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 太子觉得自己遇到了人生中最大的疑惑。 亲爹一口咬定三弟和武林高手不清不楚的,还跑去……“捉奸”。 回来以后,神情明明是说那两人的确有点什么。 却又保证弟弟不是龙阳,并且光速给弟弟定下一门亲事。 综合下来,事情怎么看都是弟弟虽然不是龙阳,但是已经有点意向了。 做父亲的快刀斩乱麻,挑着一个亲事就上了。 当然,他不是说应家姑娘不好。 能让父皇不介意嫡庶,很显然这位应姑娘有独特的优秀之处。 可……若是三弟日后回过神来了。 那岂不是三个人的痛苦? 可太子也不能说父皇这么做不对。 纠结了半天,始终得不到回答的太子终于等到了满面春风的弟弟回来了。 “大哥?稀客啊,你怎么来了?” 杨珩满级喜悦的心情看到太子的表情也逐渐冷静了下来。 这是……出了什么事情了? 太子一脸严肃的挥退了所有人。 “有件事父皇不愿意告诉我,只能你自己来说了。” 杨珩正襟危坐,满脑子滤过的全是军国大事。 不过……国事上,有什么是他知道大哥却不知道的? 好像没有吧。 太子措辞了很久,最后还是决定先给一个直球。 “父皇今日下午一回来,就约见了应侍郎,直接开口替你求娶应侍郎的长女。” 这句话中,蕴含的不合理之处很多。 但是杨琮只看到了眼睛冒光一脸喜色的弟弟。 还……真乐意? “那应侍郎同意了吗?” “怎么可能当场就同意。” 就算赶着倒贴的,这时候也得矜持一下。 看着弟弟有些黯然的神情,太子状似不经意的突然询问。 “那你觉得林侠士如何?” 一边说,一边牢牢的盯准弟弟表情的每一个细节。 被猛然袭击的杨珩没反应过来,脑海中浮现出的心上人男装时候帅气的模样。 脸上露出来的自然也只有欢喜。 嗯,千云什么样子我都喜欢。 一闪而过的喜悦表情下意识的露出后,也反应过来亲哥这个问题怪怪的。 果不其然,看到了亲哥震惊的表情。 看他的样子就像是看一个史无前例的大渣男。 经历过一下午关于父亲是如何误会的乌龙。 杨珩二话不说把亲哥压住。 不准走,把话说清楚。 “你觉得我脚踩两只船,男女通吃?你就这么看我?!”杨珩觉得自己的人品遭受了极大的侮辱。 太子眼神飘忽了一下,有点心虚。 “你和父皇都那么能编,你怎么就没考虑过女扮男装的可能性呢!” 关于这一点,太子理直气壮,父皇没看出来是父皇眼瞎。 他可是从头到尾没见过“林青”也没见过“应三娘”。 “那你的意思是,女扮男装的可能性比我是男女通吃的人渣可能性更低?” 太子:人不风流枉少年嘛。 趁着弟弟发火之前赶快溜。 虽然整件事还有一堆细节没搞清楚。 不过最大的问题问清楚了就好。 剩下的以后再补。 杨珩看着一贯比父皇更稳重大哥,难得慌张的溜走也忍不住乐了。 “呼,这都多少误会了。” 偷偷谈个恋爱而已,不会还有吧…… 默默的把这几个月的相关人士给整理一番。 “王府尹……算了,他不重要。” 就算还有人误会,也不会如同父皇这么脑补了。 毕竟只有死死的盯着他才会联想那么多。 而能这么盯着的,除了亲爹也没谁了。 “对了!”猛然一拍大腿。 这么思路一整理,杨珩总算是想起来自己忘记什么事情了。 赶紧回到书桌后开始磨墨写信。 看着离宵禁还有段时间,抓紧时间送出去,也让大家睡个好觉。 贺府又一夜的灯火通明。 所有仆人都小心谨慎,不敢喘大气。 他们都知道,自从十几天前开始,他们大家大人就整宿整宿的睡不着了。 他们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 只能屏住呼吸,小心谨慎,尽可能的不犯任何错误。 要说疑惑,也不是没有。 他们家大人虽然是二品大员,六部尚书。 可他们家大人是礼部尚书啊。 礼部,最清闲悠哉,没啥大事的部门了。 油水少,可事情也少啊。 他们实在是不明白,有什么事情,值得他们家大人如此忧心忡忡的。 他们家大人今年都六十有五了。早几年就没有折腾的心思了。 所有人都默认他们家大人会在礼部尚书这个位置干到最后。 