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7章:一生写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突然,一个急促的声音响起来,打破了现场的宁静。   “老师,老师,爸爸……”   这道呼唤声不断变得急促起来。   爸爸?怎么回事?   陈凌等人立刻转身,朝着杨老所在的方向望过去。   在总控制台上,杨老还站在那里,一双总共剩下四根手指的手,支撑台面,一动不动。   而所有人的眼光都落在杨老旁边,那个身边的学生身上。   呼唤声正是这个学生发出来的。   他一脸焦急,不停地叫喊着。   此刻,这个学生叫的不再是老师,而是爸爸。   杨老是他的亲生父亲,这是他第一次在实验室这样喊。   在过去,就算他是杨老的亲生儿子,在实验室里面,也不能搞特殊。   只要是在工作场合,他要找杨老,只能叫老师,不能叫爸爸。   其实,进入科学界之前,他很少看到自己的父亲,因为父亲太忙,几乎没有时间回家。   在他大学毕业之前,见过父亲的次数寥寥无几,有时就算能见到,也是匆匆见一面那种。   为了能够时常见到父亲,了解父亲的职业后,他就发誓,一定要成为父亲这样的科学家。   这样,他就有机会与父亲呆在同一个实验室,能够天天见面。   终于,在努力下,他成功考进了研究院,毕业以后,还通过了考核,进入核研究科组,成为父亲的学生。   那个时候,他特别开心,因为从今往后,他可以与父亲并肩作战。   一起共事之后,他才知道,父亲为了研究核反应,连命都不要了,常常熬夜,但凡有一点新的发现,什么都不管了,立刻通宵达旦地研究。   这一次,为了研究可控核反应,父亲更是不顾一切。   原本父亲的身体已经千疮百孔,根本承受不住这样高强度的工作。   但是,父亲并不理会,而是全身心投入其中……   看着一动不动的父亲,这个年轻的科学家急了,不停地呼喊起来。   “爸爸……爸爸……”   可是,不知道呼喊了几声,杨老还是没有任何反应,就好像一座塑像,站在那里,脸上泪痕依稀可见,但眸子里充满深情的目光,凝视着防护罩下的可控核聚变装置。   唰。   这个青年科学家再也忍不住,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不停地滴落下来。   他知道,父亲已经离他而去。   从今往后,别说叫爸爸,连叫老师的机会都没了。   年轻科学家悲痛欲绝,身形地止不住地在颤抖。   父亲这是献身于自己热爱的事业。   他无法接受,但父亲应该是死而无憾,因为毕生的愿望实现了。   片刻,感受到众人的目光,年轻科学家抬手,抹了一把眼泪,转过身来。   下一刻,他眼睛一热,再次热泪盈眶,泪水顺着脸庞不停地滑落。   年轻科学家抽泣了一下,用更咽的声音,悲伤道:“各位,我爸爸,他走了。”   什么?   陈凌身体忍不住一震,看到那被岁月侵蚀到佝偻的背影,立刻冲了过去,开启中医精通与西医精通技能,迅速检查杨老的身体。谷睩   几个呼吸之后,陈凌的脸色沉了下来。   没错,杨老走了。   就算他的医术再高明,都无法将杨老拉回来,毕竟对方已经是油尽灯枯。   陈凌内心深深地自责起来。   都怪他。   其实,他早就看出杨老身体有大问题,但是说服不了对方。   毕竟,这是杨老追求了一生的东西。   现在,机会就摆在眼前,杨老怎么可能错失?   就连陈凌都陷入了科研之中,更别说杨老。   其实,别说陈凌劝不住,就算是叶老都拿他没办法。   哎……逝者已逝,想这些已经于事无补。   陈凌不由叹息了一声,然后抬手,缓缓脱下军帽,一脸肃穆,看着杨老。   此刻,叶老等人的目光也同时落在杨老的身上,全都把军帽脱下来,神情严肃。   杨老,这个为了核事业奉献了一生的老人,竟然在见证完历史性的时刻后,就倒了下来。   没错,杨老此生已经无憾,但是,炎国痛失了一个科学泰斗啊。   在场的人都很清楚,杨老的重要性。   可以说,如果没有杨老,炎国的核事业不会发展这么快,今天这一幕更加不会出现。   会议室很安静,每个人心情很沉重和悲伤。   而控制室那边,在场的科学家脸上也都充满了哀伤之色。   砰。   突然,重物撞地的声音响了起来。   那个青年科学家直接双脚跪地,看着杨老,泪水不断地滚落下来。   他的双眼都模糊了,但是,脑海出现了一些场景,清晰至极。   当时,他还是一个少年。   他清楚地记得,每次看到父亲的时候,对方总是匆匆忙忙的,有时候还是半夜回来片刻,又匆匆走了……   父亲每次回来,就给自己留下一些日记。   至今,年轻科学家对日记本第一页的内容印象深刻。   那一页写着,“孩子一岁了,我才回来,由于面生,小家伙一被我抱起来,就使劲地哭,我是一个不称职的父亲啊。”   “孩子,其实,爸爸也想陪着你长大,不想错过你每个阶段的成长,但是,我不仅仅是你的爸爸,更加是一名军人,祖国需要我,我只能舍弃小家。”   “孩子,你怪爸爸没事,爸爸只是希望,你长大以后能明白,爸爸这么匆忙,就是为千千万万这样的孩子,能在和平的环境里,睡得那么的安详……”   三岁以后,他母亲常常给他读日记的内容,可是,他太小,听不明白真正的意思。   五岁以后,他明白了爸爸的重要性,因为看到,别的小孩放学的时候,总是有爸爸来接,平时也有爸爸陪着,而他没有。   于是,他很不解,常常问妈妈,道:“妈妈,为什么其他小朋友有爸爸陪着,我没有?爸爸到底去哪里了?为什么不回家陪我玩?”   然后,他妈妈总是温婉一笑,道:“孩子,你爸爸很忙,每天都在为祖国写诗,写下一首首壮丽山河的诗。”   听到这些解释,他总是满脸疑惑道:“妈妈,爸爸在写什么诗?”   妈妈见他疑惑不解,也没怎么解释,只是微笑道:“孩子,别着急,等你长大,你就能读懂这些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