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8章 首家FAS集团公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A102,是我…”   …   “是。”   苏泽问了一句废话。   凌颖颖回答了一句废话。   耳边传来一阵子淅淅索索的声音,苏泽把鉴定报告重新放进文件袋。   把文件袋递给旁边的凌颖颖,苏泽看向窗外的双井桥,没有再说话。   他才23岁…   他竟然做父亲了…   其实,阿武现在还没有回来。   一切都还是不确定的。   但他那份样本,没有多少几率和这份不一样,应该也是支持生物学…   操作失误只能是分析不出来。   分析出来,就不是操作失误。   更何况,关之恒是他找的人,一个顶级教授,不会连这点都做不好。   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   再神通广大的人,也怕意外。   那这个孩子是意外吗?   苏泽脑海里闪过顾菲妍的疯狂,对方多次引诱他,是他大意失荆州。   这小妮子…他喵的!   苏泽现在没有多少气愤,并不是他想要孩子,是还在可控制的范围。   也好…   留着顾菲妍在身边,不就是孕育后代嘛,不然金丝雀也没必要存在。   早一天,晚一天。   无所谓。   只有时机合不合适一说。   现在有了这个孩子,有了他之前那个态度,那就一并解决了后患吧。   …   “老板。”   “这是各个公司的资料。”   苏泽没有深想多久,其实顾菲妍主动配合时,已经注定了这个结果。   既然99.9%板上钉钉的事情。   早在昨天就有了一个想法。   苏泽目前也没有再多想,现在最重要的还是任务和苏乔,必须落实。   “鸿卫安保服务有限公司。”   作为第一个要去的公司,苏泽接过汇总资料,耳边是凌颖颖的声音。   鸿卫,前身是中卫安保有限公司,也就是最初华鸿收购的卫星公司。   并不值钱,不到一个亿。   后来华鸿越来越有钱,成为集团前把很多公司都低价转购给了苏乔。   安保公司有了许元贞的加入后,又收购了华武堂(燕京)有限公司。   这就是鸿卫的全部组成部分。   总价值,在12亿人民币。   因为之前都在服务苏泽,说起来并不庞大,也就近一月才正式转型。   鸿卫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未来不单单要组建集团,还要服务国家、服务国际,成为跨国企业。   不过,那也是未来。   目前,华鸿在燕京有三所基地,总部是在大兴瀛海,那里不单单有鸿卫,还有苏乔的鸿奕汽贸有限公司等。   在那里,租用了原国企的工业园区,同时在旁边大厦有办公场地。   鸿卫安保,现有正式安保人员6823人,综合月培训3000人次。   现有一级卫士358人。   现有二级卫士1203人。   现有三级卫士3400人。   现有普防安保员1862人。   燕京瀛海总部现有正式安保人员1150人,现有培训待入职301人。   9月总营收1425万人民币,10月总营收3100万人民币,利润率7%。   按照报表来看,这是一个健康的公司,预计占苏乔未来营收的6%。   阿朴四人全部就职与瀛海总部,也是几百个一级卫里的其中一份子。   相较于鸿卫,苏黎名下的安保公司就不太行,只是不到百人的公司。   而相较于鸿卫(苏乔)和卫苏(苏黎),远在吕宋国的安保公司更为精炼。   不过那是一支地地道道只为苏泽自己服务的公司,暂时只负责海岛。   而且那家公司目前也只是培训,只是有一个表面身份来掩饰背后事。   所以有时候,苏泽并不怪乔芸变了,没有以前那么以自己为中心。   实在是,他给对方的翅膀。   这还只是鸿卫而已。   还有律师事务所,还有鸿奕汽贸,还有华鸿航空,还有鸿阳家政等。   还有最庞大的和鸿资产服务,以及未来没意外,最值钱的资产托管。   苏乔说起来并不小。   共同组成的苏乔资产管理,严格意义上来讲,并不属于单纯的AMS。   准确来说,它转型后,应该是国内首家大型FAS公司,全方位资产服务(FullassetServices)的简称。   不单单服务与企业,还服务与个人,更有专门服务有钱人的机制。   未来的苏乔,核心是:   小到一双皮鞋的挑选。   大到送客户去火星。   从一个人的出生、托育、教育、找工作、恋爱、结婚、生育、旅游…   甚至是追悼会!   苏乔都可以服务到底。   曾祖母这次十周年祭,给苏乔资产服务开了好头,就是效率还不高。   像十周年祭一样,苏乔近十年可能都是这种模式,只是做一个平台。   等未来发展越来越好,或者苏泽分批注资一千亿,一跃成为国内FAS行业龙头企业,间接性垄断这片市场。   按照那样的一个规划。   未来,每个二线+城市,都有家资产服务分公司,下统六大办事处。   家政,安保,汽贸。   律师,商务,人力。   国内一线城市,起码在苏泽有生之年,要实现高端市场的全部布局。   在六大核心服务的基础上。   把苏乔的私家医院、育儿中心、高级私立中学、猎头公司、航空公司、物流公司等,在每个一线城市开花。   华鸿、旗鸿不上市。   但苏乔,无论苏泽未来有多少现金流,他都会考虑子先母后的上市。   不上市有不上市的好处。   上市当然也有上市的好处。   无论是上市前的合规整改,还是未来集团规范管理,包括规范运营。   还是运营过程中的内外监管,获得战略融资,得到各方面有力合作。   都是苏泽最需要的几点。   他分身乏术,想要苏乔不烂的彻底,甚至威胁到华鸿和旗鸿两家。   苏泽需要资本和民众监管。   他虽然对投向另一个资本嗤之以鼻,但不可否认的是,上市后会更容易打响知名度,甚至不打广告都行。   且,苏泽不认上市公司。   但别人认,无论是吸纳人才,还是吸引客户,上市就是比非上市强。   大众更容易相信上市公司是事实,可以防止苏乔集团少走很多弯路。   另外,苏泽现在缺钱。   想要苏乔成为行业龙头,只有他投钱还不行,还需要资本和小股民。   更重要的是,上市公司便于政策倾斜,尤其是在本土上市的大集团。   苏泽是有自己的大情怀。   但,他不傻。   而目标归目标,规划归规划。   这段路,还要走很久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