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下立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6   朝堂和京城上一下子爆发出来的事情。   足够让这个本来和平的休沐日泡汤了。   对于京中普通的百姓来说,那对老夫妇告状的结果,更引人关注。   被权贵欺负,导致家破人亡。   这太有代入感了。   好想知道,后续到底是权贵只手遮天,还是青天大老爷做主。   而京中绝大部分中上层阶级的吃瓜群众来说。   林家这件事更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谁都想知道,林家到底得罪了谁,打成这样。   大家更想知道的是,明明去康乐坊的林兴,是怎么在两个坊区外发现的。   大家更更想知道,那个掳走林兴的女鬼,到底是美若天仙还是青面獠牙。   林家:女鬼?谁传的?!   谁传的不重要。   大家很喜欢这个版本。   尤其是女鬼生前是被林兴玩弄怀孕随后一尸两命的这个版本。   什么?不承认?   那你们林家的独生子无缘无故被人打了。   你们竟然不报官,不调查,你们说可疑不可疑?   听说和你们林家那位关系好的那几个最近都不出门了……   做贼心虚了吧。   然而,真正的高层,关心的,都是李御史现在捅到御前的案子。   恐怕连杨珩这个始作俑者都没料到。   李御史的动作能那么快。   半夜收到告密信,第二天早上就去面圣。   毕竟他给出李御史的线索并不充足,甚至是臆断更多一点。   而李御史更没想到,让他苦恼许久的事情竟然有人送来关键性串联讯息。   把晋国公的名字往自己手头上的线索一填,就像是最后一块拼图,分毫不差。   再看着信中人直言已经无意中打草惊蛇。   晋国公已经知道了。   那还等什么,面圣去!!   证据?御史需要证据吗?闻风而奏,那是皇帝陛下给的特权。   况且李御史作为一个诤臣。   活命的要素除了皇帝圣明宽容。   他也是有自己的处世智慧的。   首先他的谏言和上奏必须绝对不是因为一己之私。   否则哪怕他是对的,他在皇帝面前也是站不住脚的。   其次是隐忍。   有些人,有些事,真的是暂时无法处理,以及不能处理的时候。   皇帝都在忍,你痛心疾首的跳个什么劲儿。   哪怕对方不堪为臣,李御史也会只喷表面,不挖内里,等待时机。   但是新盐政的事情绝对不在能隐忍的范围内。   李御史还知道点别人不知道的内幕消息。   盐政改革,这件事并不是表面那么简单,还有后续大计划。   对于皇帝,对于整个国家都很重要。   皇帝绝对不会容忍晋国公在这件事上插一手。   果不其然,龙颜大怒。   因为证据不足,不能直接办了晋国公一家。   但是晋国公府的爪牙和人脉,砍得砍,削得削。   这件事涉及到的人,一律重叛。   哪怕没有能被算进来的……也都被皇帝记了小本本,秋后算账。   晋国公也是个狠人。   壁虎断尾,弃车保帅。   反应相当迅速。   要说以往,面对一位有心迁怒到底的皇帝,别说断尾了,断手断脚都不够。   不过毕竟是晋国公。   毕竟这件事缺乏证据。   看在他对先帝有救命之恩的份上。   也只能看了他的尾巴,留着他的手脚。   但是喷还是要喷的。   皇帝抓着一件小事把晋国公从头到尾喷了一遍,以此泄愤。   把这只鸡一遍遍的拎出来剐给所有猴看。   皇帝对于盐政改革的事情上心程度超越了所有人的想象。   包括有所准备的李御史。   头一次啊,头一次,他说什么,皇帝顺着他的意思发怒彻查。   这简直是高光时刻。   想要趁着盐政改革捞一笔的人,看着这阵仗,也彻底熄了火。   “写的不错,这次叫上你果然是对的。”   太子欣赏着弟弟交上来的条陈。   “看来这次接待嘉良,完全交给你也没有问题。”   “大哥,不带这么偷懒的。”杨珩否决,“我出面不够资格,那边好歹是一国太子。”   按照规格,自己这边怎么也得是亲王接见。   而杨珩尚未封王。   “唉,我想老二了。”   二皇子封王了。   “二哥若是知道,您只有在这种时候想起他,他一定倍感欣慰。”   “他有本事知道,倒是有本事回来啊。”   