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交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董卓更是知道,现在的他连想要贿赂这群太监也恐怕来不及了。   当初他能被拜为个东中郎将是因为他走了董太后的关系,所以十常侍巴不得他赶紧倒台,哪还能帮助他?   董太后和十常侍之间的矛盾根本就没有一丝婉转的可能。   两方的冲突就是利益驱使的,双方都是卖官鬻爵,所以双方都恨不得对方的势力削减,好抢占各自的的市场。   所以董卓现在只能是继续求助于董太后了。   李儒也知道现在自己的泰山将希望寄托于太后,但她对此却很不报希望。   太后现今的势力根本就无法和十常侍对抗,很难保全董卓现在的官职,最好的结果莫过于罢官而已。   李儒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泰山,若想让太后保住中郎将一职,我们自身也要有所建功啊!”   此刻的董卓也明白了自己现在的处境,所以听到李儒这么一说,不亚于捉住最后一根稻草。   “文优有何好计策?”   “无它,为强攻尔。”   这么一说,场面一片寂静。   董卓之所以舍近求远去攻打张宝,是为了什么?   就是为了避免强攻广宗。   卢植强攻将近一个月也没有收获,他可不认为自己比卢植还要厉害。   而且这次前来他并不仅仅和一众西凉猛将前来的,还带来了三万精锐凉州兵。   虽然卢植当初的三十万兵马现今还有十七八万,但一旦开始强攻广宗,那么势必要动用凉州兵的。   这些,可都是他好不容易训练出来的啊,投入一兵一卒到惨烈的攻城战实在是有些心疼。   这些可都是他立足于西凉的精锐啊,他肯定是不舍的。   不过这不舍之情也就一闪而过,他站起来虎视全场,用坚定的语气说道:“明日开启攻城,竭尽全力!”   老大开口了,下面的那些马仔自然不会含糊,连连应诺。   李儒看到这很是欣慰,对于自己的泰山,他很满意的一点就是足够果决,足够狠辣。   虽然这些年来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并没有满足于边郡之地,而是积极挤进中央,想要成为九卿。   就在众将即将离开的时候,董卓的亲卫却进来了。   董卓漠然地盯着那名亲卫,若是没有重要事情汇报,他不介意以正军法。   而那亲卫显然也是了解董卓的性格,连忙跪地汇报道:“将军,皇甫中郎的援军又派人来求见了,他们还说有破城之法。”   他赶紧将要说的话说完,不敢有丝毫拖沓。   嘿!自己这边刚好下定决心不惜一切代价攻城,他们就来献上破城之法?这也太巧了。   倒不是说董卓怀疑泄露,毕竟这里的人都没有离开,而且这里面的人都是他从西凉带来的心腹,他们根本无从接触。   本来董卓想要立即回绝的,但转念一想,既然都决定用人命去堆了,那倒不如听听他们有何法子?   “带其过来。”董卓大手一挥,命令道。   亲卫退出后,下面众将才开口。   “将军,这些刚来咋到怎么可能这么快有破城之法?”   “是极,是极!”   ······   除了李儒没有开口,其余将领都发出声音。   董卓看向没有参与发言的李儒,问道:“文优,你怎么看?”   面对董卓的询问,李儒清了清嗓子,说:“都已经要强攻了,不妨听听他们有何计策?”   就这样,所有人都等着刘基的到来。   “先生,我们这次会成功说服董中郎吗?”赵云低声道。   刘基听到继续向前走着,说道:“大概八成吧。”   这么一说,赵云就放下心来。   因为之前温言说过,要尽力保证刘基的安全,而一旦谈不拢,那么发生什么意外也不知道啊。   他倒不是怕自己受到伤害,而是唯恐因为自己而导致刘基有什么闪失,那么他就对不起师弟了。   