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率军追击。 前脚刚走。 一处密林中几道人影闪动,迅速将情报告知白起。 得到张燕与、皇甫嵩双方的情报。 白起嘴角露出一抹冷笑: “果不出我所料!” 他望着李大贵沉声道: “大贵,令你即刻领军一千决堤放水!而后前往笙源谷左侧增援!” “喏!” 李大贵应声离去。 “元福、元俭,令你二人领军一千,赶往笙源谷右侧山顶。 待张燕军与汉军士卒逃往岸边时全力击杀!” “喏!” 周仓、廖化齐声应喏,领命而去。 末了,白起望着裴元绍开口道: “天罡,你且与我一起领兵赶往笙源谷左侧山左顶。 杀他们个措手不及!” “喏!” 三千人马各司其责,迅速行动起来…… 不得不说。 这场雨多多少少打乱了皇甫嵩的计划。 不过在他看来一切还在可以掌控之中。 按原计划。 他欲行使骄兵之计,让张燕以为他们军中即将粮尽而退兵。 放松警惕的同时率大军前往追击攻打。 大军撤离方向就是从笙源谷左岸,朝右岸撤离。 让张燕以为他们前去与张狂所部汇合。 他在撤军将对方引诱至笙源谷的间隙,瞒天过海。 让未渡河的一部分士卒,藏于笙源谷左侧山下的密林之中。 渡河的部分士卒,藏于笙源谷右侧的密林之中。 届时他率军装不敌,沿左岸往正下方逃跑诱敌,待张燕大军尽入山谷再杀个回马枪。 期间两侧伏兵尽出,定能大破张燕手下的黑山军,杀他们个措手不及。 关羽则继续防备刘毅派遣而来的三千人马,不给他们浑水摸鱼的机会。 这是他最初的设想。 只不过这场大雨让他稍稍改变了计划,暂且撤回关羽手下的三千士卒。 令关于随时做好围歼黑山军、以及防备白起等三千兵马。 虽然对于关羽来说颇具挑战性,但也是没有办法了事。 领兵多年他对一些细节还是有些许敏感。 起初他之所以敢于在笙源谷附近安营扎寨、设计在笙源谷阴张燕。 是因为季节性的原因,使得这一带水流极小算不上是犯了兵家大忌。 奈何连续降雨,让他心中有了一丝危机感。 所以只得速战速决,早点击败张燕,以免夜长梦多。” 众人并不知道皇甫嵩的想法。 降水带来的影响对他们来说问题并不大,白起所处地势虽然比他们高。 但三千兵马给他们的感觉并不多,而且据关羽回报白起等人连日并无动静,连试探他们的打算都没有。 似乎真的只是出于形式,派三千人过来意思一下。 眼见关羽扼住进攻路线,没有可乘之机的他们老实得很。 是以无论是关羽、亦或是洪博等人都有些轻敌了。 他们按照皇甫嵩的部署迅速行动起来。 洪博等人居左侧密林埋伏,关羽等人在右侧密林伏击。 皇甫嵩自引军渡河为诱饵,只等张燕大军上钩自是不提…… 却说张燕率领三万余黑山军,朝着皇甫嵩撤兵的笙源谷方向迅速追来。 半刻钟不到。 便见到了汉军大部队正陆续渡河的身影。 张燕率军拍马赶上。 早有眼尖的将士将皇甫嵩的身影指给张燕。 望着正准备渡河的皇甫嵩,张燕大喜,高声喊道: “皇甫老儿,哪里走!” 他觉得皇甫嵩等人今日定是在劫难逃,即使过了河,对面依旧有个山坡等着他们。 “人言皇甫嵩深谙兵法之道,我看是世人言过其实!不过尔尔!” 张燕说完放声大笑起来。 下坡容易上破难。 汉军将士们虽从浅处渡河,然衣物、辎重经过河水浸泡,重量必然加重不利于逃跑。 他们众黑山军将士皆是轻装上阵,全力追击,片刻就能赶上。 “不要让皇甫嵩跑了,杀!” 张燕大手一挥,手下大军纷纷叫嚣着朝汉军士卒追杀而去。 郑义紧随张燕左右,一直保持高度警惕,密切观察着身边事物。 放眼望去。 河水浅处确如斥候所言并不算深,人马皆可渡河。 上游堤坝之中河水虽多,然分流下来威胁性不算太大。 主要让他心中隐隐不安的是此处的地形。 他们所在的笙源谷,两侧密林层层叠叠,非常适合伏兵。 出于稳妥起见,郑义忙对张燕提醒道: “将军此处密林遍布,我等当提防对方伏兵。 山谷地势低状如瓮,一旦我们进入山谷,对方若有伏兵后果不堪设想。 不若先派查清敌情,再进军不迟。” 张燕花了偌大的功夫,好不容易追上皇甫嵩的大军。 若眼睁睁让其渡河、登上山坡从容离去,才悔之晚矣。 到时不说追击不得,即使想要追击,对方派一军队断后,半渡而击之,他们又能奈何? 他与郑义考虑的出发点不同,他的想法要更加激进一些。 况且他进攻的指令已经下达。 众黑山军将士早就叫嚷着发动进攻。 汉军士卒对众人来说就是到嘴边的鸭子,断不可能让他们轻易飞走。 是以张燕并没有采纳郑义的建议。 他一指领兵奔逃、连不少辎重都抛下的皇甫嵩,大笑道: “云飞无需多虑! 皇甫嵩大军军心涣散见我们追来,四散奔逃还来不及,哪还有心思埋伏我们。” 言罢张燕策马朝着皇甫嵩所在之地,追击而去。 “将军……” 郑义望着滚滚河水,又看了看郁郁葱葱的树林,不知为何总有不好的预感。 他策马留在原地,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待见到张燕走远,他叹了一口气忙策马跟上。 同时心里暗暗多留了一个心眼。 黑山军众将士却是没有顾虑太多,心中只想着杀敌立功。 见对方被他们追杀得,连部分辎重都抛弃在浅水中。 甚至大部分士卒连河也不渡,跟随着皇甫嵩沿着笙源谷左岸往下方飞快撤退。 黑山军全体将士满脸兴奋,奋起直追。 笙源谷是个大山谷,地势十分辽阔。 仅中间大河就有近百丈宽,长度更是难以目测。 整个山谷容下他们数万大军绰绰有余。 数百人一字排开的追击与撤退亦非难事。 不少地方虽有浅水阻拦了,却阻止不了黑山军将士们涉水杀敌的热情。 皇甫嵩见张燕大军已尽数被吸引进笙源谷,心中大喜。 忙停止撤军,命后军做前军杀他们个回马枪。 怎么回事? 追击当中的张燕等人,纷纷一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