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局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72   曲江池上的讨论是外界不会知道的。   曲江池边上的插曲,那是不能放在台面上宣传的,只能偷偷意会。   可这对小情侣的感情极好,却谁都能看得见的。   长眼睛的都看得出三皇子是多么在乎应家姑娘。   从头到尾舍不得和人分开一秒。   舍不得人拿任何超过一个酒杯重量的东西。   走半截台阶都得扶着。   应姑娘看过去,他必然回头。   应姑娘轻轻摇了摇他的手,三皇子立刻闭嘴。   两人脸上的笑容就没停过。   而应千云对于三皇子,那也是说不出的柔情蜜意。   一个温柔娇弱楚楚动人的大美女。   她的眼睛里是你,她的笑容是为了你,她的所有感情都系在了你身上。   可以说,站在杨珩身边的应千云满足了绝大部分男子对于梦中情人的幻想。   哪怕古代没有“狗粮”这种说法,但凡见到他们相处的“狗”也都表示,饱了。   嗑瓜群众是饱了。   比较酸的那一拨也改口了。   三皇子是因为承平帝不满才得了这么一个妻子的揣测,话题可信度直线降低。   取而代之的是应家女倾国倾城,国色天香。   哪怕身份差那么多,都能引皇子垂青。   真是……不简单啊~~~   基于杨珩只是个皇子,日后最多是亲王。   应千云相当遗憾的只获得“手腕了得”的评价。   如果杨珩是太子或者是皇帝。   那应千云估计就是商纣王的妲妃、周幽王的褒姒。   距离祸国殃民只差微微一笑了。   除了小情侣的感情让人称羡之外。   那一身被带货成功的情侣装,直接火爆京都。   哪怕一时间搞不到那么精致细腻的私人订制。   那也至少能穿同色系的,款式接近的吧?   如果是已经成婚的夫妻,那就更方便了。   丈夫的穿着打扮本来就是妻子准备的。   给丈夫套上自己同款的衣裳,再绣上绝对不会和别人轻易撞衫的刺绣。   简易版搞定。   自然,简易版的是不能满足京城富贵人家的。   应千云这套情侣装,秀得可不仅仅是恩爱和独特穿搭。   还有江南水墨刺绣和衣裳的绝妙结合。   见过的人,第一时间问遍了京城的绣坊,全部失望而归。   江南苏绣,地域特产。   京城的绣坊就算有会这手艺的绣娘,那也是略懂皮毛。   水准也远远达不到大家的要求。   于是紧接着,雪花一般的订单飞向了江南。   无论半年还是一年,他们都等!   对此,杨珩看着送到他府上来的一堆堆成衣。   再看着好几副送入宫都没问题的苏绣精品。   “千云,你这是打劫了哪家绣坊?”   杨珩半开玩笑的来了一句。   打劫是不可能的,谁打劫还能打劫到这么一堆精品刺绣,成衣还是自己的尺寸?   “你为什么不认为我开了一家绣坊?”   “绣坊可不是有钱就能开的,更何况是这种技艺的。”   这年代,任何手工技艺都是靠得是传承。   绣坊的大家若是想要择徒,那考验期都得是十几年走起的。   而这些徒弟,从一开始拜这个师傅,就决定了这辈子必须服务于这个绣坊。   想要跳槽?基本不可能。   倒是绣坊经营不善,被另外绣坊整个吞并的情况倒是有的。   但是那基本都是老牌吞并老牌。   “你送来的都是出自名家之手。顶尖的刺绣大家,哪里是你新开的绣坊能招揽的?”   应千云今年才17。   这绣坊就算出出生开始开,也才17年。   远远算不上老字号,吸引不到刺绣名家落巢。   “如果我对她有救命之恩呢?”   “你同时对……至少三四个刺绣名家有救命之恩?”   刺绣名家扎堆落难?   江南那块发生了那么大的灾难了?   