一个人升官发财都没有了动力,还能有什么大事让他忧愁? 杨珩一开始也是这么认为的。 礼部尚书应该是敲诈不到了。 他的确仕途已经到顶,他的确在清水衙门想贪也没能贪多少。 他子孙无能,送到老家去考才踩着底线考上了举人,烂泥扶不上墙。 靠资源都撑不起的那种。 好在人做到礼部尚书,家中田产是不缺的。 抱着左右试试不吃亏的想法,于是杨珩就派人盯了一下贺矩最受宠爱的关门弟子。 在这个年代,师徒关系堪比亲子。 没准他和宗正一样,为了孩子犯错了呢? 万万没想到,这一查下来,贺矩没有为小徒弟犯什么错。 那个小徒弟本身就是最大的错误。 他是贺矩的私生子。 朝廷大员,位高权重,在外面留下了风流债的不稀奇。 可你身为礼部尚书……这就有点意思了。 外室子,认祖归宗基本不可能,允你父姓已经是“恩典”了。 九成九都是给笔钱打发了。 或者是生母记个名,从私生子变成妾生子。 这位可不这么做。 他把私生子收作徒弟,悉心教导,传承衣钵。 把不能给私生子的人脉全部交给了“徒弟”。 更让贺矩惊慌的是,他当年为了在礼部顺利晋升,可没少为人清正的立爱妻人设。 不纳妾不蓄婢,嘴里遵从着所有的礼教。 还因为以此为利剑,攻击过不少私生活混乱的政敌。 可谁能想到,这位后宅最“干净”礼部尚书,还藏着这么大一个秘密呢。 当杨珩找上门的时候,贺矩简直有种天塌的感觉。 是,一个私生子而已。 在律法上算不上罪。 可他一辈子的清名就此毁了。 不仅仅是私生子的问题,是他把私生子收徒这件事,会严重触及到礼法的底线。 哪怕发妻已逝,这事情一出来,他和妻族的关系也完了。 儿孙恐怕也会怨上自己。 这叫什么事情! 贺矩从那天开始就没睡好一个觉了。 无尽的懊悔当年一步步的决定。 无意中的风流一夜,因为是老来子就没舍得打掉。 发现孩子天赋不错后,就想着弥补一下自家孩子中没有成才的遗憾。 一步错,步步错。 如果他当年没把这孩子收入自己门下,反而是交给信得过的朋友教导,也许事情不会像如今这样的进退两难。 贺矩知道,还有不少人和自己一样彻夜难眠。 他知道,三皇子野心勃勃。 他知道,自己无路可选。 他知道,三皇子不会允许自己现在就告老还乡,远离是非的。 他只能上这条黑船搏一搏了。 参与的夺嫡失败退场,总比身败名裂,永远被钉在读书人的耻辱柱上要好。 若是哪个同行以自己的事情,写首诗,做个赋,创造出个成语短句,自己可真就遗臭万年了。 “老爷,门外有人送来一封信,三皇子派人送来的。” 老管家送上信,顿时在炎热的夏季感觉到一阵诡异的凉意。 瞥了眼旁边的冰盆,看着里面化得差不多的冰块,一时间犹豫要不要去添。 “下去吧。” 老管家总觉得自家老爷的背影十分凄凉。 风潇兮兮易水寒。 “只能上了!”再度给自己打气后。 贺矩粗暴的撕开了信封。 拿出薄薄的信纸。 展开后,只有一句话。 【事情取消,没你事了。】 贺矩:???? 正看,反看,对光看,还是这八个字。 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 今夜再度无眠。 不仅仅是贺府,剩下的被杨珩约谈过的官员,无论例外的收到了这封让他们懵逼的信。 无论他们之前有没有因为杨珩的要求坐立难安,都会因为这封信今夜无眠了。 问:什么情况会让一个野心勃勃的皇子一夜之间放弃夺嫡? 答:不知道啊! 应府 应家的祠堂并不是很大。 主要是也没那么多祖宗需要放。 应爹的祖父好歹还有个名字,再往上,连是不是姓应都难说了。 毕竟兵荒马乱的,很多孩子最后都是被新的家庭收养,一起撑过了难熬的岁月。 对于小老百姓来说,活下去才重要,姓什么真无所谓。 不过再小的祠堂那都是祠堂。 寥寥几块的牌位,也是牌位。 崔氏表示,自己从来没有半夜三更偷偷摸摸过祠堂的,这太荒谬了。 就算不是黄道吉日,也该是白天来。 当着全家的面修改吧。 “圣命难为。” 应爹做官能在这个年纪成为中书侍郎,办事能力就是其中一项。 皇上没说今天必须要把族谱改了。 可就是皇上什么都没说,他才要今天就改了。 