉了朱权自称上的变化。 六部九卿的老大人们,以及朱元璋,都察觉到了朱权的异常。 朱权很少走下摇篮,他出场时给人的印象,一直以来都是躺在摇篮里的。 这时候,他站到了地上。 众人这才发现,朱权身高一点不比老朱矮。 而且,朱权身材消瘦,面容俊朗,特别是那双剑眉星目,简直能帅出天际! “诸位,你们是觉得朕与父皇都在骗你们是吧?” 朱权开口了,一张嘴,就是一顶忤逆不孝的大帽子扣了下来。 “臣等不敢!” 六部九卿老大人带头,摁着科道言官们的头,赶忙跪下请罪。 风闻奏事的却是科道言官们的特权。 但在古代,什么特权能大过皇权? 还是一次性冒犯俩皇上! 六部九卿老大人们觉得,他们不给摁着点,这些科道言官都得死! “你们有啥不敢的啊?” 朱权冷笑,抱臂岔腿,满脸嘲弄。 老朱见状,皱了皱眉。 这权儿,不会只是以势压人吧? 那也太没技术含量,太弱了点! 只是,朱元璋这种撇嘴的情绪刚刚萌生,朱权就又开口了。 “你们不摆事实、讲道理,说否定就否定,你们有证据嘛?” “朕告诉你们,如果想要朕与父皇放弃海外,可以!” 朱权指着大海方向说:“给朕去海上转悠两圈,去一个死一个,朕就信大海危险!” “有一个活着回来的,朕就不信你们的鬼话!” 这…… 朱权那话,听的文武百官眉头直跳! 是人说的不? 死外头才能证明自己话的正确性。 可,只要有一个人,同去海上,活着归来。 那其他人的死,都白死! 这就太无赖了啊! 朱权说的话,两头堵,那特么的还咋跟你玩儿啊! 文官们感觉有被挑衅到! 以往,都是他们拿这样两头堵的话,限制皇权。 今天倒好,朱权用同样的招数对付他们。 这感觉,很憋屈,必须反击! “陛下,我等是科道言官,干的就是风闻奏事,捕风捉影的问题我们也有权上奏!” 一位科道言官站出来,抱拳拱手开启了反攻的号角! 有人带头,其他科道言官也像是嗅到血腥味的鲨鱼,红着眼睛站出来。 “陛下,我等是科道言官,不需要找到确凿的证据,但我们有权说海上危险!” 【这特麽的就有点无赖了啊!】 朱权表示:【兄弟,你比劳资还无赖!】 不过,朱权并没有直接拦下话头,他眼神鼓励,示意科道言官们继续站出来叨逼叨。 “陛下,如果连我们科道言官风闻奏事的权利都要剥夺,那直接把六科和御史台撤销吧!” 这位站出来的仁兄,特别理直气壮。 瞧他那高昂着的头颅,满脸正义感! 这是文官们擅长使用的一招! 以进为退。。。 有种就别让我们干了,直接让我们卷铺盖走人! 不敢的话,老老实实被我们贴脸输出! 一众文官这会儿都淡定了起来。 有人站出来做挑衅皇权的那个人,他们整个文官系统都会受益。 且不用承担任何风险。。。 毕竟嘛,你站出来那是你正义感爆棚,我们不如你,我们敬佩你了。 可同样的,得罪皇上,被杀头砍脖子,也别多说话,老老实实挨打等死! 我们心情好,会站出来替你说话求情的! 然而,这些幸灾乐祸的老大人,以及那位站出来以退为进的官员,谁都没有想到,朱权直接点头了。 “嗯,我觉得你们说的也对,其实风闻奏事这权利,确实是有点扯淡,朕的确有意将科道言官全体撤销!” 一石激起千层浪。 朱权这话,别说站出来以退为进那位科道言官没想到,六部九卿的老大人们,胡子都给拽下来了! 朱元璋也给吓坏了:权儿,别乱说话啊! 朕让你处理问题,没让你激化矛盾啊! 人家以退为进,你直接给人家一撸到底! 这,这也太绝了啊! 朱元璋这就准备开口,然而,朱权的话还并没有完。 “这是父皇没死透,如果父皇真的死透了,朕就准备大刀阔斧的改革!” 准备站出来呵斥朱权的朱元璋,来了个急刹车。 没敢出声! 老朱表示:权儿你先说,朕想听听,你到底咋办! 其他文武官员,原本也开始撸胳膊、挽袖子一起上,帮科道言官们说话。 可听朱权那意思,这是准备大刀阔斧改革,不只是牵扯到六科和御史台啊! “不错,朕的确是准备大刀阔斧地改革!” 朱权背着手,学着往日的老朱,祖龙气场全开。 