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上午,在县长的安排下,长宁县城街道两边,都挤满了人,好像要过什么盛大节日一样,特别是在城门口,已经是人满人患了。 不管是街道两边还是城门口的老百姓,他们表面上是在热情的欢迎州府大人来他们县城,其实因为这是县长的安排,他们不得不服从而已。 所以表面上看去非常热情,实则心里面哪一个愿意来做这事呢?又不会得到什么好处,反而还会耽误家务活。 大家心里面都在一个劲儿的吐槽,只是没有表现在脸上。 沈如悦和萧漠北以及刀疤哥,他们三个人也早早的来到外城门口,隐藏在人群之中。 按照沈如悦的计划,只要等州府大人出现了,三人就会挡在路中央,当着州府大人的面,把县长以及王元亮的罪行说了清楚,要借州府大人之手,消除长宁县的两位恶人。 话说王元亮以及长宁县的县长,直到现在为止,他们都还没有弄清楚,为什么一年之前萧漠北会突然和张大人在一起,而且朝廷还派了张大人来追查他们。 后来县长还专门去了一趟州府,问了一下州府大人,但州府大人对此事也不太清楚,只说,“你只关心做好自己的位置就行了,至于朝廷里面发生了什么事,就不要去过问,那也不是你该过问的东西。” 州府大人的职位比县长高,况且还是他的直接上级,所以在州府大人的命令之下,他就没有过问。 几个月之后,萧漠北那边仍然没有传来什么消息,他还以为朝廷派萧漠北去镇守边关,估计已经在边关牺牲了。 有了这个想法,县长和王元亮都以为,之前把张员外弄死在监狱里面的那件事情,终于可以告一个段落了。 以后就会像是石沉大海一般,再也不会有人知道或者问起这一件事,而他们可以高枕无忧的在长宁县称王称霸。 王元亮也认定用不了几年,长宁县县长的这个位置,顺其自然的就会落到他的头上来。 他跟沈如悦是来自同一个世界的人,只是他的灵魂附在了县长公子哥的身上,由于心术不正,总想着投机取巧,本来比沈如悦起点就高的人,最后道路越走越歪,现在可以说及时和沈如悦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但实际上他们已经没有了共同语言,也相当于是生活在两个世界了。 这次州府大人之所以要来长宁县,也是受到了县长的邀请。 县长打算抓住这次机会,要把家里面搜刮来的民脂民膏送给这位州府大人,因为到时候县长辞官归乡的时候,他要把自己的儿子当做继承人,没有州府大人出面做认定的话,兵是不会认王元亮这个人的。 所以这一次县长把对州府大人的欢迎大会要做得非常隆重,可以说,只要州府大人高兴了,对他们整个家族都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相反的,如果这个计划落了空,那么他们整个王家,很有可能在长时间内,都不会在长宁县抬起头做人了。 县长带着王元亮,早早的出现在城门口中央。 他坐在一张椅子上,双手放在胸前,神态显得安详,两边站着维持治安的士兵,而王元亮也站在县长的右手边,代替了平常的丫鬟对他端茶递水。 直到上午的太阳升到了半空中,不远处有人看见了州府大人的仪仗队,慌忙的来报告了县长之后,县长连忙站起身来,先让人把椅子拿走,然后整理了一下衣冠,想了想等一下见到州府大人要说的话,这才往前走了几步,准备迎接州府大人。 沈如悦他们三个人一直藏在人群之中,他们也知道州府大人马上就要出现了。 州府大人就是不一样,不管走到哪里,总是有长长的仪仗队,首先出现在人民眼中。 旁边的人看着那些仪仗队,也不知道手里拿着的是些什么东西,首先看到的是那些人举着高高的牌子,上面有些字,估计人群之中也只有几个人才认识。 等举着那些牌子的人走过了之后,就是州府大人的侍卫,这些人个个人高马大,腰间都放着宝刀,面目也是凶神恶煞的。 紧随侍卫后面的这些丫鬟婆子,他们需要全程伺候州府大人。 光是仪仗队都有几十人陆陆续续的走了好久众人才远远的看见州府大人的一顶大轿,被十几人抬着晃晃悠悠的前进。 沈如悦还是第1次看见这种出行的人,他们在京城的街道上也见到过王公贵族出行,但也不会像州府大人这么夸张,光是仪仗队居然都有几十人,如果放到京城去,那还不得是皇上的场面了? 等抬着州府大人的那一顶大轿,快要走到城门口的时候,这边迎接州府大人的人,在县长的带领下,首先走到了轿子的前面。 县长所带的人,都匍匐在地上,而两边迎接州府大人的人也是单膝下跪,都在热烈的欢迎州府大人。 “长宁县县长恭迎州府大人!” 在周围安静的环境下,县长的声音清脆而干练,几乎所有人都听见了他刚才说的那一句话。 抬轿子的人停住了,他们要等待州府大人的话才会进行下一步动作。 州府大人在教室里面“唔”了一声,从这个声音可以判断他对县长所做的工作非常满意。 过了一会儿才不慌不忙的说:“本官自从成为州府大人以来,还是头一回来到长宁县城,听说这里的治安非常好,老百姓也是安家乐业,看来你这个县长做得非常好,不像其他州县一样让本官操心。” 得到了州府大人的夸奖,现场有点如释重负,本来最近和州府大人也没有什么联系,不知道对方对他是什么态度,如今说了这一句话,说明对他这个县长没有什么意见。 “州府大人不辞路途辛苦来长宁县视察民情,是长宁县所有老百姓的福音还请求州府大人在长宁县多停留几日,感受一下长宁县老百姓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