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之前周文娥身体不好,很多事都顾不过来。 都是冬小蕾在忙这些。 不过冬小蕾还小,哪能忙活过来那么多事。 丁婉道:“我们家以前也这个样子,没什么可介意的。” 丁婉想起以前她身体弱生病的时候,也是什么都顾不过来,家里也很乱。 不是人懒,实在是有时候忙不过来。 而且庄稼人要收割的庄稼多。 天气冷了,不能放院子里冻着,只能放屋内,屋子小的话,东西确实放不开,就只能堆在一块。 所以看起来就比较乱。 其实都是农作物。 但炕上收拾的很干净。 天气冷了,早晨烧的火,怕热炕凉了,都是用被子盖在炕上,保持炕上的温度。 周文娥略有些拘束的道:“丁大姐,早晨刚烧的炕,还热乎着,你上炕坐。” 周文娥知道丁婉是有本事的。 而且丁婉也不是乡下人,听说以前也是府城的人。 对周文娥这样在乡下长大的人来说,这样的人身份就是比她们高。 面对丁婉,她就会不由自主的拘束起来。 周文娥有些不自在,生怕丁婉嫌弃她们家里乱,也不上炕。 其实丁婉性格很随和。 但她看周文娥的样子,大概也能理解周文娥的感受。 她笑着道:“那周妹子,我就不客气了,我就上炕了。” 周文娥一看丁婉脱了鞋上了炕,这才松了口气。 “你能来我们家,我真的很高兴,也不知道丁大姐有什么事找我。” 冬小蕾这会已经很有眼力的倒了热水过来,“丁大娘,你喝水。” “艾,小蕾都长这么大了,这么懂事。”丁婉也有些感慨。 想当初周文娥找她做绣活的时候,冬小蕾才一岁多。 这都好多年了。 周文娥听着丁婉的话,也突然间感觉到,时间过的真快。 这一晃好多年就过去了。 她也想到很多年前那时候了,“是啊,都好多年了,那时候小蕾的父亲还没有去当兵,那时候你身体也好,我还经常找你学针线学绣活。” 那时候周文娥跟着绣个荷包什么的,也能买一点钱。 丁婉叹了口气道:“是啊,那时候我身体也好,不过周妹子,你后来绣活怎么样?” 周文娥摇头道:“别提了,我当时荷包能卖出去,也是多亏了丁大姐你。” “就我那绣活根本没法说,我也不会画什么花样,后来镇上的绣坊关了,就再没人收我绣的荷包,也就没再绣东西。” 周文娥还是有些自知之明的,她也只是会点针线活。 不过说起这个来,周文娥突然间反应过来,激动的道:“丁大姐,你来找我,该不会是还跟绣活有关,你要重新绣东西吗?” 丁婉身体好了眼睛好了的事,大家伙都知道。 只不过大家都不知道丁婉好了后要做什么。 那几天大家只见丁婉出去走走转转的,也没见她要绣东西。 大家都猜测着,丁婉以前就是做绣活把眼睛弄坏了,可能她往后就不做绣活了。 村子里的人大多都这样想的,因为人的身体最重要。 丁婉以前身子有多弱,病的有多严重大家伙也都知道。 所以周文娥也没有往这方面去想。 也是丁婉找到她家里,说起这些来,她才突然间猜到这个可能。 丁婉轻轻笑了笑道:“不瞒周妹子,我还打算做绣活。” 周文娥激动的很,不过她首先想到的就是丁婉的身体状况,“那丁大姐,你的身体没事吧?” 丁婉摆了摆手道:“没事,以前啊,都是我自己乱想得了抑郁症。” “对,岚岚说我那是因为抑郁造成的,要不身体没事,现在眼睛也完全好了,所以别担心。” “而且啊,只要不黑灯瞎火的天天绣东西,眼睛也不会模糊。” “眼睛模糊不是毛病,岚岚眼睛也会疲惫,累的时候多往远处看看就好了。” 周文娥听着不是很明白,但也大概明白了一些,“还是苏姑娘能耐大,懂的东西多,别管怎么样,人身体要紧。” “我以前身子也弱,多亏上次苏姑娘给开了药,又便宜又好用,我现在身子都好多了,感觉全身都有力气了。” “以前啊,走几步都没力气,还容易发晕。” 说起这个,周文娥是真心感激苏冰岚。 丁婉一听别人说苏冰岚好,她脸上都露出骄傲的神色,眼里都布满了笑意。 仿佛听别人说自家闺女一样。 丁婉也没有谦虚,而是点头道:“岚岚确实很好。” “奥,对了,这次来找你啊,还是岚岚说要开个绣坊,先找咱们村几个人做东西,等绣坊建起来后,再多招人。” 一听这番话,周文娥都瞪大了眼睛。 她整个人都仿佛凝固住了,一瞬不瞬的盯着丁婉。 她刚刚没听错吧? 苏冰岚要开绣坊,还找她做东西? 现在村子里的人谁不知道跟在苏冰岚那孩子身边干活,就能跟着沾光。 看看豆腐坊就知道了,第一个月就领那么多钱,羡慕死村子里的人了。 都是一个村子的,虽然大家发了工钱发了奖金没有往外说,但没有不透风的墙,大家打听打听,消息一传二传的传到很多人的耳中,村子里大多数人就都知道了。 别说,那个工钱奖金,真的让人羡慕。 现在大家都绞尽脑汁的想着也能进豆腐坊干活。 但哪那么容易。 周文娥也只恨她之前身子骨弱,否则她要有力气,她也就去豆腐坊干活了。 她绝对会好好干。 但她没有想到,苏冰岚还开绣坊,没有面试,直接找她干活? 周文娥一瞬间都热切了起来,感觉心跳的好快。 她一把抓住丁婉的手,激动的道:“丁大姐,我没听错吧,苏姑娘开绣坊,是找我去干活?” 丁婉能理解周文娥的心情。 她现在面对周文娥的时候很淡定,但她当初听苏冰岚说开绣坊让她帮忙管理的时候,她也非常激动。 她甚至也都怀疑自己听错了。 所以丁婉耐心的解释道:“是真的,而且做的多了,工钱也多。” 丁婉知道,村子里的人条件都不太好,大家最关心的还是工钱问题。 她也提前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