那些站的笔直的科道言官,被朱权开祖龙气场的双目一看,瞬间像是被荒古猛兽盯住,吓得抖如筛糠。 “先暂时退下,朕会一个个地跟你们说!” 朱权一甩龙袍袖口,科道言官们如蒙大赦,跌跌撞撞地回到官员队伍,再不敢随便出头。 太可怕了啊! 朱元璋撇撇嘴:就会吓唬人,就会靠系统,有能耐说出来点厉害的! “朕觉得,如今的大明朝廷,从系统设置层面,就很多弊病!” “就比如这六部九卿吧……” 朱权看向三只老狐狸身侧,那几位白发苍苍的老大人。 冯胜、汤和、周德兴嗖的一声就闪开了,不想被误伤。 六部九卿老大人们,硬着头皮抱拳躬身问:“请圣上赐教!” “这个世界,是只有人事任命、工程项目、礼仪典制、户口银钱、刑狱治安、兵马城防这些事需要重点管理嘛?” “难道说,市士农工商、渔猎采集、放牧远洋、婚丧嫁娶……这些老百姓日常显而易见的事情,不需要你们这些高级知识分子操心了嘛?” “觉得自己饱读诗书,做的都是治国安邦的大事情!” “却不知道,凡是国家,牵扯到社稷,最重要的就是民心!” “只有把老百姓的事情办好了,帮他们操心解决一样样麻烦,这个国家、这个社稷才是真的稳固!” “而你们这些搞国家大事的,都该全归内阁管理。你们负责具体的执行,内阁负责全局统筹!” 朱权这番话,说的有理有据。 朱元璋听了,都忍不住频频点头。 六部九卿这些白发苍苍的老大人们,也不是听不懂。 这朱权的意思就一个:你们干的事儿太高逼格了,不接地气! 老百姓的事情才是更根本的事情,国家大事固然重要,但老百姓的问题更加重要! 这话,老大人们可以反驳。 但从一开始,他们就会将自己和老百姓们对立起来,不符合他们的儒门价值观。 岂不闻:民为重,君为轻,社稷次之! 亚圣的话讲的很明白:君主都没老百姓重要,你们口中的国家大事——社稷,更加不值一提! 这还咋反驳,乖乖低头战壕挨骂吧! 看到他们还算乖,朱权心中得意。 【瞧见没老朱,杀星皇帝,统治他们,不一定要靠暴力镇压!】 【嘴炮,只要占理,他们全都得蹲下爆头唱征服!】 老朱听了朱权这心声,很想伸出大拇指赞一句:权儿,你说得对! 朱权没有结束,刚才只是一个开始,暖暖场,让大家知道下他的战斗力。 【劳资可不是只知道靠系统奖励的祖龙龙威干事情的废物,劳资这脑子和嘴,那也是一等一的!】 【不接受反驳!】 朱权在脑中比了个gpg,而后背着手踱步,继续开口。 “刚才呢,朕说的是将六部归纳入内阁,一方统筹,一方执行。” “接下来呢,朕要说说朝廷里还少哪些真正能办事情的部门!” 朱权扫一眼三法司的几位老大人,嘴角勾起,冷然开口。 “科道言官,只具备风闻奏事的事情,这远远不能满足皇帝广开言路、百姓上达天听的职能!” “朕要射镖局,从京城到个府、县,都要射镖局!” 哗的一声,文武百官差点炸开! “要镖局那种老掉牙的东西干啥?又不需要护送商队做生意!” “有钱人家都自己会养护卫,何必需要朝廷做镖局呢!” “皇上这镖局,是不是和其他人理解的镖局,不是一回事啊!” “且消停点吧,老老实实听圣上说什么,咱们当臣子的听话照做即可!” 任由他们议论,朱权一点都不着急。 【劳资不是怕被和谐,部门名称咋能搞这么奇葩?】 【不过镖局这名字也行,清鞑子不是搞了俩华标嘛?】 【说是也是聆听老百姓心声的地方,具体哪个朝代率先搞出来的劳资不记得。】 【劳资就游览故宫的时候见到过,听人讲过一嘴,也不知道真的假的。】 【反正,现在劳资是皇帝,劳资想取啥名字,就取啥名字!】 【你奈我何!】 朱权的心声,让老朱哭笑不得。 