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人。 行走江湖,匿于市井,职侦缉捕盗者也。 但这并不是他们最初的面目。 天人皆知太宗皇帝有爱马六匹,是为昭陵六骏。 然其除了这随他立下汗马功劳的六骏。 还有四样神兵。 螭虎剑,定唐刀,擎苍槊,天策弓。 而不良人初创之时,四神兵之一的定唐刀便被赐给了第一任不良帅——袁天罡! 随后,太宗颁下诏令,广纳奇人异士,授予官身,号不良人,行侦缉捕盗之责,守一方百姓安平。 但这不过是个幌子。 真正的不良人,是袁天罡秘密招揽培养的暗探。 区区三十六人而已,却是太宗皇帝留给高宗皇帝的一把利刃。 便是这把利刃,数度将武则天置于九死一生之地。 所以梅花内卫打从诞生的那一天起,便在与不良人为敌。 本以为则天皇帝在位期间,不良人已经被梅花内卫斩尽杀绝。 不过现在看来,恐怕事实并非如此。 不良人不但没有被梅花内卫剿灭,反而又回到了李隆基的身边。 只是不知,现在的这些不良人还有几分当年的实力。 听武慧妃说完了这些。 李瑁的心里,已经掀起了滔天巨浪。 不良人这个组织的产生,正好就是在推背图出世之后不久。 这中间,会不会有某种不为人知的联系? 不难推测,当年的太宗,是对他们寄予厚望的。 单单是将定唐刀赐与首任不良帅袁天罡这一举动便足以证明这一点。 巧合的是,袁天罡,恰好还是推背图出世的推动者之一! 有趣,真是太有趣了! 但现在不是探究这些的时候,不良人也好,梅花内卫也罢,都是上位者的工具而已。 即便没有不良人,李隆基手下也肯定会有别的什么组织替他干一些见不得光的事。 眼下最重要的,还是骗出推背图,救回杨玉环和嫣儿,然后干掉李林甫,远走剑南道! 这些事情的轻重缓急,李瑁还是拎得清的。 短暂的遐想之后,话题便又回到了李隆基对武慧妃说的那些话上面。 武慧妃本来也没打算瞒着李瑁。 只是昨天和李隆基见面之后心神不安,思绪太乱而已。 不过现在,她已然捋清楚了。 李隆基说了那么多,归纳起来也就一句话而已:“乖乖待在南薰殿,看好李瑁和苏曼莎。” 初听此言,她还以为是梅花内卫尚存于世,而且已经赶赴长安的消息被李隆基知道了。 着实吓了一大跳。 但现在看来,这应该是昨晚发生在朱雀大街的那一场激战之后的引发的连锁效应。 而对于这一点,李瑁比武慧妃更加笃定! 因为他所知的信息比武慧妃还要多。 比如,陆宁所说的那个玄机道传人,就是给自己守大门儿的李白。 又比如,在朱雀大街底下的那间密室里,曾经有佛门高手现身。 再比如,跟太乙四怪打架的王琚和那个瞎老头儿都是天罡道的人,而天罡太乙两道,是互相看不顺眼的。 而上述三条当中的后两点,李隆基肯定也是知道的。 要不然他这皇帝也就不用再继续当下去了。 佛门高手突然出现在长安,匿世已久的太乙道再度现身…… 而现在自己和苏曼莎正在努力帮他解开推背图。 如果他把这一系列的事件都跟推背图联系在了一起,那么他对武慧妃说的那番话。 就再正常不过了。 不管怎么说,李隆基和不良人这边,暂时是不用太担心的。 除非李白那个狗日的被不良人给抓了。 李瑁觉得这种可能性几乎不存在。 还是那句话,狂归狂,李白的实力还是摆在那里的。 而且他对自己的认识也十分清醒。 得知王琚在长安,二话不说,拍屁股就溜。 等到王琚和太乙道那四个怪老头儿两败俱伤,他立马就大摇大摆的杀进了重兵把守的朱雀街密室。 而且还带回了足以证明杨玉环曾经出现在那间密室的证据。 要知道,元方可是连靠近那间密室都没能做到。 