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意料之外的迁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瑞用凉水洗了洗脸,冰凉的清水令大脑逐渐清明。   然后张瑞对赵云说道:“令徐荣来见孤。”   四月的深夜,天气仍然有些凉,徐荣大步进入营帐,带来一阵冷风。   这股凉风,彻底吹散了张瑞心中的所有困意。对徐荣问道:“徐将军,什么紧急情报,要汝堂堂一军主将不顾一切深夜返回中军,当面禀报?”   徐荣顾不得礼节,干脆直接的说道:“太尉,洛阳附近一片鬼蜮,十室九空。据幸存百姓传言,李傕纵兵步骑驱蹙,尽徙洛阳百万人口东出成皋,二百里内无复孑遗。天子及百官尽皆被郭汜所劫持,一路东迁。”   张瑞心中震撼不已。长久以来的固有思维,导致张瑞一直觉得迁都就只能在洛阳、长安之间进行。   只有在这里定都的王朝,才能真正的长治久安,哪怕曹魏从许都起家,正式建国之后也定都于洛阳。   但李傕、郭汜显然不在乎什么长治久安,能保持当下的逍遥快活,才是其唯一的考虑。   这导致其行为大出所有人意料之外。   只是还有一个疑惑,张瑞问道:“若李傕、郭汜大肆焚烧洛阳,火光数十里可见,函谷关守军不可能毫无察觉。”   徐荣立即回道:“太尉,此二贼为恐打草惊蛇,并未大肆焚烧洛阳,只驱赶公卿、百姓向东而去。其出兵攻打函谷关,就是欲令吾等以为洛阳依旧稳固,能为大军供粮。”   “只是某好奇,此二贼劫持天子能前往何处?”   赵云在一旁思虑片刻,斩钉截铁的说道:“必然是豫州。锦衣卫曾收录过李傕、郭汜二人情报。当初李傕、郭汜奉命率数万大军劫掠颍川,所过无所遗留。太尉府从事中郎荀彧家族便是为避此祸而辗转冀州,而其刚到魏郡,韩馥已禅让冀州,魏郡归我所有,荀从事方才被请入长安。”   “而王允诛董卓之后,李傕、郭汜二人亦正是从颍川起兵,一路攻杀至洛阳。颍川乃此二人势力所在,必定会迁都于此。”   “同时大军屯于成皋之口,重演楚汉成皋之战。”   成皋之口即后世传闻中鼎鼎有名的虎牢关。历史上成皋荥阳之战,刘邦项羽在这里对峙两年零三个月。为争夺成皋,双方爆发三次战争,期间大战七十,小战四十。   这里是关中势力进军中原最关键的锁钥,李唐能定鼎天下,最重要的一战也是在成皋这里爆发。李世民在虎牢关一战擒双王,彻底扫清了李唐统一天下最大的敌人。   “如此说来,函谷关前并无多少敌军,只是敌人虚张声势之计。难怪各路大军攻克战取格外顺利。”张瑞恍然大悟。   徐荣立即劝道:“太尉,即便是敌人虚张声势,为了骗过函谷关守军,敌军人数亦不会低于三万。某以为,当即刻传令左右两翼合围,防止敌军溃逃到成皋以东,为将来大战徒增难度。“   张瑞点头,说道:“即刻传令张辽,令其迅速实施下一步军事部署。进军攻克偃师、巩县。徐将军立即率兵从伊阙关进攻洛阳。”   “大军进入洛阳,率先查验兰台藏书是否有损。孤推算,李傕、郭汜并无雄图远略。目光必然只在府库金银财富上,不会在意兰台藏书。”   “诺”   徐荣不顾疲惫困倦,再次带着亲卫一路疾驰返回自己伊阙关大军所在。   张瑞也顾不得士卒抱怨,立即对赵云吩咐道:“立即令中郎将段文率领营中轻骑,绕过谷城、洛阳,向东继续进发,找到李傕、郭汜及百姓行踪。”   这个时代行军本来就慢,带着百姓只会更慢。董卓挟持献帝迁都长安,从二月开始实行,到四月二十六日,皇帝的车驾才抵达长安,耗时三个月左右。百姓走得只会更慢。   而顶顶有名的刘玄德携民渡江,更是一日只行十余里。从八月,刘备开始从樊城出发,到九月,历时两个月,还没走出南郡。确切的说,只走过了襄阳、邔国[qǐ]、宜城、当阳四个县。   李傕、郭汜从正月开始派兵攻击函谷关,阻绝洛阳方向的消息。到如今四月初,也就两个多月的时间。从决定迁都,到组织军队驱蹙百姓行进,百姓走过的距离不会比刘备远多少。   任何时代,要组织数十上百万百姓迁徙,都是一件极为考验组织力的事情。以关中无数名臣能吏,齐心协力,夙兴夜寐,当初为了迁徙五十万百姓到西河,也耗时整整一年。   此时轻骑追击百万洛阳百姓,必然能留下大部分百姓。   深夜营中人喊马嘶,一队队披甲持矛的军队从营中跑步奔过,数以万计的铁骑策马奔腾跨出营门,绵延的火把像一条巨龙,照亮了远方的黑暗。   很快营中将士便纷纷惊醒,猜测着究竟发生了何事。   但猜测没能持续多久,五更天,夜色还未驱散,聚将鼓便在营中雄浑响起,同时饭香味也逐渐飘来。   士卒们纷纷整装齐全,穿戴好甲胄前往列阵。   当点卯完成,士卒们便带着钨錥、饭钵一类器皿前往营中准备就饷。   可打到饭菜,一众士卒们就惊呆了,后勤官这是不打算过了?大战刚开始,饷饭就如此丰盛。每个人除了满满的一盆粟饭外,还配有一枚鸡子,一大块猪肉,一碗菜汤。士卒若是吃的习惯,还分配有一大块乳酪。这伙食怎么看都不正常。   有经验的老兵立即断定,这是要进行一场惨烈的大战了,立即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以补充体力。   果然,大部分士卒还未吃完饷饭时,一支禁军就在万众瞩目中率先列阵严整,开拔出营。   一名老兵,一边往嘴里塞着粟饭,一边对身旁的战友感慨道:“别看这些禁军平日里待遇好,地位高,一个个嚣张跋扈。大战到来,先上的也是这些人啊。”   “老子有那待遇,老子也第一个上。一个士卒,一年就有三千六百钱。能买接近两百石粮食,够自己一个人吃十年了。汝干不干?”   “没卵子的才不干!他老母的,干三年,别说吃穿了,买个细君都够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