他也没多说,且听朱权到底怎么搞这“镖局”! “这镖局吧,不是你们想的那样。” “朕要设的这镖局,是负责收纳老百姓反映问题的部门。” “不管啥事情,老百姓都可以去镖局反应。” “镖局的官吏,负责将他们的问题记录,呈送通政司。” “通政司要专门抽调官员,检查这些老百姓反应的问题。” “能联合内阁六部解决的,直接由通政司牵头,六部、内阁协同办理,直接帮老百姓解决最关切问题。” “如内阁、六部与通政司不能直接议论后解决,则可上呈皇帝,早朝时廷议解决!” “为防止通政司联合内阁、六部架空皇帝,司礼监要定期核查各地镖局送往通政司的扎子。” “凡发现超过半年未与解决,且未上廷议的,一查到底,绝不姑息!” 朱权这一番解释,最后说的杀气腾腾! 有关部门都听傻了! 这是直接增加了通政司、六部、内阁以及司礼监的工作量啊! 原本,大家都是专门服务皇帝的。 现在,还要服务那么多泥腿子。。。 这要老百姓丢只鸡、少条狗都给皇上写信,那咱们一天到晚不用干别的了,就盯着他们的肌啊狗啊的好了,什么国家大事,全都没人问了啊皇上! 众人一想,绝对不能这么办啊! 这么办,看似为老百姓考虑。 可官僚体系,彻底会被拖垮的啊! 六部九卿老大人们,刚想站出来反对。 朱权就又一次抢在他们前面,清清嗓子继续说。 “朕知道你们在想什么,无外乎是觉得国家大事会被耽误!” “军事外交,河道城防,税收银钱……很多事情都没人处理!” 朱权呲牙一笑,朝文武百官露出个瘆人的笑容。 老朱眉头一跳:权儿他不会是要…… “朕告诉过你们,朕是要对朝廷体质,整个大改!” “现有的官吏人员不够用,那就广开科举,多招录官吏!” “国库钱粮不够,没办法给那么多人发工资是吧?” “没关系,朕接下来会组织远洋,广开海上丝绸之路!” “到那时候,有的是吃不完的粮食和花不完的银钱,多少官吏朕都养得活!” “至于你们所说的,为了增补官吏数量,朕会降低科举门槛。” 朱权呵呵一笑:“确实如此,朕会按照你们的标准降低门槛!” “但实际上,朕会对各地县学、府学包括京城的国子监进行改革。” “朕要从只教儒家的东西,变成百家争鸣!” “朕要就朝廷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让他们学什么,而不是只学一些屠龙之术!” 朱权这次发言,就像是一块万吨巨石,轰然一声砸落,一石激起千层浪! “这是胡闹!陛下,你快管管殿下吧!” 有人聪明,直接不跟朱权玩儿了,想找老朱谈话。 “是啊陛下,殿下这些想法,一点儿都不贴合实际,一旦这样办了,国将不国啊!” 有人直接跑去老朱面前,跪下就磕头,抱着老朱大腿就开哭。 “陛下,若殿下与您都准备这样做,臣等只好告老还乡!” 六部九卿的老大人们,一个个白发苍苍的他们,远远地跪下,将各自的官帽取下。 态度甚坚! 老朱也有些头痛。 是他让朱权说的,是他让朱权搞定这些科道官员的。 现在好了,科道官员是哑火了。 这站出来的,都是六部九卿,全都是国之重臣! 别说朱权了,就算是他老朱,要全把这些老大人们赶回家,以他的劳模属性,也不敢说能将朝政处理的仅仅有条! “权儿,你看这……?” 朱元璋也没直接松口,他只是摊手看向朱权。 意思很明确:乖,找个台阶下吧,要不,咱都难看! 【这老朱,不行啊!】 朱权,首先在心里,给老朱贴了个软蛋的标签。 【你不是杀星皇帝嘛?你不是铁腕手段嘛?】 【劳资这才哪到哪,你这就顶不住了?】 【传说中,你让官员带着镣铐审案子的勇气哪去了?】 【老朱,真的是老了啊!】 朱权一波心声,老朱当场就急了! 权儿,别看不起人啊! 朕不是被他们给吓住了,朕是怕你玩不转啊! 老朱想了想,既然朱权敢说出口,不只是在心底里嘀咕,那说明,他其实还很有底气的。 于是乎,老朱将目光从朱权那边收回来,重新看向自己面前跪成一片的文武官员。 “按说吧,朕是皇帝,权儿是朕的孩子。” “可是,朕不是假死脱身了嘛?现在还没现身回朝。” “从法理上说,现在的权儿才是你们的皇帝,你们该称呼他为陛下,不该喊他殿下!” 老朱这话,就是委婉的、意有所指的拒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