很快,两人就被人带到了一处大帐。   一进来,刘基和赵云就看见了大帐里的这人数,两人的神情不一。   刘基是一脸的淡漠,仿佛没有看见一样,而赵云却全身紧绷,本来还人畜无害的瞬间就变成一只含而不露的猎豹,静待一击。   在场的,除了华雄隐约察觉到一丝危险的气息以外,他们都没有发现什么。   而在赵云旁边的刘基也感觉到他的肌肉紧绷,所以用手碰了碰他的手,示意他放松。   在众目睽睽之下,两人向前行礼。   “刘基/赵云拜见董中郎。”   “嗯。”董卓冷漠地应了一声。   “哈!”刘基环顾四周,大笑了一声。   这一笑,那就是惹了众怒啊。   本来就脾气十分火爆的他们瞬间就爆发出瘆人的气势,一众从尸山血海走来的人在这狭小的空间里爆发出气势,温度立马降下来。   可刘基却完全不受影响,因为赵云比他们反应得更快,用自身的内劲保护了刘基。   而他的实力,也不可避免的暴露在众人面前,每个人都惊住了。   董卓也被刘基的大笑激怒了,但赵云的出现,将他处于暴怒的边缘拉回来了。   他强压着怒火,生硬地说道:“不知有什么好笑的?”   刘基当然不是嘲笑他们,而是试探董卓的态度和脾气。   现在既然已经知道董卓的态度和脾气,那么接下来的就该知道说什么的话呢。   当然了,若是没有赵云在这儿,刘基也不会用这么激进的方法来试探。   虽然效果强效,但一个不慎就会当场死亡。   “将军,再不建功,恐怕朝廷的申饬就不远了。”刘基再次拱手一拜。   真下子,再没有脑子的人也知道,恐怕这人是有真本事的。   而董卓也明白,这并不是一般人。   董卓比来还生气的样子瞬间变了一副脸庞,说道:“先生请坐。”   这一幕,令赵云想到:前倨后恭,不过如此。   刘基也没有客气,直接就找了一个位子坐下来。   不知是无意还是有意,刘基的正对面恰好是李儒。   两人对视一眼,微微一笑。   坐下后,刘基就说了:“将军,卢中郎尚且如此,您的下场恐怕也不太好。”   李儒却说道:“刘先生这话说得严重了吧,卢中郎只是一时不察被小人陷害,前车之鉴后车之师。”   刘基看向李儒,问道:“不知是?”   董卓一脸正色地解释道:“吾之谋主、军师--李儒。”   在外人面前,董卓并没有向刘基解释李儒是他女婿的身份。   不过在来时,温言就已经跟刘基说过董卓身边的一些人,而这李儒就是其中之一,还是重点介绍。   所以刘基很郑重地向他拱手道:“扬州,刘基刘伯温。”   李儒也回礼:“西凉,李儒李文优。”   “刘先生,卢中郎是因什么获罪的相信也是有所耳闻的,你难道认为我们也会步其后路?”   李儒毫不示弱回击刘基的观点,这时候可不能落入下风,要不然双方的关系就会发生逆转。   但刘基既然前来,肯定是有备而来的。   刘基轻笑一声:“那董中郎能应付这些小人吗?恐怕他们巴不得中郎来行贿赂之事吧,那样的话恐怕到时候又会多一条罪名呢!”   额,被刘基这么一提醒,李儒也反应过来了。   这刘基明显是有备而来的,连这些事都调查得一清二楚。   而且他说得并没有错,不仅不能贿赂,还要和十常侍这一方不做任何联系才行。   现在的他们已经归为太后一系了,若还和十常侍有所关联,那么就成了骑墙派,成为叛徒了。   一个势力,最不能容忍的就是叛徒,而且就算叛逃到十常侍这一边,到时候太后他们发难十常侍这一方也恐怕不会伸出援手。   想到这一幕,李儒不由叹了一口气。   这是自己的失策,本以为被卢植围攻这么久了,这张角肯定就是强弩之末了,但没想到他居然这么顽强。   而刘基则一直在观察着李儒的神情,看见他眉宇间有一丝落寞,就知道自己这话说得是直击他内心了。   他赶紧趁热打铁道:“李军师,现今恐怕只能强攻了吧。”   坐在主位的董卓也看出来了,李儒并没有在言语上占据上风,心中不由有些急切。   但他并没有马上开口。   