身为皇子,基本的鉴赏能力绝对是平时熏陶出来的。   杨珩一眼就看出眼前的成品是出自不同的绣娘。   嗯,这轮输了。   应千云想不到借口狡辩了,于是投降认输。   她的确没能开绣楼,这些与其说是战利品。   不如说是……保护费?   漕帮喜欢给她送好东西。   自古布匹就是能当金银用的,应千云又是女儿家。   女儿家要什么?胭脂水粉,珠宝首饰,还有穿得好看!   但凡拿到了好看的布料,他们都会给应千云留着一份。   在收到了应千云几辈子都穿不完的布料之后。   应千云的人马也初步整合完毕。   对于漕帮粗暴的送礼进行了一些细微的指点。   漕帮众相当欣喜自己终于知道大龙头喜欢什么了。   于是应千云这边的偏好,就顺着漕帮的需求传递到了各大绣坊。   绣坊的大家们,会对豪门权贵的加塞不假辞色。   却会因为漕帮的订单请求,加班加点。   强龙不压地头蛇,绣楼的生存除了绣娘的精湛技艺。   她们更需要上好的料子和各种丝线。   然而,这些好料东西,从养蚕种棉开始算,要经历多少到工序?   那是一整条产业链啊。   真正高端的绣坊,那对品控是极其严格的,但凡哪个环节次一点,她们最后的成品就是垃圾。   漕运的这份关系,她们是愿意花力气维护的。   在江南,漕运可不仅仅是“物流”,更是地方保护组织。   更是各大是商行和官府之间的润滑剂。   不就是加个班嘛,我们乐意。   而且财大气粗的漕帮,给的钱可一点都不比权贵们少。   能让好几位刺绣名家加班,短短几年就有这么多绣品送来。   这的确是不同寻常的保护费了。   看着小夜灯好奇的表情。   应千云刚想公布自己的另一个马甲。   就看到阿顺一头冷汗的冲了过来,行礼的动作都不怎么标准了。   “应,应姑娘?”阿顺惊呆了,您什么时候来的?   应千云:翻墙来的。   倾云阁的人把早就给未来姑爷准备的礼物给整理好了。   想着如今京中正流行这些。   应千云就立刻过来了。   至于为什么翻墙……   这大白天的,未婚夫妻。   杨珩能上门,她却不太好去敲王府的门。   索性翻墙呗,还快一点。   杨珩默契的接过话茬,含糊过了应千云怎么在的问题。   “难道应姑娘不能在吗?”你对未来的王妃有什么意见?   “说吧,什么事情?”杨珩愣了一下,“不会是晋国公府吧?!”   尹文昔行动了?   那么快?   她现在不是应该先巩固奉郡王吗?   “不是,是何家出事了。”   杨珩和应千云都愣了一下。   哪个何家?   有戏份吗?   登场过吗?   然后两人很快就想起来了,还真的登场过,只是之前一直没有姓名。   应千云未来的二姐夫家,姓何。   何家还有一个小小的爵位,只是子爵,现在爵位在新郎的祖父身上。   和拼命想要保爵的崔家不一样。   一个子爵爵位带来的好处实在是不多。   更何况子爵和子爵也是有区别的,他们家这个子爵……是先帝脑子一热的产物。   挂着这个爵位还有一丢丢的丢人呢。   让这个爵位就在老太爷这辈结束也挺不错。   除了这个可有可无的爵位,新郎父亲是中州刺史,正四品。   新郎也已经是秀才,青年才俊一个,准备明年参加春闱。   新郎的母亲和王氏是手帕交。   可以说,这门亲事对于应千蓉来说,不仅仅是门当户对,还有青梅竹马。   以后婆媳问题也不大。   双方在彼此十五的时候可就订下了婚约。   要不是早些年应家接连出事,去年生肖又冲两个孩子,他们早就成婚了。   双方慎之又慎的选了最好的日子,这是真正被两家人盼着的好姻缘。   应千云回家后,遇到了一连串的事情。   而二姐应千蓉就是一直处在,备嫁,备嫁,再备嫁的忙碌中。   她要筹备最后的嫁妆,要逐渐接手即将到手的产业,要跟着亲妈学习各种为人妇的常识,还得调理身体什么的。   