虽说昨晚他吐了血,不过李瑁相信他那一句“长安城内,我已无敌”吹牛的成分应该不大。 不过仅凭他一人之力,能不能找到已经被转移的杨玉环和嫣儿…… 李瑁觉得自己可能还得想法子帮他一把才行。 但眼下自己只有晚上才能出宫,而且手边也没有什么人可用,又要怎么帮呢? 午时前后,李隆基又来了。 脸色比昨天还要难看,将一堆卷宗奏折扔给李瑁之后,便和苏曼莎去研究道门古篆了。 李瑁一点儿也不担心苏曼莎那边会出什么状况。 这小妖精编起瞎话演起戏来,可比自己厉害多了。 更何况在推背图这件事上,他们对李隆基就是实打实的降维忽悠。 送走了李隆基,李瑁便开始研究那些卷宗和奏折。 但他的心思却并不在这里。 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样才能快速且安全的把杨玉环和嫣儿救出来,然后送出长安。 这般边想边看,效率自然不高。 直到一份卷宗之上出现了“当朝宰相蓄养私兵,齐心可诛。”的字样。 李瑁才是猛然一愣。 这说的不就是李林甫和李屿养着的那帮虎豹鹰犬么? 要说在长安城内找人,他们应该是轻车熟路吧。 要不然,趁着现在还没跟李林甫彻底撕破脸皮,来个物尽其用? 似乎,可行! 只要杨玉环还在长安城里,他们这帮人再加上李白,找到的可能性应该不小。 唯独需要注意的,便是别让李琰、翁文林这些人发现什么端倪。 但要是杨玉环和嫣儿已经被带出长安城去了…… 李瑁不敢往下想了。 但这种可能性应该不大,他们抓杨玉环,不就是为了要挟我么? 除此之外,实在是想不通还有什么别的理由。 现在想那么多也没用,等晚上和李白见了面再说吧。 过得一会儿,李隆基和苏曼莎也出来了。 和之前来时不同,他的心情明显好了许多,也不知道苏曼莎又怎么忽悠他了。 不仅如此,李隆基还留在南薰殿陪着李瑁母子吃了个午饭,还说了许多温软的话。 话里话外都透着一股子关心和担忧。 把李瑁都给整懵了。 李隆基一走,他便抓住了苏曼莎:“你给父皇灌迷魂汤了?” 苏曼莎便是嘿嘿一笑:“迷魂汤倒是没灌,不过定心丸吃了一大瓶。” “什么意思?” “我跟皇帝陛下说,师傅让我别记那些道门古篆了,看多了容易伤神,让陛下把字和卦象蘸水写在那面铜镜上就好,他自然能知道陛下写了什么。” 李瑁先是一愣,然后就明白了过来,立时给苏曼莎竖了个大拇指。 这还真是给李隆基吃了一整瓶定心丸。 你不是担心推背图上的道门古篆会被外泄么? 行,我现在看不都看了,让你和忽悠真君直接交流去。 这你总能放心了吧? 苏曼莎此举,属实是把李隆基的心思给整明白了。 最关键的是,这样一来,李隆基对自己和母妃定会放心不少。 这对李瑁之后的计划,可是助益良多的。 至于李隆基在铜镜上写了什么…… 他写字用的水都是加了柠檬汁儿的,只要拿水蒸气给它那么一熏,立马就知道了。 然后再誊抄下来,最后用清水将残留在镜面上的柠檬汁儿擦拭干净。 那叫一个烟消云散,了无痕迹! 李隆基做梦也不会想到会被这样骗出手里的推背图。 嘿嘿,这就叫知识的力量! 见李瑁面含微笑的朝自己竖起了大拇指,苏曼莎也是笑得灿烂。 “师兄,我跟皇帝陛下说,他昨天写的那四句差了卦象,解不出来。你猜陛下什么表情?” 李瑁笑道:“定是又惊又喜,而且说了不止一遍原来如此吧?” 苏曼莎立时便翘起了小嘴:“你就不能装装傻,让我学一学么?一点都不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