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3章 为她为国为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翌日,10:12。   前东村,村西。   两辆大型混凝土泵车正在工作,苏泽坐在奔驰车内,抵达施工大门。   在看到隔离带安全标语,处处喷绘有“旗鸿建设”的地方,苏泽瞥了眼前面的凌颖颖,随车进入施工现场。   “欢迎董事长位临指导工作。”   苏泽刚被阿朴打开车门,前面迎面走来十几个人,有模有样的派头。   见对方双手握过来,苏泽不加掩饰的扫过几人,同时也把手伸出去。   王兴科松开苏泽的手,站在他旁边的人,伸过去手不卑不亢的道:   “董事长。”   “我是10月被公司调派到了置业,如今负责学校项目的建造工作。”   “这位是督导。”   苏泽已经通知过宋小渔会来视察,但却没告诉对方具体什么时候来。   只是在出发时,通知她如果没有要紧的事,趁他还在柏江过来看看。   他们这群人有的职位比较低,苏泽难免也有不认识的,比如孙耀符。   作为置业十个副经理的其中一个,但因为是10月调派,苏泽没印象。   这群人苏泽还没认识完,一行车队慢慢行驶过来,随即停在了后面。   几辆车车门一一打开,雷厉风行的宋小渔,踩着高跟走在泥土路上。   “董事长,不好意思。”   “来晚了。”   …   “不晚。”   宋小渔和王兴科等人点头示意,苏泽直接看了眼自己身后的陈真贤。   为防止苏泽和凌颖颖都有不懂的地方,特意从苏乔安排了人手过来。   现在看,倒是多余了。   “咱们边看边说。”   苏泽抬起胳膊过后,一个安全帽被递了好几手,最终到了他的头上。   众人走在工地里,苏泽看了鸟瞰图,其实学校的占地面积不算小。   “6号行政楼已经命名了。”   “这个明德楼挺有意思。”   走到泵车开始浇灌主体的建筑前,总层高8层,此时才建到第3层。   听到苏泽莫名其妙说了行政楼的工作,这不关置业什么事情,不过王兴科作为负责人,很自然的回应道:   “周易有君子以厚德载物,意在师生崇德尚礼、知荣明耻的祈愿。”   …   “其实可以更有意思点。”   苏泽笑着说了一句,随即没在这个问题上继续聊,抬起指了四周道:   “柏江一中那边要开分校。”   “是咱们置业承建合办。”   …   “是,那边刚结束选址,在县城北面孙家庙东300米,还在设计中。”   “位置虽然在总项目的边缘地带,不过也有一定作用带动附近项目。”   得到回答,苏泽点头往前走,向建好的9号教学楼走,继续说道:   “那边的学校是现代和谐,我觉得咱们这个中学,可以多考虑学院。”   “不是参考秦汉风格嘛。”   “有些现代化不能落下,不过在传统文化上面,也要给人耳目一新。”   说着,苏泽摆开鸟瞰图。手指停在花园的位置给他们看,问道:   “这个花园台阁可以考虑再扩一点,北院的体育楼尝试用大面积。”   …   “这个之前有一定商讨。”   “也会充分考虑董事长意见。”   走到教学楼里面,此时只有钢筋水泥墙,楼梯都是刚拆板没多少天。   苏泽把手里的鸟瞰图下意识卷成指挥棒,看了一楼的教室来到二楼。   “安全方面我不多说了。”   “现在部门审查的严格。”   “我也不希望拿基本说事。”   “督导组负责好就可以。”   旗鸿第一中学,总面积680亩。   建成后,将是柏江县及周边县城,占地最大的十二年制学校,校内分为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四部。   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预计可容纳学生万人。   有了旗鸿一中,又带动柏江三中的建设,将大大提高柏江教育普及。   没错!   在2021年之前,这座看似文明,常住人口拥有60万人的文明县城。   公办高级中学只有两所。   加上职高,那就是三所。   私立高中,压根没有。   每年平均100个学生里。   只有16人上过高中。   甚至有一部分人,是因为去了海城市,不在县城里竞争才能上高中。   苏泽就是那个去海城的人。   这也是为什么,苏泽自想到旗鸿项目时,第一件事就是要先建学校。   要想富,先修路。   要想人民富,教育得抓住。   苏泽之前有个同事是江浙省的,听他说,他们小镇也只有两所高中。   他们镇,常住人口2万。   那一刻,苏泽惊呆了。   苏泽跟他说,他们县也只有两所高中,这次也轮到对方瞪大了眼睛。   有时候,只有真正经历过,等真有一天获得系统时,才有明确方向。   苏泽有了系统后。   方向很明确。   谈恋爱,做神豪,衣锦还乡。   为家,为国,为她。   衣锦还乡,不是为了回家瞎炫耀,就像他为家乡做贡献,也是衣锦。   做神豪,也不是为了整天无意义消费,是为了充实自己,伟大复兴。   至于谈恋爱。   那就是苏泽私人的事情了。   再伟大的人,也有小人物的一面,苏泽也从未觉得自己真有多伟大。   如果不是有系统。   谁又会做这么多的事情呢。   而这,就是他的小人物思想。   …   在学校待了半小时,留下王兴科他们自己开会,苏泽在宋小渔、孙耀福等人的陪同下,来到了地产的项目。   区别于学校,好歹十几个楼里建了俩,地产项目这边才刚打好地基。   这还是最早一批的,多半地产项目只围起来,证件手续还没全下来。   …   进入到比学校大不了多少的施工工地,苏泽摘下安全头盔直接道:   “还是那三个核心。”   “房子只住不炒!”   “我们不做慈善!”   “项目明码标价!”   …   “明白。”   身边有人回应,苏泽重新看了下项目规划文件,看向宋小渔询问道:   “之前讨论的。”   “这个项目预计利润2亿难吗?”   听到询问,宋小渔直接道:   “应该可以尝试。”   “目前项目组还没有商讨好。”   “没有最后的价格。”   如果按照成本,这个项目投资9000万,在县城利润破2亿的话。   其实,不是很难。   毕竟有溢价护航。   无论是土地溢价,还是直接项目本身,都会每个开发商都会的本领。   但之所以说可以尝试。   是因为这不是一句儿戏话。   宋小渔也不敢欺骗苏泽。   毕竟不能光看建造的成本,还要考虑土地使用、前期投入、前期工程、后续安装工程、包括间接费用等等。   重要的是,还有税啊。   现在柏江多半项目利润率都在20~30%,卖的好那是真的赚钱。   可苏泽三个核心出现。   那就根本不一样了。   不过好在很多费用,都是走集团内部的公司,相对来说能省不少钱。   跟苏泽提出的三点核心,有了一个风险对冲,起码大家还有点信心。   “咱们鸿苑一号项目本身来说,在县城里就是中高端定位,无论是容积率还是绿化率等方面都在大众之上。”   “目前项目刚刚启动,我们也争取在年底之前,落实好所有的工作。”   宋小渔在苏泽旁边。   边走边说…   82中文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