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随后在碰到表现十分出色的后生,并不吝啬夸奖。 心里倒是有了新的计较。 “都是好的,大清未来又你们,朕心甚慰。” 这几年康熙是越来越会说好话了,反正好话不要钱,偶尔对这些青年说几句,效果可是十分不错的。 刚长成了青年,最是在乎这些鼓励了。 众人纷纷表达对康熙的敬仰之情。 这个过程俗称拍龙屁。 康熙也笑呵呵应下。 太子等人瞧着这些人,心思涌动。 这几年太子虽然时不时受挫,但是康熙一直没有对他有什么大的惩罚,对他的失望也只有康熙自己明白,朝堂上或许有几个聪慧的人瞧出了一些端倪,但是在更多的人眼中,太子地位可稳固着呢! 所以太子在这些人的恭敬态度下,并不太明白他如今在康熙心目中的一个形象,并没有放弃拉拢人才。 能被太后瞧上的,今日过来的,家世都不俗,大家满族出身,好些人的太爷爷辈都是来国功勋。 即便不是名门之后,他们身上也都有些可取之处。 这些人,还真是京城新一代的青年才俊了,也难为太后把这些人都给请过来了。 可见她对公主的上心程度不一般。 太子动了心思,大阿哥盯着几个武学好的看的眼睛都直了。 大阿哥偏好武学,对武艺好的人天生有好感,不少人被大阿哥这么盯得心里直发毛,他们可不是人人对大阿哥的性子都这么了解,好几个都在心里嘀咕是不是自己哪里做的不好,惹到大阿哥了。 太子和大阿哥如此,三阿哥就更是如此了。 他比太子和大阿哥多一点,他还希望在这群人中找到一个合适的妹夫。额驸不能任重要职务,但是这人家里条件必要要好,最后可以继承爵位,又家大业大的。 看了几个,三阿哥倒是瞧了几个觉得不错,不过就是身份可能太高了,这事三阿哥没啥把握。 没到这个时候,三阿哥不免要想起他额娘荣妃娘娘来了,若是他额娘在,这事倒是有得商量,他一个做哥哥的,虽然也能提点意见,但是总归不能说太过。 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还有太后在上头盯着,他若是说的太多,干预的太多,不说他皇阿玛跟皇后有意见,太后也会有些不喜。 想到这里,三阿哥觉得自己该给他额娘送封信去了。 康熙考察完了,心里其实有了几个人选。 另一边,太后那里也有了一些打算,幼清虽然心没完全放在这上面,但是因为在京城她产业多,尤其有个颜悦阁在,在知道要给公主要额驸,她特意叫来了几个颜悦阁的掌柜的,打探了一下各家的家风问题。 她倒是觉得有几家不错,虽然不说多富贵,但是家风是真的正,倒是十分适合做额驸,但是家世估计入不了太后的眼,幼清打算回头跟康熙提提,就不跟太后说了。 她若是敢直接提她觉得好的哪几家,估计刚说出口就会被太后以“你是什么居心”给反驳了,毕竟如今人婚嫁,更讲究家世多一些。 至于旁的,很多人惯会做戏伪装,近了相处才会有感触。 宴会结束后,太后把康熙叫去说了“悄悄话”,幼清对此撇撇嘴,太后防着她呢,。 两人说了什么当晚康熙就跟幼清说了。 太后确实疼孙女,选定的人都是极好的,家世极好,学识极好,家眷瞧着也是好的。 对此,幼清听了那几个名字,想到那些她知道的事情,并不算认同。 “你觉得皇额娘选的人不好?” 幼清看了康熙:“你真让我说实话?” “你说。” 其实康熙也挺不满意太后给的人选的。 有些家世实在太好了,不适合做额驸,公主虽然是他女儿,但是背后也代表着一些东西,比如二公主,她是三阿哥的一母同胞的亲妹妹,她日后嫁的人,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代表三阿哥的势力的。 儿子们大了,康熙自然要注意这些分寸问题,他想要改革,对太子不满放在心里,他不想让儿子现在斗得太厉害,他们斗得厉害,朝堂上就会出现站队,实在不利于他接下来的计划。 所以他并不打算给二公主找个家世多好的婆家,一般情况就成,到时候给足了嫁妆,住在公主府,谁还能让他闺女吃苦不成。 二公主的额驸家世不能太高,那三公主的额驸家世若是太好,那也不合适,所以康熙就没打算给公主找家世好的额驸。 因着这个原因,太后给的人选就能去掉一半。 另外一半是康熙比较看好的人才,他要改革,需要人才,尤其需要青年人,他们更加热血,更加适合做改革的前锋之刃。 若是让他们做额驸,终身碌碌无为,当个富贵闲人,康熙都觉得不忍。 这不合适。 总而言之,就太后给的这些人,康熙都觉得不合适。 幼清说了她的看法。 “这些人瞧着是不错,不过几乎都是家大业大,家里情况驳杂,人也多,旁的不说,这几个虽然没有娶妻纳妾,但是后院可不是一个人都没有,颜悦阁平时做多了女人的生意,也有不少消息来源,二公主和三公主若是进了大家族,未必会是好事。” 康熙点头便是认同。 “那你觉得可有合适的人选?” 幼清想了一下,给了几个人名。 “……这几个人不错,虽然家世说不上多好,但是家风好,家里事情也少,公主嫁人后虽然住在公主府,但是额驸是有阿玛额娘的人,总不能娶了公主阿玛额娘都不认了,家风好,教养出来的孩子人也正,做事有章法,也懂规矩,公主日子也能轻省一些。” 幼清给的几个人选,有几个倒是跟康熙的想法不谋而合。 “朕也有此意,回头朕会跟皇额娘说的。” 幼清闻言,突然笑了:“皇额娘恐怕会以为你见不得女儿好。” 康熙道:“好不好要以后才能知道,总不能因为怕皇额娘埋怨就让闺女嫁了不合心的人家吧!” “你倒是有心了。” 他们这这里商量的还成,不过另一边,前荣妃娘娘接到了儿子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