一方面是相信自己的女婿,令一方面也是因为温言的兵马并没有前来,而是在外围,他想借刀杀人也不行啊。   李儒知道,在自己这一方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刘基恐怕不会让自己占据什么优势。   所以,李儒苦笑道:“诚如先生所言。”   言下之意就是:劳资认输了,快将条件、方法一并说出来。   刘基心中长叹,本来八成的把握现在已经差不多是九成九了。   不过他也知道,现在只是语言上占据优势,若想让“差不多九成九”变为“九成九”,就需要展露出价值来了。   “董中郎、李军师,我们在广宗有内应。”   这话一出,无疑是平地起惊雷。   他们一开始为什么要去下曲阳?不就是广宗这一边被张角经营得水泄不通,太难打了吗?   而内应的出现,就宛如千里之堤里的蚁穴,破城就变得不再是幻想了。   听到“有内应”后,董卓都有些坐不住了。   他赶紧说道:“刘先生所言不虚?”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到刘基身上。   他点点头:“确实如此,若是不相信,我们今晚可以证明一下。今晚我们的人会让城东一角走水,还不会引人注意。”   点火证明这一事还是温言提出来的。   大晚上的一旦着火,城外很容易看见的,所以刘基这么一说,在场的人都相信了一大半。   本来董卓还想说什么的,但李儒却阻拦住他。   “好!既然刘先生如此说,那么我们就等证明过后再详谈?”   刘基心中不由一叹,这李儒难缠啊。   在如此大怒大惊的情绪波动下,董卓明显已经乱了阵脚,只要自己趁机提出要求下来,那么恐怕也会慌不择路地答应的。   但现在李儒这么一打断,他的计谋肯定失败了。   不过刘基在经过温言的提醒后,心中也有所准备。   “如此也好。”刘基拱手道。   这么一来,董卓也让亲卫进来将两人带到别处安置起来。   等到两个离开后,董卓有些不满地问道:“文优刚才为何打断?”   李儒却苦笑道:“泰山,他们这是想诈我们啊!”   嗯?众人一惊,难道这内应之事是假的?   这下子,众人可就愤怒的了。   一个个叫嚷着砍死这两人,一副要用他们的生命来维护西凉的声名。   不过,作为最熟悉自家女婿的董卓,他自然是知道李儒接下来肯定还有话要说的。   “肃静!”   董卓视线一扫四周,让全场肃然一静。   李儒也很识趣地说道:“他们内应之事并不假,但这内应之人恐怕不多。”   这时候,牛辅、李榷、华雄等人才从愤怒中清晰过来。   但紧跟着是满满的不解。   不仅是他们,连董卓也有些疑惑,这是从何看出来他们的内应人数不多?   李儒也没有让他们失望,继续解释道:“泰山、诸位,他们是皇甫嵩派来的,和我们非亲非故的,怎么可能会让我们立下如此大功?   说一句不敬的话,泰山一旦被夺权,接下来肯定是皇甫嵩来接手的。   那他们只要慢慢等到皇甫嵩到来后再献上破城之计也为时未晚。”   李儒这么一说,董卓等人也醒悟了过来。   没错啊,他们既然都看出了自己这一方面临着怎样的险境,也不用等太久,可能再过那么半个月无法建功,自己等人必定遭受朝廷的责难。   “那他们会不会连内应之事也是虚构的?”董卓忧心道。   “那到不会,不过指望内应能打开城门,是微乎其微的。”李儒停顿了一下,说:“不过,内应即使少,在城内造成一些动乱也是可以的。这样就能为我们攻城提高一丝罢了。”   这一点,李儒看得十分清楚,打铁还要自身硬。   温言的内应最多也就起到这一点功劳而已,根本就指望不了成为破城的关键。   突然,董卓发狠道:“既然如此,那现在开始强攻!不惜一切代价!”   这命令让众人有所不解,怎么就突然提前了?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