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 大丈夫生于人间,必当竭尽所能轰轰烈烈地大干一番大事。 努力过,奋斗过,就算失败了也能此生无憾、不虚此行、不枉此生。 想到这里。 刘备眼神变得越发沉稳。 …… 与此同时。 太行山的某处,毅兴城。 随着一些时日的发展,刘毅的实力越发强大起来。 这段时间前来投靠他的人越来越多。 一切还要从附近的一小股黑山军势力说起。 原先约定的是各势力平时各自活动,战时统一调度。 可是附近一股几千人的小势力,亲眼目睹了毅兴城的迅速发展壮大。 百姓们辛勤劳作安居乐业。 士卒们日夜操练兵强马壮。 小势力中很多部众便纷纷转而前往投靠,请求加入。 小势力的首领见拦不住手下众人,索性率领众人一齐申请加入刘毅所部。 见对方成心来投,人数又不算多。 斟酌再三刘毅还是选择了接纳众人。 他本就有整合黑山军壮大自身的想法,靠名声以招俊杰,今对方慕名而来投,若拒之。 黑山军各大小势力当闻而自疑,裹足不前,因拒绝一股小势力而阻众多势力来投,非明智做法。 他所选的地盘足够大,容纳这些人完全不在话下,备用粮草充足,不愁养不活这些人。 这数千人可挑选出精锐士卒进行整编,其余均让其为民进行屯田,以养活军队。 刘毅的想法是好的,这么做也没有太大的问题。 只是有了这个先例。 远近各个小势力便纷纷来投,请求加入刘毅所部寻求庇护。 刘毅接纳也不是,不接纳也不是。 为了不厚此薄彼,最后还是统一收编他们。 依旧是挑选精锐士卒进行整编,其余部众通通屯田或建设毅兴城。 从第一股小势力加入开始。 眼下太行山从中部往北一带的大小黑山军势力,几乎都选择了加入刘毅部。 中部往南一带的大小黑山军势力,则选择加入张燕部。 可以说太行山现在几乎就是,刘毅和张燕的天下。 计划总赶不上变化。 刘毅本以为自己一时还吞不下那么多势力,没想到最后还是勉强吞下了。 只是消化起来有些困难而已。 他心中庆幸,还好张燕不断游说,把大部分势力都揽下。 不然他现在只怕撑爆了,也无法吸纳那么多人。 这种心情有些矛盾。 就像看到一个非常美味可口的食物。 恨不得将它一口吞下,又害怕难以吞下或是不消化。 不过他也不担心张燕分了他的蛋糕。 只要他足够强大,总能够将所有黑山军整合到麾下的。 一口吃不成个大胖子。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慢慢消化,将已收编的那些大小势力,转化为他自身的实力。 十几万投靠他的黑山军。 实际上能够符合他对士卒要求的并不多。 他的一贯做法就是兵贵精不贵多。 坚定不移的走精兵路线。 十几万黑山军。 通过精心挑选以后,只有两万不到的人被他收编入队。 而且还只是充当后备军。 需要通过后续的系统训练、大力操练才能转化为主力军。 除这两万被收编的士卒,其余众人均编户造册,赐予田地复为平民。 那些人大部分都是,被压迫而走上反抗之路百姓。 刘毅保证他们的食住与安全,又分他们田地、农具、种子施行屯田制。 以实际收获的粮食为基准,交够刘毅所要的,剩下都是他们自己的。 在刘毅一系列的安抚政策之下,一切都在平稳过渡,并未造成太大的不满。 有少部分人多少有些不满,不过见到白起、典韦、周仓等人手下的劲旅之后。 乖乖的闭上了嘴巴,大力开荒种田。 军队整编完毕后。 毅兴城的兵力主力军三万、后备军两万。 总兵力达到五万人马。 百姓人数则多达十余万。 整个毅兴城的人口数量,比之前要翻上好几番,规模都快赶上刘毅最初所占的宛城。 只是各项软件、硬件设施暂时还跟不上,比不上宛城的繁荣。 但和黑山这一带的普通县城相比,也算是中规中矩。 要知道年前这里还只是个荒废的小镇,半年时间能够发展成这样已经很不容易了。 可谓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 …… 毅兴城,议事大厅中。 刘毅与白起等人正在商议各项事宜。 数日前。 刘宏任命皇甫嵩领兵前来黑山一带,讨伐黑山军的消息他们早已知晓。 刘毅觉得这有些不符合历史。 据他了解,在黑山军初起之时,刘宏见黑山军势大无法轻易征讨。 就派人前来招安任命杨凤为黑山校尉,统领黑山诸起义军。 张燕见状主动请求招安,被任命为平难中郎将,领河北诸山谷事。 怎么他一来黑山。 刘宏就任命皇甫嵩领兵前来征讨黑山军。 完全不按套路出牌啊! 刘毅真的想不通。 皇甫嵩不是被撤职了? 这昏庸的皇帝,啥时候对讨贼这么上心了? 刘毅本来还想苟在太行山好好发育。 到时候若朝廷招安了杨凤、张燕,他也趁机假意归顺。 洗白自己的同时,让张让帮忙搞个好的官职、好的地盘。 让他实现自己自立为王的目标。 现在看来这个目标怕是暂时无法实现了。 对方来的可是人屠皇甫嵩。 动不动就搞个大京观,宣扬朝廷军威、震慑群贼。 他就算主动请求招安,皇甫嵩也必不能容。 两人之间的梁子早在长社就结下了。 皇甫嵩对他的痛恨远超常人。 他请求投降无异于引颈就戮。 而且这也不是他的风格。 人屠又如何? 十多万人的京观又如何? 他身边还有坑杀四十多万士卒的杀神! 眼下兵精粮足,断没有怂的道理。 不过他心里还是祈祷皇甫嵩,不要过来征讨他。 征讨张燕意思意思一下就可以了。 最好张燕给力一点,直接将皇甫嵩打得溃不成军。 朝廷见皇甫嵩出兵不利招回朝廷问罪,然后派人前来招安。 他顺势而降。 皆大欢喜。 简直完美啊! 就在刘毅各种幻想之际。 突然议事厅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报。” 一士卒急匆匆的跑了进来。 士卒单膝跪地神色略带惊慌道: “主公大事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