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谣黑山军有心趁虚而入。 再书信给卢植,让他与朝廷众臣举荐皇甫嵩带兵讨伐黑山贼。 三人成虎。 谣言可畏。 此事或许真的能成。 黑山贼为祸一方本来就是事实,黑山地理位置靠近虎牢关,离洛阳咫尺之遥。 年前波才兵寇洛阳,险些吓坏洛阳文武百官。 有此前车之鉴,这回没有理由不重视。 而书信给刘备恩师卢植,委婉劝说他举荐皇甫嵩,领军讨伐黑山贼问题亦是不大。 别的事卢植或许会不允。 唯此事卢植定会相助。 因为年前讨伐黄巾贼,卢植被诬陷入狱是皇甫嵩将他救出,复任为尚书的。 于情于理,这回卢植都该帮皇甫嵩一把。 朝廷虽怪罪皇甫嵩平叛边章、韩遂之乱,进展缓慢。 但皇甫嵩在虎牢击败波才十万大军、击败东郡卜己、冀州张角三兄弟数十万大军。 这一切他们都看在眼里。 不可否认在讨伐镇压贼寇这方面,皇甫嵩绝对是个好手。 想来朝廷一定会派遣皇甫嵩,领军前来讨伐黑山贼。 而刘备曾跟随皇甫嵩讨伐过不少黄巾贼。 待他们大军到来,前去投靠定能报张燕夺马之恨、夺镔铁之仇。 刘备听关羽一席话,幡然醒悟。 黄巾起义虽被镇压,但余孽犹存。 如今的黑山贼多数都是,先前黄巾贼的漏网之鱼。 讨伐黑山贼这事,朝廷让皇甫嵩来再适合不过了。 他大喜过望,对关羽吩咐道: “云长此法甚妙。造谣黑山军有心趁虚而入,联合边章、韩遂共同攻击洛阳。 这事就交于你去办。” “喏!” 关羽抱拳道。 紧接着他又对张飞说道: “我稍后修书一封给恩师,翼德可派人送往洛阳。” “喏!” 张飞亦是大喜。 只要能够击杀张燕讨回马匹镔铁,解他心头之恨。 无论是他孤身前往贼窝击杀张燕,还是皇甫嵩率军前来讨伐张燕。 对他来说都能解气。 当然若皇甫嵩能率大军前来肯定更好,能灭张燕大军更解他心头之恨。 令关羽、张飞分头去做这些事后。 刘备目光灼灼的望着苏双二人,似乎很有把握一般。 “若云长此法能够奏效。 想必朝廷必定会派皇甫将军领兵前来讨贼,到时备再跟随前往必定将战马、镔铁夺回一二。 为二位解恨!” 苏双、张世平闻言,脸上皆露喜色。 皇甫嵩讨伐黄巾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早已传遍天下。 若有他领军前来讨伐黑山贼。 断不会有令他们失望的道理。 即使那些马匹、镔铁要不回来,能够剿灭黑山贼不仅能解恨,日后行商也安全的多。 关羽等人办事效率很高。 派人前往洛阳等地大力宣扬黑山贼贼势浩大,将欲趁乱起事挥师洛阳。 得此消息。 洛阳文武百官顿时坐不住了。 如今朝廷主力军队都被派往镇压边章、韩遂之乱。 若黑山贼趁机攻打,如之奈何? 这消息人传人,越传越快。 十常侍等宦官,有心压住这个消息不让刘宏知道。 可整个洛阳都在传这消息,他们终究还是压不住了。 而这时卢植刚好收到刘备的书信。 他看完以后,心生欢喜。 这些日子他正为皇甫嵩被撤职问罪,而他什么都帮不上感到烦恼。 皇甫嵩于他有恩。 曾在刘宏面前极力为他开脱,最后刘宏不仅不治罪于他,还让他当了尚书。 知恩要图报。 一直遗憾不能为皇甫嵩做点什么的他,见到刘备这封书信。 又见洛阳城中谣言已奏效。 心中忧烦瞬间消散大半。 他立刻宴请一些在朝为官的好友,前来府上一叙。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将合力举荐皇甫嵩率军前往冀州,讨伐黑山贼的事情说与众人。 这些人多半都与皇甫嵩交好。 当下一拍即合。 准备改日上朝,力促此事。 众人商议完毕。 翌日早朝。 卢植等人跪坐朝廷两侧。 一些小事呈报完毕后。 卢植率先出声,直奔主题道: “陛下,近日冀州黑山贼动乱,据传回的消息。 张燕正在大力整合黑山各方贼寇势力,如今兵强马壮人数已有十数万。 再任其发展下去,只怕一两年时间,就会拉起百万黑山贼,于我大汉十分不利。 张燕豺狼也,据说他欲趁边章、韩遂之乱,率军前来攻占洛阳。 此事不得不防。” 卢植话落,不少人也纷纷开口附议。 “与其等待张燕像年前的波才一样,带兵直逼虎牢,不若化被动为主动。 他他还未成事之前,率大军前往讨伐镇压,将这股不稳因素扼杀在摇篮之中。” “听闻当日众多黄巾贼寇也遁入黑山一带,如今死灰复燃,亡我之心不死。 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 黄巾余孽绝不能姑息……” 当然也有很多反对的声音。 国库亏空、朝廷兵力不足无力征讨。 虎牢天险易守难攻没必要主动出击…… 反对的声音与赞同的声音,此起彼伏。 双方就这个问题争执的不可开交。 听得刘宏一个头两个大。 这都什么事嘛! 好不容易由汉室宗亲,接任了皇位。 还没好好享受享受。 这天下都乱成什么样了? 黄巾贼,黑山贼,白波贼,泰山贼,山越贼、羌贼、夷贼、水贼、马贼…… 这个贼那个贼。 感情天下都贼是贼? 他突然感觉自己的江山要完啊! 这时候卢植继续开口道: “陛下,黑山贼乃黄巾余孽在作祟。 天下贼寇四起,正是因为他们在挑衅我朝威严,而我们选择放任之,四地毛贼方敢效仿。 若我们能够趁胜追击,以雷霆之势镇压黑山贼,不能给他们喘息的机会。 杀鸡儆猴之下,各地毛贼自不敢再跳脚。” 听卢植一说,刘宏觉得很有道理。 “卢尚书所言甚合朕意。 然诸位所言国库亏空、朝廷兵力不足无力征讨,亦是事实。 如之奈何?” 听闻刘宏所言。 不少持反对意见的大臣纷纷出声道: “陛下,眼下重点在平叛边章、韩遂之乱,不宜再起兵征讨张燕。 不若施行招安之法,先稳住张燕,让他领诸山贼。 日后有余力再征讨群贼不迟。” “此缓兵之计,可也!” 不少重臣纷纷附议。 讨伐贼寇要花费太多人力物力财力了,能招安也不失为一个解决的办法。 听这些大臣一说,刘宏觉得也有道理。 真的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他的头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