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的一切被苏洵的空间神藏所笼罩。 “太极崩!” 青年男子冷冷的开口。 陡然间,空间神藏内,由音波凝成的太极,夹杂着一股狂暴的能量,席卷八方。 原本稳固的空间神藏,竟微微一颤。 好强的力量。 苏洵神情凝重,有些吃惊地看着面前的青年。 片刻之后,空间神藏和太极纷纷崩塌。 苏洵大袖飘飘,他的衣衫在清风中吹动着。 而他的手中,不知不觉中已经握住了剑。 你不出剑,我可要出剑了,苏洵冷冷的开口。 青年男子傲然地看了一眼苏洵,道:“对付你,不用剑。” 苏洵看了一眼青年男子,旋即哑然一笑,如你所愿。 恰在苏洵说完的瞬间,青年男子敲动手中的大钟。 大钟突然变得巨大无比,朝着苏洵头顶笼罩。 苏洵手中的剑,已然出手。 剑光闪动,苏洵的身影随着剑光而动。 只不过数个回合,原本光芒璀璨的大钟,竟变得有些黯淡。 而那不远处的青年看到这一幕,微微一愣,旋即他有些嗜血的舔了舔嘴巴,修为不差。 这人的剑法不差,刚好可以拿来练手。 师尊经常说,我的剑法缺少灵性,今天遇到对手岂会放过,青年男子的眼中露出兴奋之色。 他的后背上,那把重剑已经不断蓄势。 苏洵没有打破青年男子的这种蓄势,同为剑道,他对于自己的剑有着极大的信心。 他象征性地摸了摸自己腰间的酒葫芦,习惯性地喝了口烈酒。 酒入愁肠,化为一股辛辣。 这也是苏洵自信的根本,同为剑道,他的剑早已经达到返璞归真的地步。 一招一式都简单纯朴,清晰无比。 看似简单的招式,实则却能够爆发出更强的威力。 即使是平平常常的剑招,在苏洵这种剑道天人合一的境界下,其所爆发的威能也是十分恐怖。 他本可以不给青年男子蓄势的机会,甚至是抢先出手,打压青年男子的气息。 但苏洵没有这么做,一方面是他尊重对手,另一方面是他对自己的剑道有着极大的信念。 他没有趁机出手,是他的格局。 他等青年蓄势后出手,是他的胸襟,这是一名剑道高手应该的觉悟和远见。 除非是生死之战,苏洵不会轻易出手杀人。 所以,他的剑招中,保留了余地,少了杀气。 看似凌厉无比的剑招,少了几分杀意。 此时,两人的身躯第一次碰撞在一起。 两把剑在虚空中相互交错,电光闪动,兵器发出铿锵有力的声音。 交手之后,两人对于对方的实力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苏洵心中赞叹,青年男子剑法并不算强,但力量却很强。 他的力量,比苏洵也只是差了那么一点点而已。 靠着力量,他弥补了剑法不强的短板。 倘若是换了从前,苏洵体内仙魔力没有完全转化,胜负就有些难说。 但从他体内仙魔力转化后,他的力量,便呈几何的增加。 在这个基础上,无论是修为、剑法、亦或者是神识,都有了质的飞跃。 这便是经历过磨砺的苏洵,如同他手中的剑,有着锋芒,即将出鞘。 与苏洵的淡定相比,青年男子则是面色凝重,他自然明白,苏洵这一击,证明他的剑法多么恐怖。 这样的剑法,他只在一人身上看过,那就是他的师尊。 这是青年男子脑海中一闪而过的念头。 不过,他也并非没有底蕴,尤其是这些年跟随在师尊的后面,他的剑法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无论是催动剑法,还是威力,都并不比别人差。 倘若没有师尊几年的教诲,我未必是他的对手。 论硬碰硬,我的力量未必比他弱,论剑法,倘若有力量加持……未必没有取胜的机会。 青年男子的眼中闪过光芒,他的手中,重剑又紧握了几分。 放松点,我又不会吃了你,看着青年男子一副生死大战的模样,苏洵不禁莞尔一笑。 青年男子听着苏洵的话,非但没有丝毫的放松,反而更加紧张。 “出招了!” 这一刻,苏洵收回笑容,他缓缓地将手中的赤霄剑拔出。 青年男子看着苏洵的动作,面色凝重。 那一声铮铮的轻响声,让人心生警惕。 赤霄剑缓缓拔出,苏洵的神情立刻变得兴奋起来。 不远处,青年男子感觉到一股若有若无的剑意不断侵袭而来。 在其周围,好似不断涌出剑意。 此时,青年男子心神一颤。 剑意已经朝着他的心神袭来,他心知不妙。 苏洵的剑意所到之处,他的剑便会出现。 若是剑意真的侵袭到青年男子的身体里,那么他只需要使出一剑,便可以了结青年男子。 青年男子步伐快速地朝着后方一退,连忙将重剑祭起。 看似是退,实则却是又向前跃出几步。 他握着的剑,迅速地朝着苏洵袭来。 在两人的周围,气流迅速地发出嗖嗖的响声。 而青年男子的剑虽然沉重,但在其手中,却挥洒自如,他的身躯在虚空中转动。 剑随影动,一剑向着苏洵刺去,剑尖锋芒无比。 铮铮—— 苏洵的手中,赤霄剑挥动,他站在原地,没有任何移动的征兆。 他不退吗?青年男子有些疑惑地看着苏洵。 恰在其临近苏洵的时候,突然苏洵出剑。 苏洵出剑的速度看似依旧不快,但在赤霄剑与重剑碰触的那一刹那,青年男子后退。 短暂的交锋,剑与剑之间硬碰硬,使得青年男子终于明白,自己的剑与面前男子的剑,究竟有什么区别。 “剑势!” 苏洵轻喝一声,持剑一跃,身躯陡然间朝着青年男子袭去。 这一刻,恰到好处,在这期间,青年的力量还没有完全蓄势。 可以说,此时的他,无法蓄势力量,只能被迫接下苏洵的剑。 这一剑击去,青年男子挡住苏洵当即剑后,又是借力后退,他的身躯朝着后方退走,却想要再次蓄势。 只是苏洵根本不会给他这样的机会,剑与剑的交锋,没有后退,只有气势上的胜负。 所以,苏洵要在气势上彻底击溃面前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