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网络思潮研究(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陈博的老年人操作实在辣眼睛,不管是阵地战还是白刃战,AI吊打他易如反掌。   王旭又带陈博体验了几款鹅厂大作,联盟三分钟送一血,吃鸡落地成盒,模拟人生半天破产,就连最简单的开心消消乐,他也会卡在第一关束手无策。   “能别玩了吗?我彻底自闭了。”陈博开始怀疑人生。   “行吧,反正时间差不多了,该走了。”王旭瞅了下手机,摘下眼镜搁回原处。   “我第一次对游戏这么失望。”陈博发表了一段简短的体验感想。   “可能是还没适应吧,玩的少。”王旭推开门,把陈博带了出去。   陈博瘫坐在轮椅上,软弱无力道:“这几款游戏什么时候出VR版了?”   “好些年了,记不清。”王旭见陈博精神状态不佳,便没调侃他。   “那PC端还有人玩吗?”陈博问。   王旭点点头:“有啊,两者间的数据是共通的,你用PC端玩有可能会碰到戴VR设备的。”   “玩物丧志啊,还是好好学习吧。”陈博轻轻捏了下自己的脸颊,缓过劲来。   “哟?这是哪位小帅哥呀?”   身后传来一声酥软的萌音,王旭扭过头,是个身材窈窕的御姐。   “喂,人家又不是喊你的,一听是妹子就心动了。”   陈博坐在轮椅上,不太好掉头,见王旭许久没吱声,便说:“撒开手,我也转个弯瞧瞧。”   “还是两位小哥哥呀。”孔珺茹乐呵道。   王旭开口说:“请问有什么事吗?”   孔珺茹走上前,掏出手机,开门见山道:“方便交个朋友吗?”   “噢,没问题,只是我手机没电了,我写给你吧。”王旭敲了一串电话号码,将手机归还给对方,随声称赞道:“你的指甲油真好看。”   “是吗?今天新做的。”孔珺茹手背朝前显摆完,招呼说:“慢走啊,希望有缘再见。”   “嗯,一定。”王旭咧咧嘴。   陈博被晾在一边看戏,两人的对话从头到尾跟自己一毛钱关系也没有。   “喂,她怎么不问我要联系方式啊。”   王旭撇过头,意味深长道:“你这是明知故问啊。”   陈博捏了捏自己的米其林肚腩,质问道:“难道我不是更像有钱人多一点吗?”   “有可能人家不看重这些咧,哈哈。”王旭把滑落的肩带重新背稳。   “你小子艳福不浅。”   “说什么鬼话,我又不稀罕这些。”王旭耸耸肩,不以为然。   “那你还留联系方式给人家?”   “我留的是你的啊,哈哈哈,机会难得,好好把握住。”   “什么?”   陈博怔了怔,这时手机恰巧响了,是对方发来的好友申请。   “加还是不加?”   王旭果断道:“加啊,她又不会吃了你,单纯聊聊天,别想太多。”   “行吧,那我只好勉为其难的通过了。”陈博笑得合不拢嘴,毕竟很少有异性主动加自己。   两人回校途中刚好遇到值勤清洁的智能机器人,陈博顿时起了兴趣,驱车靠近,默默观察。   “后台那边应该看得到街区的实时图像吧。”   王旭幽幽道:“你这不是废话么,每个机器人都装了摄像头的,发生突发情况一目了然。”   “当个遥控员也挺不错的,没事干还能让机器人做套广播体操。”陈博的脑回路总是那么清奇。   “你是傻子吧,我就打个比方,又不是真的遥控。”   王旭又跟陈博详细解释了一遍机器人的工作原理,实际情况比想象中要复杂得多,陈博理解不来。   “高阶版的连连看?哪里脏了去哪里?”陈博试着用通俗易懂的词汇解释。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这样。”王旭话留余地,免得这家伙又胡思乱想。   中午的大餐尚未消化干净,俩人在校外随意吃了顿皮蛋瘦肉粥果腹,匆匆赶去隔壁校区上课,进到教室,习惯性地坐在了后排角落头。   陈博宿舍的地理位置优越,去哪都不至于太远,像一些住在偏僻角落的学生,在选课时就要留心万分,搭地铁去上课的滋味不好受。   “离上课还有三分钟,怎么教室才来了十几号人?”   王旭释惑道:“周五晚上,多么美妙的日子,谁想来上课啊,而且这节课点名的概率只有不到30%,肥了不少人的胆。”   “确实是,周五晚上还上课,太过分了。”   “这有什么,我们专业以后周六周日都有课。”王旭打了个哈欠。   “嘶----有没有搞错!”陈博激动地拍打着轮椅。   王旭淡淡然道:“没有,等通知吧,具体课程安排还没出来。”   “现在上课都不用书本了,好不习惯。”陈博把键盘接入一体机,登陆上教务系统,打开电子书库。   “有电子书这么方便的东西,干嘛要纸质书啊,既容易损坏丢失,又那么死鬼重,这古董玩意只有图书馆才有。”   “你不觉得笔墨书香,捧在手里踏实吗?”   王旭辩驳说:“又不是闻着味道就能记住知识,真正好学之人,扔到猪圈里都会勤勉刻苦,历史的车轮已经滚到电子阅读时代了,不可能开倒车的。”   陈博没有否认王旭的观点,自己身为半个世纪前的老顽固,很多思想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咱们这门课叫啥来着?”   “《网络思潮研究》,纯理论课来的,不用实操,我的钱包最近出血过多,得休养一段时间。”王旭打开电子库搜索栏,找到对应书籍。   “学校的课程怎么没一个正常的?”   陈博以前接触的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线性代数,这里通通见不到,或许是去年修完了?   “不是学校的课程没一个正常的,是我们专业的课程没一个正常的。”   “我们的教学大纲和别的专业不一样,所有课程全是量身打造的,光是学分这一项,我们就比别的专业多一倍。”   “所以周六日才要补课。”陈博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   “补贴不好挣啊,且行且珍惜,熬到毕业,平均年薪百万不是梦。”   陈博叹了口气:“平均很虚的,我肯定是拖后腿那个,王总你想想,你找一份工,捎上十个无业游民,不也是平均年薪百万?”   “你可真是个小机灵鬼,哈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