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星荣已经收到了,叶家伟夫妻的电话,他家的两个儿子,就在北京读书。 让他帮忙联系学校。 他在假期旅游时,已经打电话联系了两个学校的校长。 一个学校是初中级的,初中离这里也挺近。 另一个学校就是儿子,女儿读的学校,还和女儿一个班。 学生要进学校,当然也要为那个学校出一点力。 捐献一物资,或者一些教育器材,一点建校费。 这些钱对于叶星荣来说,是一笔小钱,能为教育事业出一点力,能为学生们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 是每个中国的公民,能为国家的人民付出那么一点点爱心,和公益事业。 这是每一个当了老板,当了大老板都喜欢做的事情吧! 有能力,就该出力,培养更多的祖国花朵出来,建造一个更富强的国家。 花朵慢慢的开放,就是我们国家更富强的时刻! 作为学校的校长,听到有这么一位有爱心的大老板,为他们捐献! 教育事业做了多年,培养出很多很多的母校学子,这也是他们作为老师的骄傲! 那么两位校长,穿着中山装打扮,教育事业多年,也是两袖清风,工资不高的他们。 住的都是学校的职工宿舍,过的生活也比较清贫。 他们也下过乡,过上过艰苦的生活,现在这么幸福平淡的生活。 能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作为老师脸上是很有荣誉。 这么一天早上,又多了两个学生,就不能开一辆小的汽车去送学生学习。 司机重新开一辆面包车,面包车比较大一点,可以坐七八个人。 这没有查车的年代,坐多一两个人也不会查车。 呵呵,只有五分钟的车程,挤挤就到学校。 原来的六个人去学校只有三分钟就到,现在又送多一个去初中,当然要多两分钟。 他们要上车,却是给叶星荣出来拦住了。 “叶若海你下来,让大伯送你去初中,你一个插班生,第一次去学校,没有大人带进去,那可不行。” “大伯,我一个人就行了吧?我这么大了,你不用担心。” “快下来,你这孩子怎么不懂事呢,你的学费还要交啊。” “哦,原来我的学费还没有交啊!那好吧!” 叶若海乖乖的下车,其实他心里也没有底,第一次去学校,没有家长带,心中有那么一点毛毛的,没安全感的他也有点害羞! 叶紫看了一眼叶若风,跟爸爸说:“爸爸,叶若风的学费交了吗?” 叶星荣看了一眼叶若海,不放心这个少年,可是高中有女儿儿子他们,已经熟悉了学校比较容易九搞定。 “女儿,我先把他弟弟送去初中,交了学费找到了教室,我再到你们高中去交学费,你先把他哥,带到学校校长那里,让校长安排老师,带他进教室读书。” “好吧!爸爸。” 面包车先开走。 叶星荣自己驾车,带着这位侄儿,直达附近的初中。 当年买这片地的时候,就开始考虑了,周围的学校。 这里有小学,初中和高中,大学离这里也不是很远。 而且这个城市有很多的名校,里面的教师都是一流的学霸。 教出来的人才众多,就是别的城市没办法比的。 叶星荣开着车,眼睛看着前方的路面,对坐在后座的侄儿说, “侄儿,你一个人在这里上初中,你怕不怕?” “不怕,我们同是中国人,在哪里我们一样都是兄弟。” 叶若海其实心里有点怕,但他很懂事,已经懂得安慰大人。 “好,好孩子,你这样想就对了,无论我们来自何方,我们始终都是中国人,同样是兄弟,无论走向何方,我们都是家人,兄弟,在班里读书,一定要和同学团结,共同学好成绩!” “嗯嗯,好的,伯父!”叶若海从小到大,他们这一代人也看了很多的打仗故事。 同是中国人,是兄弟家人。 叶星荣两点头,他对这个侄儿,为他的懂事,也挺喜欢他的。 这个兄弟的两个儿子,从小都和家里的孩子长大,不是自家生的儿子,却和儿子一样的亲。 一个姓的,又是同宗,自古以来,大家都是很团结。 他们只聊了几句,已经到了初中的学校。 近的原因,更是没有多少的红绿灯,车辆也比较少。 叶星荣把车子停在初中的大门外面:“这儿我们先下车,这就是你要读的学校。” “嗯嗯,好的,伯父。” 叶星荣让侄儿先下了车,他拿了公文包也下车,关好车门! “走先进去!” “伯父,大门关着的。” “伯父先问一下门卫,你等一下。” “嗯嗯” 叶星荣首先走到门卫室:“你好同志,我名字叫叶星荣,请打个电话给校长,我侄儿来初中插班读书。” “各位同志,请稍等。” 门卫大叔看到一个拿着公文包,穿着西装打扮的,像一个大老板的成功人士,带着这么一个学生来读书,一定是已经通知了校长。 无论如何先打电话问校长,再放人进去。 “校长同志你好。” “是门卫同志吗?你打电话进来,有什么事?” “校长同志,门外有一个声叶星荣的家长,带着一个学生,请问这是我们学校的学生?” “嗯,让他们进来吧,那个是我们学校的学生。” “好” 门卫放下电话,然后对站在窗前大门外的叶星荣说, “同志,校长让你带学生去他办公室。” “好的,同志。” 叶星荣说完这句话就一个手势,让侄儿跟着他的脚步走。 叶星荣一进校门,一眼就看到办公室在哪,只有两栋学生大楼,都比较简陋,老师们的办公室都是平房,把最好的地方让给了学生读书。 他带着侄儿找到校长室,校长的办公室只有那么一个人在。 一个40多岁的男人,穿着中山装,这样的服装很多老师都在穿。 年轻一点的老师会穿白衬衫,上了40多岁的老师,就比较喜欢穿中山装,这样的服装比较像一一个学者。 “同志你好,我就是叶星荣,跟你联系带学生来的家长。” “你好,你好。” 两个人握手,表示友好。 “请问你是这个学生的亲伯伯或者亲叔叔吗?” “我们是同一个村的,这次我们家搬来北京生活,我的侄儿也跟着来了,他的父母还在县城那边,现在我是他的监护人。” “哦哦,你好,那以后学生的家长会也是你来开吗?” “对的,无论是我还是我的妻子,或者是我的爸爸妈妈也一样能行,我等一下给你留下家里的电话号码。” “好,现在填一下资料,然后留下电话号码和地址和联系人,再交一下学费,如果在校吃饭,那就买饭卡,在校住宿,那就找宿舍。” 校长从他的柜桶里面拿出一张纸,给他填资料。 不同地区的转学也比较麻烦,还要把学位转过来。 考大学的时候,还要回原籍的高中考。 不过优秀的学生,没有这一方面的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