兄弟俩自如的吐槽这不在的那个。   不过杨珩倒是有别的消息。   “等二哥巡查江南道回来,也许会被父王派去关内军续职。”   太子诧异的看了杨珩。   “你怎么知道的?”   “去给母后请安的时候,皇后娘娘一脸愁容,还多问了一句,孩子大了,是不是该放手。想来二哥为了去关内,提前在皇后娘娘这里开始铺垫了。”   他二哥想去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他们兄弟都知道。   啪!   “父皇不会同意的,关内?打突厥?他想得美!”   拍完桌子后,太子皱着眉觉得事情有点不可思议。   “母后竟然松动了?”老二到底说了什么?   他这个同父异母的哥哥不同意,亲妈却开始松口了。   这到底谁是谁亲生的。   “不管他了,反正他还在江南……倒是你,别管什么常规了,这一次,多露露脸。”   然后父皇好有机会给你正式的差事。   那么一来,无论是亲事还是封王都好办了。   “嘉良如今自顾不暇,哪里来的空管这些细节。”   太子铁了心的把婚事不顺格外倒霉的弟弟推上前台。   “你就是太规矩了。”   老四能破例,老三怎么就不行了。   越是在规矩之外,越是显得你受宠。   “我会好好办的,大哥你别生气。”杨珩笑着给太子顺毛。“说起来,还有件事求大哥呢。”   “嗯?”   “我想要借一下大哥的东宫腰牌。”   “要这个做什么?”   嘴里说的是疑问句,但是腰牌已经递过去了。   “是那对老夫妇状告威远子爵的事情,我想加把劲。”   “嗯?”太子诧异的挑眉,“这件事还需要你借我的名头出面?”   别看一对普通夫妇,状告一个子爵,那民告官的大案。   事实上,威远子爵家,也就剩下这么一个空头爵位了。   在普通百姓这儿很唬人。   在京城圈子里,屁都不是。   有本事杀人,没本事灭口,现在被告了,偿命呗。   正好给朝廷扬名,平息民怨。   当那对老夫妇敲响衙门鸣冤鼓的那一刻,事情就已经定了。   “人已经压到大理寺了,我之前因为好奇去转悠了一圈。”   “发现点有意思的细节。”   威远子爵一口咬定,有人暗中搞他。   而原告却有所隐瞒,似乎在保护谁。   “所以想借大哥你的身份吓唬一下。”   让事情快点结案。   顺便,他也想探查一下,这个案子后面有什么秘密。   你杨珩话还没说完,就遭遇了哥哥对于特殊地理名词的格外强烈的反应。   “别看话本中毒了,整天当自己是季风扬。”   季风扬就是《大理寺》那本话本的男主角。   一本毫无文采可言的话本,直接带火了大理寺少卿这个职位。   成功增加了太子和皇帝的工作量——抢得人太多,原本的少卿还不愿意升职。   太子觉得自己怨念得理所应当。   “好的,大哥。”好弟弟从善如流的听劝。   “对了,大哥,下个月你来我府上一趟吧。《大理寺》出江临希特别版本。这书要送进宫来可不容易。你知道的,父皇也不喜欢它。”   太子:==   “就这么说定了。”在自己哥哥这里皮了一下杨珩拿着腰牌愉快的出宫了。   应家的甘棠斋   应家三位小姐同时在挥毫泼墨。   负责教书法的曾先生看着应千云和应千宜的字,缓缓的点头。   眼里流露出赞许,尤其是满意应千云这个插班生。   随后转身重点教导这个小课堂的差生。   五小姐,应千雪。   “五小姐这几张字已经有进步了,想来最近十分刻苦……这字,这里还需要……”   老师围着一个学生转。   另两个学生理所当然的开始开小差。   应千宜看着应千云力透纸背,入木三分,锋芒毕露大字,只觉得不可思议。   字如其人,哪怕应千云内心就是如此锋芒的人。   可这力度呢?   这么纤细的手腕是怎么写出这么有力度的字体的?   你在庙里没事练手部力量吗?   “我还以为你没个一年半载,不会主动找我说话呢。”   应千云看了一眼应千宜的字。   簪花小楷,秀气灵动中带着飘逸。   一手很漂亮的字。   崔氏真的把应千宜培养的很好。   被哪壶不开提哪壶的应千宜差点一个白眼过去。   “那个……你打算怎么送过去?”   那个?哪个?   哦,那块墨啊。   “已经送过去了。”   应千宜:???!!!   “随便找个人,往叶家跑一次,就说是那位定的墨……怎么了?还是不敢置信?”   不相信有人不喜欢你的男神?   “信。”你已经做得够彻底了。“那你喜欢什么样的?”   哪怕对叶淮书已经差不多死心了。   也不妨碍应千宜客观评价叶淮书的好。   “额……”   很好,四妹妹,你是第一个问这个问题的。   “等遇到了就知道了。”   很可惜,这个问题的答案她也不知道。   “三姐,四姐。”一个怯生生的声音传来。   上课偷偷聊天的两人第一时间涌起了一股做贼心虚的感觉。   齐刷刷侧头,发现只有应千雪,曾先生不见了。   “咳咳咳,五妹啊。曾先生呢?”   “曾先生说可以休息一下。”   曾先生是三位女老师中脾气最温和的一个。   眼看着三个学生中,两个已经在开小差了。   索性让大家休息休息。   好人啊。   应千云瞬间想起来了上辈子的老师们。   以及那贯穿整个学生生涯的……   “我再讲最后两分钟”   “说话的都给我站起来。”   “这节体育课不上了。”   不过好脾气的老师也有好脾气老师的做法。   比如,这一退。   两个开小差的愧疚感爆棚。   发誓等会儿一定好好上课。   “三姐、四姐的关系好了很多呢。”   应千雪略带意味深长的开口。   应千宜就尴尬了。   前不久她还抓着应千雪吐槽应千云又婊又茶,还吐槽母亲偏心。   不过这点点小尴尬,还难不倒应千宜。   “自家姐妹,就算有什么误会,解开了就好了,你说对不对,三姐?”   “关系不好也没关系啊。”   应千云很看得开。   “我还是很喜欢看你生气的样子的。”   她就是这么恶劣。   “那巧了,我也喜欢看姐姐束手无策的模样。”应千宜夸张的捂住嘴,“啊呀,写完字是什么课来着?好像是诗词?姐姐等会儿可有大作?”   “没有啊,我不擅长写诗,你又不是不知道。”   大方承认自己不会。   随后同样夸张的捂嘴。   “我现在啊,就盼着今日的课程快点结束。哦,对了,母亲似乎说过,晚上让我们过去跟着学管家看账!我头一次聆听母亲教导,有些紧张呢。”   应千宜的弱点,数学不好。   两人光明正大的相互伤害。   看似相互攻击,却带着一种别样的亲昵感。   在应千云的“攻击”之下。   两人斗嘴吵架不亦乐乎,反而比最初强调“之前都是误会”要更加真实和亲近。   互怼得太起劲,浑然忘记了旁边还有一个应千雪。   应千雪的神色隐晦的变了变。   然后脸上依旧是那副乖巧怯懦的表情。   就像是一个普通的渴望和姐姐们亲近的小女孩。   “三姐,四姐,我听爹爹说了一件事。”   突然扯出的话题比较生硬,不过的确是吸引了沉浸在斗嘴的两人。   “嗯?二叔?”   “爹爹在家说了一句,鸿胪寺要的花费也太多了,区区一个蛮夷,随便接待一下就是了。还搞什么田猎。”   “三姐,四姐,现在又不是仲冬时节,举行田猎是不是不太好?”   装似天真的询问,实际上偷摸着暗示自己懂得多。   仲冬田猎是军礼之一。   往年若是有使臣在,基本上都少不了的。   但是现在,季节不对,时机也不对。   快入夏的时节,朝廷也还忙着即将开始的秋闱。   搞什么田猎。   而且现在来的使臣就嘉良一家。   为了他们一家……摆什么排场?   “我们千雪还懂的挺多。我在你这个年纪,还不知道军礼是什么呢。”   应千宜多看了应千雪一眼。   闺秀千金评说着外面朝政的话题,本来应该是一件段位很高的事情。   同样的事情,应千雪来做,就像是一个穿着大人衣服的孩子,急着长大却不得要领。   拿着大刀自以为威风凛凛,却谁都能看得出她举着大刀有多勉强。   根本撑不起这个段位。   比起某人来,差的有点远。   应千宜顺着内心的想法看向了某人。   “不是合适的时节,嘉良还不是来了。不是来避难的就是求援的。估计田猎这件事还是嘉良自己提出来的,就是为了给自己强行撑排面。”   应千云没放多少注意力在应千雪身上。   一边说拿出另一张纸。   打算在老师回来前,再写一幅字。   以示自己学习态度端正。   “二叔应该也就是随便一说,这种情况,鸿胪寺肯定会把田猎规格降低到就是普通的小型游猎。随便找个园子跑跑马那种。花不了多少钱的,就当踏青放松,公费游玩。”   应千宜听完后,目光再度回向应千雪。   看,高下立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