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兄弟们一起上(感谢“顾时他来路”为角色配音,太赞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富态中年稍做思索。   瞬间就反应过来,同伴说指的应是刘毅所部。   刘毅曾带军民逃入黑山一带。   大致位置应该也在这一带附近。   不过他对同伴所指并不以为意。   他成竹在胸道:   “贤弟大可放心!   想当初他们在宛城尚且剿匪安民,收买天下平民百姓的心。   如今安肯自毁名誉出来劫掠我们?”   瘦高中年仔细一想,顿时觉得同伴说得很有道理。   刘毅虽为贼寇,做事却光明磊落,与民秋毫无犯。   甚至不惜冒着巨大风险,携数万宛城百姓迁移至黑山避难。   从未听过他们做过劫掠之事。   在南阳地界曾大力剿山匪保境安民,为各商队运输货物提供过不少便利。   想来刘毅一心经营名声,即使知道他们从地处路过,也断不会前来劫掠他们。   “如此,弟放心矣!”   瘦高中年心中的石头,总算是落下一半。   现在唯一让他担忧的,就是褚燕这个不确定因素。   如果褚燕抽不出现。   那他们这回就能有惊无险的,将这批货物送达目的地。   “不过这地方终究不算太平,我们还是尽早离开为妙!   我估计按我们这行进速度,再有一天时间就能离开这了。”   富态中年虽然表现的要比瘦高中年淡定。   可身处贼寇四起的太行山地带。   他心里多少还是有些发怵的。   这商队为首的两人不是别人。   正是北方一带出了名的富商,中山大商苏双与张世平。   二人同乡,一起从商多年。   商队在他俩的经营之下,不断做大做强。   经营的货物种类及范围也越来越广。   可以说客户群体所需要的绝大多数货物,他们都在曾往来贩卖。   北方大部分地区都有过他们的足迹。   不过自从黄巾起义、天下动乱以后。   这哥俩经营的重心就发生了改变。   主要以经营镔铁、马匹为主。   因为这二者的利润相对比较可观。   他俩又有稳定的渠道,所以很少有商队能够竞争过他们。   年前。   他俩贩马到涿县,见刘备乃是中山靖王之后,外表不俗。   经商多年的苏、张二人,见过形形色色的人不少,刘备虽是白身,但乱世出英雄。   他俩一致看好刘备。   恰好黄巾起义阻断了他们的生意,有心结识刘备的哥俩。   便将余下的良马数十匹、金银五百两、镔铁一千斤一并赠送刘备。   待黄巾起义被镇压。   各地安定。   两人便再次往返北边贩马,同时经营镔铁。   先前并州至冀州路途相对安全。   不巧的是黄巾被镇压了,但汉灵帝增加税赋。   使饱受战火之苦冀州百姓不堪税赋,躲入太行山中当起了贼寇。   让他们行商风险增加了不少。   二人寻见刘备请求借士卒护卫一程。   刘备二话不说,直接答应了二人请求。   让张飞征召散回乡里的弟兄,借精锐士卒一百与他俩。   见刘备如此爽快。   苏双二人十分感动。   当即承诺将此次众多马匹与镔铁,赠予刘备一部分以示感激。   亦有进一步结交之意。   刘备虽然只得了一个安喜县尉,但二人依旧认为刘备只是时运不济。   并非是他能力问题,他们依旧认为刘备乃是金鳞。   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   从刘备处借来士卒护卫商队。   苏双二人这才敢运送镔铁和马匹,从太行山这一带经过。   他们这批的货物质量都很不错。   镔铁质量上乘不说。   所贩卖的马匹更是不乏上等好马。   有乌桓马、鲜卑马等宝马良驹。   这些马耐疲劳,不畏寒冷,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下生存。   每一匹都极为粗壮,体能充沛,反应迅速。   它们不仅可以代步。   最重要的是在战场上表现十分勇猛,是颇受欢迎的战马品种之一。   不过这些马的货源不好拿。   一般的部落不会轻易,把这些好马拿出来卖的。   而是将多数劣马混在好马之中共同贩卖,滥竽充数。   贩马者若不小心走眼,就要承受相应的损失。   所以很多中原的商贩,大多数会选择买价格低廉些的夫余马。   这样能够最大程度降低他们的损失,提高利润。   苏双二人常年贩卖马匹,挑选良马的经验相对丰富。   不过他们主要贩卖对象还是夫余马。   它们体型偏矮,但体能比之乌桓马等良种马,毫不逊色。   而且耐力强,对饲料要求低,适应能力顶级。   可以作战马,也可以拉车、犁地。   即使不想要了,转手还能卖个好价钱。   在中原地区销量最大。   这些年贩卖这些马匹,让苏双二人获利千金。   尝到甜头的他们,才不惜冒着被贼寇劫掠的风险,选择铤而走险。   ……   在苏双二人带领商队,行经一处山谷。   早有大队人马,手持闪闪发亮的利刃,正密切的注视着商队的一举一动。   在半个时辰前。   从苏双他们的商队进入太行山地界,这些人就已经得到了相关讯息。   他们在首领的安排下,迅速前往此处埋伏,等待这群商队的到来。   商队离这些人埋伏之地越来越近。   不过他们都没有急于动手。   而是在静静等待猎物入网。   到时候他们群起攻之,就能将商队中的所有物资一网打尽。   如果贸然出击。   对方拥有数百匹骏马,难免让他们走脱了一些。   这可不是他们想要的结果。   他们不仅要货更要骏马。   这也是为何他们首领精心选择,在这山谷埋伏的原因。   此处山谷沟壑纵横,十分狭长。   首尾窄中间宽,只要守好两头,就能瓮中捉鳖。   任凭商队骏马再能跑,也跑不出这山谷。   伏击之地。   某处密林中。   一士卒,快步走到一身战甲的青年身前,恭敬而欣喜道:   “首领!他们入网了!”   “好!很好!”   青年首领目光炯炯有神,身躯凛凛,相貌堂堂。   外边略带青涩但一身领袖气质,已十分不凡。   他满脸兴奋,冲着身边众人高声喊道:   “兄弟们一起上,给我拿下这批货物和马匹!”   “喏!”   随着这青年首领一声令下,埋伏在两侧密林中的士卒们,犹如潮水般汹涌而出。   “杀啊!”   “冲啊!”   “杀……”   漫山遍野都是他们震耳欲聋的喊杀声。   声音经久不息,在山谷中不断回荡着。   商队中。   战马惊鸣声不断响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