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下令吧陛下!臣蒋瓛,等着为您杀尽天下不忠之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不是说劳资不理朝政嘛?劳资给你说个内阁制度好不好?保证全体文官支持劳资。】   【他不是说劳资导致边军武力松弛嘛?你老朱不是拿着劳资的冶金技术和火铳图纸,让军器局造火铳了嘛?拿出来,一枪崩了他蓝玉!】   【他不是说什么朝局不稳,因为东宫不稳。你就把太子朱标搞回来,过几天因病去世,可以全是蓝玉他的锅啊!】   朱权的这次心声,招招打在蓝玉奏本的七寸处。   在老朱看来,绝对能把蓝玉批驳得体无完肤。   可……权儿这几招,朕不能用啊!   或者说,除了那军器局造出来的火铳,朕能提,其他两个,朕应该都步子到才对啊!   这要是把权儿脑子里嘀咕的说出口,立马就暴露了他老朱能偷听小朱心声的秘密。   怎么办呢?   怎么样能应付了蓝玉,还不暴露自己偷听权儿心声的秘密呢?   朱元璋冥思苦想之际,奉天殿内安静的可怕。   所有人都感觉这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以大家对老朱的了解:就算没理,他都能给蓝玉搞个莫须有的罪名,推出去斩了。   所以,锦衣卫指挥使蒋瓛很兴奋。   更准确的说:他是激动。   只有当皇上对外朝文武官员有意见了,他们锦衣卫才能派上用场。   否则,锦衣卫就是个摆设,负责天子出行仪仗。   那多废物啊!   我锦衣卫可是一把寒光闪闪、能杀人的宝刀!   可不是挂在墙上当装饰品的锈铜烂铁。   下令吧陛下!臣蒋瓛,等着为您杀尽天下不忠之人!   【咦!蒋瓛怎么这么激动。。。?】   【噢噢,明白了,原本历史上,老朱杀蓝玉,就是蒋瓛的高光时刻!】   【虽然最后蒋瓛被老朱推出去顶缸,死了。但那样的结果,对蒋瓛来说,似乎才是个圆满。】   【毕竟嘛?能够为君分忧,替君去死,多大的荣宠啊!呵呵呵……】   朱权在心底里都开始言不由衷了,他觉得这不是他了,必须再吐槽一句:【万恶的旧社会!】   【愚忠愚孝不可取啊!】   【那什么‘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去你妈的单吧!】   【每个人都有真爱生命的权利!老朱你用道德逻辑约束人心,替你去死,不是个东西啊!】   得!   又被骂了。   久违的感觉啊!   好长时间不被骂,老朱还怪想得慌。   不过,刚才权儿的这两次心声,倒是提醒了朕。   “蒋瓛。”   “臣在!”蒋瓛激动跪地,用力叩首。   他以为皇上会让他杀蓝玉。   却听朱元璋说:“你去军器局一趟,问问新式火铳造好了嘛?”   “啊……”   蒋瓛一愣,仰起脸,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   蓝玉跳得这么欢脱!   皇上,咱们不该弄死他嘛皇上?   “嗯……有什么问题嘛蒋卿?”   朱元璋装作不解,微微皱眉,目光不着痕迹扫了他一眼。   蒋瓛感觉身上过电了般,头发倒竖、汗毛炸立。   一种因为恐惧,发自于灵魂的颤抖,遍布全身。   “没、没问题,臣这就去取。”   蒋瓛连说派人去都不敢,躬身后退,缓步挪出奉天殿。   【这是去干什么?军器局,有啥来着?】   【噢,是了。老朱不是个傻子。】   【用劳资贡献出的冶金技术和火铳图纸,造出来的新式火铳,足以批驳蓝玉的第二个奏本。】   【可其他俩呢?你老朱总不能以点带面吧?】   那肯定不行,蓝玉不好糊弄。   想要其他两个方面不攻自破,也很简单。   老朱微微一笑,扭头对太监总管说:“去,请太子出来,秦王随架。”   他声音不大,似是只能让太监总管听到。   但此时,殿内鸦雀无声。   老朱的那声吩咐,宛如一道霹雳,直直地斩入群臣脑中。   卡拉拉卡拉拉的闪电声中,太子府的臣属面露惊惧。   太子殿下怎么会在京城?   他不是被幽居、禁足在西安府了嘛?   为什么皇上用的是“请”,而不是“命”。   这等故意客套的辞令,从一位君父口中说出,顿让人心生毛骨悚然之感。   没有让群臣的情绪发酵太久,太监总管推着一张滑轮床从殿后转出。   跟在太监总管身后,还有一人——秦王朱爽。   【卧槽!老朱啥时候把太子朱标搞回京城了?】   【秦王朱爽怎么也回来了?】   【老朱到底想干啥?】   【这位历史上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千古一帝,心机深沉,恐怖如斯啊!】   哈哈哈!   你权儿也有对朕产生敬畏之心的时候嘛?   不错不错。   值得夸奖。   不过,需要说明一点:朕不是心机深沉,朕只是屡出奇谋!无人能出其右罢了。   朱元璋勾起的嘴角,出卖了他此刻的心情。   不过,更多人,只以为是他又胜了群臣半筹,因而高兴。   只有最熟悉老朱的太监总管知道:皇上根本不会因为胜过群臣而得意。   一群垃圾,赢他们不是理所当然的嘛?   能够让皇上如此得意的……   太监总管看向摇篮上的朱权。   此刻朱权面露震惊,一脸难以置信。   只有让这个有勇有谋的麒麟子赶到惊诧,才能让陛下得意到这个地步吧?   然而,他也没可能猜到真相。   谁能想到,老朱能偷听小朱的心声呢?   听朱权在脑中震撼莫名,喊他“千古一帝”,倍儿爽啊!   也在此时,蒋瓛从军器局返回,拿回了新式火铳。   看到那杆枪,充满金属质感,殿内群臣都心生喜爱。   包括太监总管这种已经不是男人的男人。   看到那样粗壮的事物,本能就想握在手中。   “这就是军器局刚刚造出来的新式火铳,是全柱国、宁王朱权献出的冶金技术与图纸。”   朱元璋将那杆枪握在手中,横放在面前龙案上。   他似笑非笑瞧着大殿中央跪着的蓝玉。   “蓝爱卿,此等功绩,可能弥补权儿不去戍边之过?”   蓝玉咽了口唾沫,从恍惚愣神中醒来。   刚才,他也被那杆枪的出场震撼了。   他是战场宿将,大明军中也有火铳。   但他从未见过如此具有金属感的枪,太漂亮了。   有那么一瞬间,他甚至能从黄铜色泽的枪体反光里看到自己。   这是原有的大明冶金技术无法达到的。   这一点,蓝玉很清楚。   也就是说:皇上说宁王殿下贡献出先进的冶金技术,并非虚言。   至于新式火铳图纸嘛?   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