哪怕最后这婚事不成,也一定要今天今夜改完。 这就是职场智慧。 堂堂中书侍郎夫妇,半夜背着全家,独自来到祠堂。 点香,磕头,拿起族谱暗搓搓的修改,连蜡烛都不敢多点两根。 这太诡异了! “好了。”改完以后,火速把族谱放回去。 夫妻俩对着祖宗牌位再度崇敬的磕头。 嘴里念着的都是对祖宗的打扰的歉意。 “这要是在我娘家,可没那么容易。”应家人口简单,根本没什么宗老族长之类的。 崔家就不一样了。 “日后找个机会对二弟三弟说一下就行了。” 幸好不是崔家。 家里人少一直是让应博明感觉到孤立无援的地方。 想做什么都得靠自己拼,想要别人帮你,得拿利益换。 没有谁和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他能做的,也就是自己力争上游,让自己的子孙后代有强大的家族可以依靠。 不过在一些小事上,还是小家族好。 崔氏跟着自己丈夫鬼鬼祟祟的出了祠堂。 对于最叛逆的少女时期都没做过类似举动的崔氏来说,还真是有点让人觉得愉悦的小刺激。 “皇上怎么就突然看上千云了?” 搞定皇帝要求的夫妇俩开始开小会。 比起今夜一头雾水的其他人来说,他们这个小会就简单多了。 千云的身份做皇子妃。 他们家的确没有什么可挑剔的。 可为什么选中应千云,这就很值得讨论了。 对于应千云,夫妇俩如果客观评价的话,肯定能打不低的分数。 连崔氏这个大家族出来的,都肯定了应千云处事手腕和眼界。 但是他们觉得好,不代表别人知道好。 崔氏带着应千云赴过不少宴。 也可劲儿的展示过小姑娘。 可有些闪光点,是需要契机的,是需要时间的,是需要口碑的。 就目前展示的成果来看,崔氏完全不觉得自家姑娘有闪耀到皇帝都能一眼注意到。 “千云从庙里回来,一共才几个月?” 时间短,也没有什么轰动京城的名声让皇帝一眼相中。 “而且皇上说八字和宗正/府评价都不重要。” 那就是力排众议订下了他们家千云了。 那原因只可能是…… 夫妻俩对视一眼,一个答案呼之欲出了。 如果皇帝不可能以正常的渠道认可这个儿媳妇。 那就只有一个可能。 三皇子自己喜欢千云。 “这样太子的反对和陛下当时的淡定,也说得通了。” 三皇子显然没有对亲哥说过自己有心仪的姑娘。 导致他误会承平帝乱点鸳鸯谱。 “陛下和先帝还真是不一样啊……” 景王和谢氏被棒打了鸳鸯。 到了承平帝这里,不仅仅无视女方的身份差,而且还直接帮忙扫平障碍。 搞清楚了承平帝反常的原因,夫妻俩先是松了口气。 可新的疑问又出来了。 三皇子什么时候看中他们家千云的? 他们什么时候认识的?! “千云赴宴都是跟着我的,出门逛街都是带着千宜的,只有几回去倾云阁算账……” “倾云阁这种人来人往的地方,若是他们在倾云阁相遇,不会一点消息没有。” “对了,崔家的寿宴和千雪的及笄礼。” 这两次三皇子都来了。 一次是被曹家大朗拖来的,一次是陪妹妹来的。 “那也最多是见过而已。” 两次宴会,那真的是来来往往的人。 基本上聊上一炷香时间就会有人发现了。 三皇子毕竟是皇子,他若是与哪位女眷相谈甚欢,他们夫妻俩不可能不知道。 那就只剩下这次回菩提庵了。 “也不可能,三皇子根本没有出京。”今天早上他还见过三皇子呢。 所以……难道真的是哪次宴会上。 三皇子见了自家千云一眼就一见钟情到非卿不娶了? 好像有点扯?! 就在应博明打算放弃不再猜测的时候。 崔氏突然想起了什么。 紧紧的抓住了自己丈夫的手。 “阿颖?” “千云回家后都在我们身边,那么……千云回家之前呢?!” 应千云在菩提庵的十几年,对于应家来说完全空白。 而三皇子,也就最近存在感高一点。 在这之前,谁管他有没有出过京城,去过哪里? 这个思路,倒也是符合逻辑。 应博明刚想赞同,就看到妻子格外难看的脸色。 “你是不是知道什么?” “有件事我一直没告诉官人,本来是不愿意戳孩子的伤心处,但是现在想来……另有蹊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