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最终还是没有下去手,被小蓉的幽怨盯得头皮发麻。 赶忙承诺等到小蓉十六岁,一定将其风光纳进来才算结束。 当然,洞房也是要补回来的,不过就不足以为外人道了。 这段时间日子很悠闲,当然仅限于李成一个人。 没事就在元岛瞎晃,到新水钓钓鱼,四处走走看看景。 夏季风暴比较多,但也没阻止住他下面那些人的贸易热情。 吕宋岛已经探索完了,除了吕宋和苏禄之外,还找到不少的部落。 陈祖义申请直接在那边开设了矿点,召集那些土著去开采金矿。 开采出来的金矿石换取粮食、瓷器、布匹。 土著那里干的是火热无比。 毕竟原来的好东西都会被部落首领垄断。 分到他们手里根本就没几件。 现在自己就可以拿着采出的金矿石换取物资,傻子才会不去呢。 一时间金矿石的数量暴增,几乎几天就有一船的矿石运回到新港。 李成将矿石全部通过平台交易给黄克弘,然后黄克弘负责冶炼然后销售到各地。 地球的黄金市场他们这一支算是异军突起,横扫亚洲地区的贵金属交易市场。 当然每天也会有大批的物资会通过平台到达元岛,然后通过几条航线运输到各处出售,再次将换取的金钱和商品输送回元岛,留下一部分剩下的再次返回地球出售。 港岛苏富比拍卖行,一年的时间已经开了五次专场。 次次都是爆满,成交额最低都是几十亿,一时传为佳话。 大陆地区,书画作品巡展,走遍了二十多个大中城市。 每次巡展的成交额都是破亿,虽然这些作品都不是历史名人的,但是架不住艺术水平高。 很多的作品都被炒得火热,被收入许多收藏家的藏品之中。 珠宝行业更是大狂欢,许多珍稀的宝石纷纷出现。 在珠宝界引发一波接一波的汹涌浪潮。 瓷器行业也是受到震荡,许多失传的技艺出现在市场上。 青瓷、白瓷甚至窑变瓷都纷纷现身,虽经鉴定都不是古董。 但是对于研究古代瓷器工艺却是颇有价值。 很多都进了各大企业的研发实验室中。 野生海鲜业务也是如火如荼,小野真二都快笑的没眼睛了。 一年时间他的体重暴涨一倍,可见是过得有多么舒心。 这次一整船的杀人蟹入仓,他都想喊出我是海鲜之王了。 要知道杀人蟹这玩意儿野生已经很少了,虽然产自岛国海域,但是几乎再难以找到货源。 没想到那位李老板如此的神通广大,竟然给他弄来整整一船。 这哪是一船海鲜啊?完全就是一船的黄金。 再说了,另外那几个仓库也都已经装满了。 里面那单体几百公斤重的蓝鳍、黄鳍和剑鱼、旗鱼不知道有多少。 现在他的目标已经不仅限在岛国了,他要将事业版图扩展到全球去。 棒子国已经拿下,华夏那边李老板不让掺和,但是花旗国、法兰克等却没限制。 还有中东的那些富豪,都是极品海鲜的消费大户,都是他要征服的市场。 小野渔业株式会社的名号,从此将响彻整个世界。 当然,华夏那边的代理人别跟他竞争才好。 毕竟都是同一家的货源,人家上他就得退。 现在就是要去拼扩张速度了。 小野真二攥起拳头挥了挥。 三山,也就是东元国。 已经进入到全民捕鱼时代。 渔翁岛的机械渔船调过去几十艘,有专门的带着培训。 渔船还在持续地补充着,那边会成为不弱于东海的捕鱼基地。 要知道那边到处都是岛,随便抓都是海鲜。 又地处深海区域,渔船只要下网就没有空着出来过。 起重机都已经压坏好几台了,每天的捕鱼量简直骇人听闻。 小野真二若是不扩张,李成还真想再去找别的渠道了。 好在国内这边的市场也全都被打开。 陈雨来是做的高端海鲜这一块,手下的市场已经布局超过三十多个城市。 还有就是几家小的渠道商,也都是从李成这边拿货。 扩张速度更是惊人,已经覆盖了全国各个地区,主营中低端野生海鲜。 李成的货一半都进入了国内,剩下的一般被小野真二吃下。 每天创造的利润也是数以亿万计。 为了不让他们的市场产生竞争,李成直接将华夏单列了。 小野真二的野生海鲜不会进入到华夏市场。 华夏这边的价格也相对更加实惠一些。 毕竟也要照顾下自己人不是? 李成看着账上的数字,将其中一部分留出来用作建设资金。 元岛和四大基地,包括东元和吕宋的基地都需要钱。 剩下的那些李成直接点击了平台升级。 百亿的资金直接消耗掉,平台终于达到了阶段。 平台的销售页面终于不再是灰突突的了,他此时可以将很多的散货进行挂单销售。 这些基础的李成也不是特别重视,没事会选择一些商品挂出去。 升级主要的目的,就是要解锁最新的科技交易种类。 看到电气时代的商品出现,他终于是松了一口气。 这些商品类目的解锁,让他距离现代化更进一步。 尤其是武器类的很多热武器都能够购买了。 对他的武力值来说是个质的飞跃,起码刷到了二战前的水平。 尤其是后膛炮和炮弹的解锁,更是让他的实力跨越式提升。 有了这些东西,就再也不用怕这个时代的任何势力。 东海由于航线的打通,滋生了为数不少的海盗。 虽然对他的船队造不成什么影响,但多少还是有些烦人。 这次船队再次去大乾,就将沿途清理一下好了。 汪直将东元那边交给副手,带领三十艘的船队从北线前往大乾。 将会在舟山新港停靠,也将是启动舟山新港的第一笔交易。 同时也会将国书婚约带去,由顾维钧转交给乾国。 毕竟不能总晾着人家,也得给个说法才是。 中间的一年空档,也足够将元岛建设个差不多了。 谁知,这一年竟然会让李成的大业彻底偏离方向。 不过此时大变还没有任何端倪,李成还可继续逍遥一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