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睿这句话一出口,下面一群兵哈哈笑了起来。随着人数的减少,肉越来越多了,所有人都能看出来。 训练虽然苦、虽然累,但待遇是真的好!以前当兵,天天都是高粱米、小米和馒头,偶尔有次肉那得当官的发善心,秦睿练兵是真舍得下血本,由三天一顿肉到一天一顿肉,虽然不管饱,但比以前的日子不知道好到哪里去了。 所以,就冲着天天能吃肉,这群人也拼了命的练,只要练不死,就往死里练,这可不仅仅是口号,这是事实。所有人的目标,就是留在这个队伍里。不仅仅是因为能吃到肉,在训练中,他们明显能感觉到,自己的精气神发生了质的变化,身体也发生着变化。 “从明天起,你们将进入第二阶段的训练,除了基础的内务、军姿、体能训练训练外,将加入技能训练,技能训练分十大类,每一类满分100分,60分合格,80分为良好,90分是优异。要想留下,至少8门合格!两门优异者为小旗,四门优异者为总旗,六门优异者为百户!想要当官,在我这里,就靠实力,没有人情!”秦睿拿着喇叭对着一群人,大声喊道,“想不想当官?” “想!”下面一群人喊了起来。 “没吃饭吗?”秦睿喊道。 “想!”士兵们扯着嗓子喊了起来。 “很好,一个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既然想当将军,就去努力!人一定要有理想,万一实现了呢?”秦睿脸上露出一丝诡异的笑容。 秦睿直接把留用标准、官职和任职标准,一把扔了出来,就相当于斗地主,直接明牌了。他也是没办法了,朱棣将寻死未果的方宾,也投入了大狱之中,同时下圣旨准备御驾亲征了,事情已经板上钉钉了。 死谏这种方式,秦睿肯定不会干的! 都御史王彰等人已经前往山东、山西、河南三个布政司,直隶、应天、镇江、泸州、淮安、顺天、保定、顺德、广平、直定、大名、永平、河间十三府,监督有司造车,发送丁壮到宣府,要求明年二月底前,必须到达。 现在是十一月,四个月不到的时间,这支队伍必须拉起来,还得见效,省得朱棣动起来劳民伤财。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秦睿直接出王炸,也是逼不得已。 因为教练人数少,所以只能采取分组轮训的方式,秦睿第一天晚上布置任务,秦家的护院第二天带队训练,晚上总结。 刀枪剑、拳术、鸟铳、格斗这是基本内容;巷战、夜战、野战、搜索、逃生,这是必备技能;骑马、攀岩、泅渡、游泳、画图、识图,这些必须学会;潜伏、窃听、诱捕、审讯,不会不行。 凭什么化妆也要学?凭什么蒙古语也要会?撬门溜锁有什么用?学鸡狗猫叫干什么? 要问,就扣分!让你学,你就学好了!从早上卯时,一直到晚上酉时,除了吃饭时间,就是练练练!在练军事技能的同时,思想*政*治工作也上线了,秦睿开始掺杂私货了。 秦睿的目标很简单,这群人里面必须有效忠自己势力,闲着没事秦睿就挨个组去视察,和士兵聊家常,嘘寒问暖有之,鼓舞鼓励有之,施恩施惠有之。 谷/span虽然不敢说与士兵同吃同住,但秦睿身为正五品官员,能够放下身段和一群大头兵打成一片,很快获得了众多士兵的衷心拥护。 说秦睿作秀也罢,说秦睿虚伪也好,在外人看来,秦睿就是爱兵如子,而秦睿也达到了自己的预期。 “秦少,英国公送来消息,船队回来了!”秦睿正在跟一群休息的士兵聊天,鲁胜跑了过来。 听到这个消息,秦睿腾得站了起来,终于回来了!盼星星盼月亮,将近八个月,终于把船队盼回来了。 带着四个侍卫,秦睿来到了远洋贸易商号的总部,一群勋贵和郑和正围着刚回来的宋先生问这问那。秦睿跟勋贵们打了个招呼,然后也做了下来,听着宋先生讲述整个航海过程。 宋先生带着船队,按照郑和给的海图,采用跳岛的方式行进,因为船上都配备了有经验的水手和士兵,整体航程还算顺畅。 到达美洲大陆后,宋先生带领一群伙计,由通译陪伴,与当地部族开展交易,采用以货易货的方式,美洲人用他们的黄金工艺品换取远洋贸易商号的布料、丝绸、瓷器。 最受欢迎是瓷器,美洲大陆的原住民大都是用陶器,陶器吸水、易碎、气孔还多,与瓷器相比那是天壤之别。 宋先生等人沿着美洲大陆的西海岸一直向南,换了一路的黄金和当地特产。 期间船队遭遇到很多次袭击,有些土人看到远洋贸易商号的货物眼馋,但他们没有黄金,于是就纠结在一起,准备武力打劫。好在船队中配置了相当一部分士兵,大明士兵配置的弓箭、刀枪、鸟铳、盔甲,都比美洲原住民强了不知道多少倍。 凭借装备优势,大明士兵将美洲土人按在地上摩擦。前后两个多月,大大小小的战斗经历了数十场,远洋贸易商号付出了近百人的伤亡,但美洲土人至少死亡三千以上。 仗剑行商是秦睿定下的策略,这个时代,没有那么多仁义道德,身在异国他乡,能谈生意的尽量用钱解决,想空手套白狼的坚决灭掉,不惹事,但不能怕事。 整个过程,总共换了等值黄金八十二万两的黄金与白银,其中黄金十九万两,白银六百三十万两,但船队在回程过程中遭遇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海风,有六艘船触礁沉没,其中有两艘运送黄金和白银的船,大概损失了二十五万两。 “郑公公,诸位国公、侯爷、伯爷,这是本次出海贸易的明细账单,请诸位审核!”宋先生讲完之后,从随身携带的木箱中,拿出三本账册,递给了为首的郑和。 郑和既是朱棣的私人代表,自己也是远洋贸易商号的股东,这个账本递给他,是最合适的。 郑和接了过去,没有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