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先给一句试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不知是因为被苏曼莎“逼着”数度行功,着实把自己给累着了。   还是因为对李隆基的忽悠初见成效,放心了许多。   又或是适应了南薰殿那又大又软的床榻……   总而言之,这一觉,睡得比前一晚可踏实多了。   正正因如此,出现在李隆基和武惠妃的面前时,李瑁显得神采奕奕,精气十足。   相比之下,随他一同前来的苏曼莎却是双眼无神,脚步虚浮,一看就是还是没睡醒。   不!   应是损耗过大,尚未恢复!   李瑁到得凉亭之中,武惠妃第一时间便给他递去了一个眼色。   然后便又起身去做“糕点”了。   待得武惠妃领着一众宫婢太监远远走开,李隆基立刻便问道:“瑁儿,如何?”   李瑁边看向了苏曼莎。   李隆基这才反应过来应该要问谁,连忙又侧了侧身子看向苏曼莎:“苏仙子,上仙怎么说?”   苏曼莎竟是先打了个呵欠,然后才朝着李隆基盈盈一拜:“启禀陛下,师傅说,那道门古篆可解,七日之期也无不可,只是……”   李隆基连忙问道:“只是如何?”   “师傅说,只是陛下身边有些奸佞之徒,若不能及早铲除,这道门古篆还不如不解。”   李隆基楞了一下,然后便皱起了眉头:“谁是奸佞?”   苏曼莎一摊手:“师傅没说。”   李隆基便又是一愣,随后嘴角便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自己还是多虑了,瑁儿并无借此缘由铲除异己的打算。   想得一想,便又问道:“那上仙可曾有所提示?”   苏曼莎又答道:“师傅说,陛下英明神武,自能分辨忠奸,便以七日为限,师傅负责解开古篆,陛下您就在朝中除奸,奸佞既除,神图自现。”   李隆基听到“神图”二字,身子便是猛的一震。   上仙知道那古篆乃是出自推背图!   那上仙是否已经将此事告知了瑁儿和苏曼莎?   这念头刚刚生出,苏曼莎突然就问了一句:“陛下,师傅昨晚打了民女,民女这会儿还觉得脑仁儿疼,陛下可否准民女再睡一会儿?”   李隆基便奇道:“上仙为何要打你?”   苏曼莎立刻赌气一般嘟起了嘴:“民女听师傅说什么神图自现,便笑他老糊涂了,陛下要的明明是字儿,跟图有什么关系,师傅一生气,就在我脑门儿上狠狠的敲了一记,可疼了!”   “然后又跟民女说,他确实是老糊涂了,哪有什么图,分明就是字儿。”   “陛下你说,民女这打挨得冤不冤?”   嘴里说着瞎话,脸上却是已经委屈的不要不要的,尤其是那双湛蓝的眸子,眼看着就要流出泪来。   李隆基哑然失笑:“你啊你……怎么能仗着上仙宠溺便如此无礼,朕看这一下,你挨得不冤。”   一边说着,一边就放下心来。   看来上仙没有将推背图之事告知苏曼莎和瑁儿,也不打算将此事告知他们,否则又何必欺瞒?   李隆基的这种种表现落在李瑁眼里,又是另外一番光景。   苏曼莎这演技,他是真的服了!   虽说台词都是自己编的,但若换一个人说出来,绝对没有她这般好的效果,也决计骗不过李隆基。   方才武惠妃的那一个眼神,再加上如今李隆基的这一番表现……   忽悠成功!   计划可以继续了!   “父皇,师傅打人,打得可是元神魂魄,要不就让师妹先歇一会儿吧。”   李瑁顺着苏曼莎的话说了一句。   苏曼莎立刻瘪嘴垮眉:“陛下,民女脑仁儿疼。”   李隆基只能无奈的摇了摇头:“你且去再歇息一会儿吧。”   苏曼莎立刻如蒙大赦,朝着李隆基拜了一拜:“师傅说了,陛下有事跟吩咐师兄就行,他这几日便不出去游玩了。”   说完之后,掉头就走,刚一出得凉亭,立时便精神焕发,急匆匆的朝着聚香居而去。   苏曼莎这一走,凉亭中便只剩下了李瑁和李隆基。   四目相接,李隆基竟忽然生出一丝尴尬。   连忙咳嗽两声,又避开李瑁的眼神:“瑁儿,朕闻听你与苏仙子每每请上仙来见,便有极大损耗,真是辛苦你们了。”   李瑁心头一阵暗笑,恭恭敬敬的朝着李隆基拱手一揖:“为父皇解忧,乃是儿臣分内之事,不敢称苦。”   “嗯,好……那道门古篆,艰涩难懂,十分复杂,瑁儿觉得苏仙子一次能记住几个?”   看来他是不打算直接把原本推背图给我看了。   这也在意料之中。   毕竟那推背图上有字又有图,字看不懂,图便难解,但一旦破解了字,那图自然也就不是问题。   但对于李隆基而言,当然是暴露得越少越好。   李瑁便装着思索了片刻:“师妹虽然天资聪颖,机敏过人。”   “但这道门古篆怕是自成体系……不知父皇要解的一共有多少字?”   李隆基想也没想便答道:“共计二十四句,一百六十八字。”   李瑁闻言就是一愣:“这么少?”   李隆基闻言也是一愣:“少?”   的确是太少了啊!   推背图一共六十象,每一象都有卦象、图画、谶语和律诗,光是谶语一项,算下来也不止一百多字啊!   难道李隆基还想藏更多,试图通过这二十四句、一百六十八字把这道门古篆给研究清楚?   若是如此,他也未免太过自信了吧?   不对,自己之前就借苏曼莎之口给他打了预防针,他应该知道靠自己研究是研究不出来的。   所以说,他提出这二十四句、一百六十八字一定是另有原因。   难道说,他所在意的指使这而是二十四句?   又或者他手里只有这二十四句?   再或者,真正的推背图,本来就只有二十四句,后世流传的那些,都是别人穿凿附会,狗尾续貂?   似乎都很有可能啊!   这样一来,编瞎话的难度可就要直线上升了啊!   李瑁这边脑子转得飞快。   李隆基也没闲着。   方才李瑁脱口而出的一句“这么少”,再次佐证他根本就不知道推背图是个什么东西。   至少,他没有将这些道门古篆和推背图联系在一起。   否则他绝不会说出那样一句话来。   少?   呵呵,便是这二十四句话,一百六十八个字,已经困扰了朕和王琚整整二十多年!   那这样说来,是不是就意味着,自己可以放心大胆的将全句写给他看?   而非像之前所想的那般一段一段的截取出来?   要不然,先给他一句试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