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3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533章   听了傅小官说的最后这一句话,卓东来的心反而放了下来。   他没有再去揣摩傅小官这句话里究竟蕴含着何等的意图,但他明白了一点,殿下归国当真就是这两三年的事了。   那么他还在武朝做了哪些布局呢?   西山学院。   秦秉中此刻正坐在教习处,手里却拿着一封信。   这是武朝的文行舟写给他的信。   在这封信里,文行舟着重的说到了《理学法典》而今已被武帝认可,已经在武朝的各大学院里推行开来。   这是文行舟之幸,也是武帝有一双慧眼。   秦秉中对这本《理学法典》研之甚深,他很清楚这样的法典一旦推行,就必然对而今的圣学体系造成极大的影响。   甚至于彻底摧毁圣学体系也极有可能。   天下读书人皆出于圣学,而武朝幸运的是受圣学的影响远远没有虞朝这般深刻。   所以傅小官明明知道《理学法典》之长,却没有在宣帝的面前提一个字——哪怕他是定安伯,他也不敢去冒天下之大不讳。   秦秉中微微一叹,曾经引以为荣的圣学,而今反而成了虞朝之羁绊,这,或许就是傅小官说的樊笼吧。   “《理学法典》一书,而今经过了老夫第八次修正,理学思想和法典要义,而今基本是以殿下的主张为核心。这本法典与其说是老夫所著,倒不若说是老夫窃取了殿下的精要。   殿下之才能,老友想来比老夫更清楚。殿下在虞朝所作的一切,武朝都知道,他在武朝,无论是民间还是庙堂,他的声名都如日中天。   老夫在这里对你说一句掏心窝子的话,殿下是一定会归国的,这一点,想必宣帝也心知肚明。老友啊......殿下归国之途而今难以预测,你与他关系匪浅,万一......老夫的意思是你能不能早些来武朝?   老夫这一辈子的好友可不多,而今你已经看开,那莫如就看得更开一点,老夫在观云城扫榻以待......”   秦秉中慢慢的将这封信折了起来,想了想,又取了火折子,将它付之一炬。   他走出了教习处,走入了学院。   抬头看着这崭新的充满着希望的学院,听着里面传来的朗朗读书声,他站了很久,想了很久。   下村的动作很大,没有去隐瞒任何一个人。   下村的建设如火如荼,而着重点,却在城墙!   所以,傅小官是担心的。   毕竟在临江傅府,还有一大家子的人。   而瑶县来了一百余的武朝船工,也正在建造舰船,这一切都说明了他正在为自己的离去做着准备。   只是这种准备宣帝显然很清楚,如果宣帝当真要强留......他傅小官还能走得掉吗?   作为一国之君,若是放了傅小官归去,天下人都知道武朝必然崛起得更高。   而今傅小官健在,武朝和虞朝想来相安无事,可若是百年之后呢?   一个无比强大的武朝,对于虞朝而言,显然是极为不利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