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 刘毅一战全歼皇甫嵩手下大军、生擒皇甫嵩的消息传开以后。 非但整个冀州,乃至大汉各州各郡都感受到了震惊。 世人对刘毅用兵、以及手下部队的战斗力又有了新的认识。 他的名号彻底打响! 如果说前番刘毅击败秦颉、皇甫嵩、朱儁、曹操等人还存在侥幸的可能。 这一次令皇甫嵩全军覆没,再说是巧合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是以。 各世家、门阀、豪绅都将刘毅标为危险人物,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轻易去招惹他。 太行山一带的起义军势力的头目不是傻子,都明白刘毅是个潜力股。 纷纷主动前往投靠。 刘毅明白若想夺得天下,最重要的是军队、是人才,更重要的是百姓。 因为后者是前面两者的源泉。 没有百姓这个根,军队就难以获得新鲜血液补充,甚至连养他们、保障他们温饱的人都没有。 人才也是相同的道理。 所以刘毅尽乎收留了那些前来投靠的势力,毅兴城的规模也得以进一步扩大。 对于前来投靠势力的部队,刘毅并没有全盘接收。 本着精兵的原则,他只吸纳各方面都达标的精锐士卒。 补充战损兵力的同时,进一步扩大队伍数量。 整个毅兴城的兵力达到了六万人,其中三万正规军、三万后备军。 并且军队名称方面刘毅也进行了整合。 仅保留背嵬军、虎卫军的名称。 其余刘毅懒直接以自己名字为参考,尽皆将他们归为毅军。 三者之间又有细分各个兵种,自是不提。 值得一提的是负责统帅背嵬军的白起,刘毅将其更名为公孙起。 余下未被收编入伍的士卒,尽皆解甲归田,参与屯田。 最终毅兴城的人口成功突破三十万人。 俨然算得上是座不小的城池了! 虽然各项设施暂时跟不上,但人口一多各项规章制度必须完善,但凡触碰了法律绝无轻饶的可能。 是以那些新投靠的起义军势力,皆不敢生事。 毅兴城再次全民投身到,浩浩荡荡的建设潮流之中。 至于张燕如何发展势力、北宫伯玉如何攻打三辅之地,那就不是刘毅所要关心的了。 他要做的就是不断的发展实力、积攒实力。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洛阳城中。 张凌收到刘毅派廖化送来书信后,第一时间筹划行动起来。 他轻车熟路的来到张让府邸门前。 正门中间的牌匾之上用鎏金书写着,“中常侍张府”字样。 表面上只是秩比二千石的官职,实际上却是实权官职,就连何进都不敢小觑他。 守门之人都收过张凌不少好处,得知他到来便屁颠屁颠前去禀报张让。 很快就让张凌进入府邸。 在下人的带路之下,张凌七拐八绕花了不少功夫才来到张让屋外。 虽然不是第一次来,但每次张凌都要感叹张让这府邸太大、太奢侈了 一个太监在寸土寸金的洛阳城,居然占有如此庞大的院落。 腐败! 简直是太腐败了! 什么时候他才能够拥有一座这样的院落啊! 望着屋内神态高傲、由内而外散发出不可一世气息的张让。 张凌也不避嫌,径直上前躬身说道: “凌见过张常侍。” 张让眯着眼睛打量了张凌一眼,声音尖锐道: “元鸿今日前来有事乎?” “我家主公最近得到一些珍宝,特命凌送与张常侍,还望张常侍笑纳。” 说话间张凌恭恭敬敬的将一个精致木匣子,呈递与张让。 “你家主公倒是有心!回头替我和他道声谢。” “张常侍客气了!凌一定将话带到。” “嗯!” 张让点点头也没有客气,十分自然的将木匣子接了过来。 出于好奇他轻轻打开了一个缝隙,一道荧光闪过,张让眼神顿时一亮。 神情也变色激动了起来。 “元鸿此为何物耶?” 宝物的来历廖化已细细转告张凌,闻言他恭敬的朝张让说道: “此宝物乃是我家主公最心爱之物。 名为随侯珠,乃是随国的君主随侯在一次出游途中。 救治受伤大蛇放归草丛,后大蛇衔明珠来报答随侯,故谓之‘随侯珠’。 因珠纯白而夜有光明,如月之照可以烛室,又曰‘明月珠’。 张常侍在夜里或黑暗中观赏,效果更佳。” 闻言张让眼神流露出满满的欣喜,爱不释手的将木匣子打开细细打量。 夜明珠在古代是相当稀有的宝物。 可遇不可求。 即使是张让也没有几颗,更别说像木匣子中这颗无论是大小、还是色泽俱佳的随侯珠。 半晌后。 张让的心情才恢复平静。 他完全不怀疑这颗宝珠的真假,他相信刘毅不会拿假货来糊弄他。 他心情十分开心的说道: “你家主公实在是太多礼了! 无功不受禄,我拿了他如此之多的财物珍宝,实在是心有难安啊!” 拿人钱财替人办事乃是人之常情,可刘毅至今为止都没求他办过事,反而令他感到有些过意不去。 张凌等的就是他这句话,忙开口道: “不瞒张常侍,我家主公正有要事相求。” “哦?不知你家主公有何事想求?我能做到的绝对义不容辞。” 张让本是客套的说辞,见刘毅真有事相求也不敢把话说得太满。 只能说看在利益的份上,会尽力而为,并不能保证一定能够做到。 张凌按照刘毅心中交代,明言道: “我家主公年前已改名刘毅。 现想请张常侍帮个忙,在洛阳城的太庙里的族谱里给他安个名字。 我家主公也知道这事不好办,可纵观整个天下,这事要是张常侍办不到别人就更加办不到了。” 明知道张凌最后的话是在吹捧自己,可张让还是觉得十分受用。 论在刘宏面前得宠程度他绝对首屈一指,他若完不成的事,如何允许别人压他一头? 不过这事确实也不太好办。 族谱这事归宗正府掌管。 关于皇族的子子孙孙,无论分散到何处都会有相关记载,保障了皇家血脉的传承。 哪怕朝代更替了一代又一代,城池沦陷了一座又一座,流落在外的皇室血脉都会有相应的记载。 汉室宗亲都名入金书玉碟,不可能掺假。 皇亲国戚的身份很难伪造,只能想办法为刘毅伪造一个偏远旁系血亲的身份。 在他看来费点心思,让宗正府里的人偷偷为刘毅,在族谱里加上名字应该没太大问题。 “此事有点小棘手,元鸿还得等上三五日才行!” 经过片刻思虑后,张让最终还是答应了刘毅的这个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