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着这对娘儿俩强烈的自尊心。 刘毅笑道: “每个人都有困难的时候,我爹去世的早,我娘为了我坚决不再改嫁。 家里的重担全落在她一介女流身上,全靠好心人给予我们帮助让我们走到了今天。 我希望将这份爱心的种子传递下去,你就不要再推辞了,权当我对孩子的一点心意。 待你家孩子长大,我相信他也会将这份爱心传递给更多的人……” “如此……就多谢小兄弟了!” 妇人见刘毅说得十分真诚,再推辞就有些不近人情,她感激的对刘毅行了一礼,并示意小男孩向刘毅道谢。 “谢谢哥哥!等我长大了,一定去帮着更多的人,做一个像哥哥一样的人!” 刘毅点点头,再次摸了摸小男孩的头,对妇人说道: “孩子正在长身体的时候,他头发枯黄,骨瘦如柴,肯定是长期营养根本上的缘故。 若长此以往,必定体弱多病,还会错过最佳长身体的时间。” 刘毅说完将身上卖糖葫芦所得的钱,以及一些值钱的物件全硬塞给了妇人。 “这钱你拿着给孩子买点肉,也给自己补补,要是你垮了,你家孩子的天可就塌了……” 妇人本想拒绝,可是听到最后双眼却有些湿润。 想说感激的话,刘毅早就转身离去。 根本不给她推迟或是道谢的机会。 望着刘毅远去的身影。 妇人心中感慨万千。 张张嘴似乎想说些什么,最终还是藏在了心底。 小男孩感激之余,看着垂涎已久的糖葫芦,将其中一串递给妇人,甜甜的笑道: “娘亲,你先尝尝!” “天儿吃吧,娘亲不喜欢吃这些!” 妇人爱怜的将糖葫芦推回给小男孩,并将小男孩手中的米袋接了过来。 “娘亲吃都没吃就说自己不喜欢,一定是在骗我!你不吃我也不吃了!” 小男孩固执道。 “那娘亲吃一口,还不行嘛!” 妇人摇摇头,爱怜的摸摸小男孩的头发,眼中满满的爱。 她一生最欣慰最幸福的,就是自己有这么个孝顺懂事的孩子。 只要有他在自己身边,再大的苦都不算苦。 她尝完一个果子就将剩下的递给小男孩,表示自己真的不喜欢吃。 见妇人尝过糖葫芦,小男孩这才没有再固执。 他迫不及待的咬下一颗,糖葫芦特有的口感充斥在他口中,无比满足的咀嚼着。 从出生到现在,这是他吃到最美味的食物链。 连续吃完几颗,他还是强行忍住没有再吃下去了。 “怎么了天儿?不好吃吗?” 妇人有些奇怪的望着小男孩。 小男孩摇摇头道: “不是! 这糖葫芦太好吃了,我想省着吃,一次性吃完,明天就没有吃了。 而且我想把它带给爷爷尝尝,爷爷年迈、身体每况愈下,还没尝过这么好吃的东西。 天儿还小,日后有的是机会吃这些……” 小男孩说话间,小心翼翼的将剩下的糖葫芦收好,意犹未尽的舔了舔嘴角的残渣。 如此美味一丝都不能辜负浪费。 妇人闻言点点头,心情十分复杂。 …… 望着随着妇人回家的小男孩。 张宁微微一笑很倾城。 “夫君心地真好!” 刘毅如此有爱的举动落在张宁眼里,令她忍不住夸赞了刘毅一句。 联想到还有无数生活在水生火热中的百姓,刘毅想到杜甫的诗句,忍不住感叹道: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辟天下百姓俱欢颜!” 张宁闻言微微一愣。 为刘毅心怀天下苍生所动容。 “夫君,要不剩下的糖葫芦我们就不卖了。 把它们送给那些想要,却买不起的小孩子们吧? 顺便把卖糖葫芦所得的钱物,赠予那些生活困难的百姓,帮助他们改善生活。” “正有此意!” 两人想法不谋而合。 有意的寻找需要帮助的对象进行扶贫,很快就将糖葫芦以及身上的钱财都送了出去。 正当他俩准备打道回府之际。 身后忽然传来一道熟悉的声音。 刘毅与张宁双双转过身子。 叫住他俩的不是别人,正是先前那仪容秀丽的青年。 “这位兄弟,你又想干嘛? 我真不是骗子,你就不要再纠缠着我了!我俩赶着回家……” 刘毅话音未落,青年突然躬身朝着刘毅赔礼,羞愧难当的说道: “先前是我鲁莽!错怪了兄长! 兄长非但不是骗子还是大好人、大善人! 我为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妄自诽谤兄长感到羞愧,还请兄长原谅我前番的无礼!” 青年语气十分真诚与诚恳。 先前他并未走远,而是在暗处偷偷观察刘毅的一举一动。 是以刘毅赠送糖葫芦给孩子们、以及将身上所有钱财,悉数赠予那些生活困难的贫苦百姓的这些善举,全被他看在眼里。 明白自己错怪好人后,他心中做过一番斗争,最终还是选择亲自前来赔礼道歉。 也就有了眼前的这一幕。 闻言刘毅哈哈一笑。 拍了拍青年的肩膀: “你放宽心,这点事我根本没有放在心上,你也是好心提醒那姑娘,我不怪你。 仗义执言是好事,不过我还是要提醒你要注意分寸。 要是遇上一个脾气不好的,吃亏的还是你自己。” 说实话一开始刘毅对于青年也是有些许恼怒。 眼下人家主动真心认错了,就没有必要再揪着不放了。 出于直觉,他甚至察觉眼前这青年秀丽的仪容之下,还隐藏着不俗的实力。 张宁的心情与刘毅一致。 任谁的夫君被人当众指责“猥琐”、“一看就不是好人”都会感到不悦。 现在说开也就没事了。 她也一脸和善的安慰道: “不知者不罪,壮士也是一片好心,为民着想。 事情都已经过去了,壮士不用过意不去。” “多谢!” 青年见刘毅二人原谅了他,这才松了一口气。 刘毅再次打量了他一眼道: “相逢即是有缘,这位兄弟不知如何称呼?” 青年见刘毅问话。 朝着刘毅拱拱手,毫无隐瞒道: “在下田豫,渔阳郡、雍奴县人。” 言罢他顺势询问道:“不知兄长如何称呼?” 渔阳郡、雍奴县人、田豫? 闻言刘毅不答反问道: “这位兄弟,表字可是国让?” 听到刘毅问话田豫忍不住脱口而出道: “兄长怎知弟之表字?” 也难怪田豫吃惊,他表字刚起不久,知道他表字的人并不多。 没想到刘毅与他初次见面,便能够喊出他的表字,这让他如何不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