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八章 诸国战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   宋旭受了打击般的喃喃自语。   赵元义和赵元聪兄弟脸色也有些黯然,没想到诸国之间还有这么多弯弯绕。   确实有些超出了他们想象。   “还请老太师教我!”赵元义赶忙躬身向李忠行了一礼问策。   “宋王不必如此,老朽此来也正是为了此事。夏国的使者想必你们已经见到了,他们的条件应该也算得上优渥。老朽第一个建议,就是归附夏国,那夏帝李成是个心胸宽广之人,目光也不是放在中原一地,而是放在海外的无数疆域。我大梁皇室如今在夏国生活的很好,还有南汉宗室、荆国宗室,都在夏国安享太平,倒不用担心他会对你们出手。第二个建议,宋国也可以造出横渡大洋的舟船,与夏国说明迁移至海外立足,海外万里之外还有很多的地方,都适合我们华夏民族发展,想必夏国也不会阻拦,反而会给你们提供相应的便利。除此两个建议,老朽也想不出其他方式了!与夏作对,只会自取灭亡,还希望你们不要自误才是!”   李忠将自己的建议说了出来。   赵元义三人全都脸色灰暗,看来是没有其他办法了。   只有宋旭还是一脸的不甘,好不容易才混到如今的地位。   他真的不愿意去夏国仰人鼻息,但是出海立国几乎也无可能。   宋国深处内陆之中,渔船到时能找到一些,但是横渡大海汪洋的海船,他们还没有这项工艺和技术,就连当初的大梁也没有发展过水军,更别说能在海上行驶的巨舰了,他们宋国同样不能。   “太师,除此之外真的没有其他的可能了吗?”赵元义也有些不甘心的再次问道。   “元义,其实你并不太具备治国之能。”李忠摇了摇头,悠悠地说出了一句实话。   然后就闭目养神不说了。   他知道赵元义明白什么意思,赵元义是盖世猛将,也是宅心仁厚之人,但却不适合做帝王。   “太师所言极是,且容我考虑几日?”赵元义马上俯身说道。   “好,老朽会在宋都住上几日,有何疑问可以随时来问我!”   “多谢老太师关照,元义定会慎重考虑!不会辜负太师美意!”   赵元义亲自将李忠送出去,为他安排好住宿的地方。   心事重重的回到自己的宫殿,然后就宣布闭门不见任何人。   直到三日之后才走出宫殿,头发再次白了一些。   看起来四十岁的他,就像个六旬老翁一般。   宣诏与大夏使者严勋会面,商议归附夏国的事宜。   宋旭就算有万分不满,也难有理由阻拦。   因为李忠说的都是事实。   他们对抗夏国毫无希望。   既然无法也就算了。   可以了右相的名分。   宋国这边开展谈判。   割据势力方面也不轻松。   襄州以北的各个小势力。夏国也同样采取了先礼后兵的策略。   只是那些小势力没有李忠这样的眼界,对于诸国的形势,自然也做不出准确的判断。   是以全都拒绝了夏国的提议,打算联合起来顽抗到底。   毕竟宁为鸡头不为凤尾,割据地盘再小也是自己说了算。   谁愿意去夏国受那鸟气?   大夏驻守襄洋的军队开始向北进军,以陆军为主力向割据小势力发起进攻。   十日攻破唐州、邓州,向东兵临蔡州等地,将联合起来的五万割据兵力限制在蔡州境内。   这些小势力急忙联系武国、宋国、周国、晋国等抗夏联盟的国家求助,希望派兵相救。   但是无一例外得国内动荡、无法救援的回复。   就连武国都主动收缩兵力在陈州,防止夏国打的头脑发热攻击汴京,这可是他如今的国都。   盘踞西京雒阳的崔梁也开始收缩兵力,甚至将颍川和汝州的兵力往北部撤退,主动放弃了两州大部分的土地。   这些小势力才知道,所谓的抗夏联盟都是狗屁。   事到临头的时候,没有一个人会管他们,最后无法,只能在夏国的逼迫之下,宣布向大夏投降。   千里沃野的中原腹心南部,正式并入夏国,成为夏国的一部分。   大夏这边也不急不躁,而是稳扎稳打,步步推进。   谷/span不着急去攻打崔梁和武国。   就那么缓慢的推进和收服占领区,进而由政务院接手发展民生、改善经济、稳定防线。   其他几座州府的小割据势力顶不住压力,纷纷向夏国投降。   在新政八年的七月,宋国的谈判也终于完成。   宋国公开向天下公布,宋国将举国归附大夏,成为大夏帝国的一份子,避免百姓遭遇苦难。   宋国所辖的宋城、宋州、博州、宿州、寿州、濠州都会无条件交于大夏,由大夏委派官员和军队接手管理,宋军则由大夏枢密院全权接手改编成大夏陆军。   赵元义家族以及朝廷百官、将领全都迁移到江南。   有意向从政或者从军的都可以进入大学和指挥学院学习。   后期会根据成绩委派官职,进入到政府和军中工作。   宋国的归附,让大夏的疆域再次向北扩张。   并且打通了东西两部分,从沿海到秦岭的大片地区,全部收归夏国中央管理。   将武国和崔氏梁国限制在大河以南的一片小区域之中。   与此同时,北部的周国也将高丽半岛的军队击败,正式占据半岛北部,与大夏控制的新罗对峙。   周康则是亲自出关,与北宫不花进行会晤。   两个难兄难弟也不知道达成了什么协议,竟然放弃了世仇,合兵一处向西北方向发起进攻。   西北方向的草原民族纷纷在联军铁蹄下惨嚎不已。   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两个大国是犯了什么神经,竟然瞧上了草原的这片不毛之地。   其实他们不知道的是。   无论是北周还是山丹。   都急需要占据新的领地。   以好应对不久而来的大夏扩张,为自己提供有效的战略纵深,或者说找一个退路。   向南不可能,向东也受阻。   那就只能向西北草原了。   西北草原荒漠交织。   但环境恶劣也不代表没好处。   起码大夏一时半会也顾不上,没兴趣打到这边来。   而且北宫不花提供了一条线索,在西北万里之外,也有大片的草原和适宜耕种的地方。   原来北宫不花瞧不上那边,又远又偏僻,哪有花花世界的中原看着舒服?   但是如今也顾不上许多了,他已经在关东那些夏国人手里吃了不少亏。   再说周国都主动要留退路,他还有什么想不开的?   双方一合计,合兵先向西北打下来再说。   不然的话时间就来不及了。   等到中原变故也能从容而退。   既然惹不起夏国。   那躲总躲得起吧?   西域地区,晋国也再次对贵霜发起进攻。这次晋国也是下了血本,拉出五十万大军、数千门火炮,步兵、骑兵绵延数百里。   势必要将贵霜一战打垮,打通西部山口,将晋国的重点发展区域放在西海地区。   整个中原的形势越来越让人看不懂了,武烈着急的直跳脚。   如今的形势对他最为不利,夏国已经举着旗子龇着牙到门口。   而他只能被关在中原,随时被人家暴打灭国。   这是武烈绝对不能接受的。   既然如此,那也转方向吧。   武烈也将目光转到西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