应千蓉真的很忙,忙到应家的重大场合,她都是背景板。   她的婚事,也是应千云觉得绝对不会出问题的一件事。   眼看着婚礼不到一个月就要举行了。   阿顺这冲过来一喊。   真的心理哇凉哇凉的。   “你慢慢说,何家怎么了?”   何家那位当刺史的老爷,被御史弹劾了。   “就这?”多大点事,当官的,谁没被御史弹劾过?   “说他替换死囚。”   杨珩和应千云表情都严肃了起来。   这罪名可就大了。   不仅仅是大,这种罪名弹劾出来……基本可都是有证据的啊。   果不其然,阿顺紧接着补充完整。   圣上已经下了指令,监察司和大理寺已经接手这个案件了,正在押送入京。   朝廷要员犯案,要么暗搓搓的查,证据确凿之后雷霆之怒下被查办(比如葛重)。   要么就是发现事情不对,赶紧先把人控制起来,免得他动用关系或者毁灭证据。(比如现在)   季言卿人就在监察司,官职还不算很低,自然是知道了这件事。   可这件事不是他负责的,最初他也就没有多想。   反正他季家和何家没什么关系。   无论何家那位是真的犯罪了还是被冤枉了,按步骤来就是了。   然而。今天同僚随口一句才联系起来。   这不是他偶像的未来姐夫的亲爹嘛!   季言卿转身就去了解案子,顺便让人给发小通风报信。   毕竟他是偶像的未来老公。   “这不可能。”应千云直接站起起来否认。   嗯,虽然他不认识何家人,一根头发都不认识。   但是她对应爹和应二叔有信心。   别说两家人因为夫人的关系认识快二十年了。   早就算是知根知底的人家。   就冲着应家已经吃过一次被连累的大亏,她都不信何伯父能有这么大的问题。   应千云甩出来的这个理由没有半点证据,却格外的有说服力。   杨珩回忆起上次他去应家接受考验那事。   明明最初的差事出问题是借口。   可应爹最后给他的资料,并不是随便拿几张纸,而真的是那件差事的具体资料。   为官如此细致谨慎的应爹,不会不注意何家的人品心性。   如果以何大人被冤枉为前提进行推演的话。   “何大人是哪个州的刺史?”杨珩比起应千云更加能抓住官场斗争的重点。   “晋州。”   杨珩的表情瞬间愣住了,然后变得复杂。   “你知道谁干的?”这就锁定嫌疑人了。   “就是太明显了,才不敢确定。”杨珩叹了口气。“贵妃娘家……是晋州豪门。”   事情不一定是冲着杨珩来的。   毕竟要布这么一个局,明显需要时间。   可是一个是晋州豪门,根深蒂固,有女为贵妃,有男子在朝为官身居高位。   更有一个受宠的皇子为他们家未来撑腰,还“前途可期”。   这样一个家族,在晋州怎么可能低调做人。   环境都不允许他们低调起来。   那么现在,晋州刺史被“冤枉”(假设)。   你说和你们虞家有没有关系?   这说没关系好像都没什么人信吧。   “若真的是虞家人设的局……”杨珩看向应千云。“现在恐怕更不能善了。”   杨珩和何家也成了连襟了。   按照杨珩对那位四弟的了解,原来能踩一脚完事的事情,现在一定踩两脚。   坐以待毙?那是不可能的。   杨珩转身就去了皇宫,他得先找皇后以及太傅,让贵妃和老四忙碌起来。   否则他接下来所有动作都被限制手脚。   而应千云,却不是回应家找应爹商议。   她第一时间去了倾云阁。   “现在人应该刚出发,还没出晋州呢,飞鸽传书,让我们的人都行动起来。”   “我要何大人,拥有百姓千里相送的待遇,百步有人送水,千步有人送吃的。从晋州到京城,每到一个地方都给我安排上受过恩惠的百姓上前叩谢。一路喊冤,不准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