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 登基,册封,书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萧家被平反,昔日的平南军已经在南境重建,由恢复了本名的肃翊,也就是萧翊统领。   从此以后,大燕再无萧姓不可从军的规定,而这支重新组建的平南军,牢牢地掌控在昔日平南侯外孙——容珩的手中。   敬完香后,容珩走出萧家祠堂,和顾澜一起回到了定远侯府,念夏则留在萧家故居附近,她想在这里居住一些时日再离开京城,和杜常宁一起云游四方。   容珞十五岁时萧家覆灭,在这之前,她曾在外祖父家宅中度过一段年幼时光,她对萧家的感情,比容珩更深。   至于容珩的湘王府,早在几个月前就已经修好了,他却迟迟不乐意搬进去,导致朝野上下流言蜚语各种传播,都说这是湘王想登基为帝住进皇宫的暗示。   只有容珩身边的人才清楚,王爷分明是整日赖在步莲斋的小院里,每天和小侯爷无差别秀恩爱!   两人走到侯府门口的长街时,闻到一阵清幽的玉兰花香。   又是一年盛夏,满树玉兰花皎皎盛开,如流风回雪,香气宜人。   夏风吹拂起眼前之人月白色的衣袂,容珩轻吻着顾澜的唇瓣,低语道:“澜澜,嫁于我吧,可好。”   玉兰花瓣盘旋着落下,顾澜伸手接住,攥在手心,轻轻地回吻。   她轻喘着,不服输的道:“娶。”   容珩弯起眸,点头:“娶也好。”   九月末期,丞相陆秉心等文武百官,第二次联名上表,请湘王容珩登基。   然而,容珩再次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事不过三,到了第三次,朝中官员彻底相信,容珩,是真的不想登基。   同时,以顾小侯爷和长乐郡主为首的大燕军方,则三天两头上个奏,宁安公主真是德才兼备,人美心善,湘王在旁边抚掌附议。   他们也不瞎,知道顾小侯爷此举的含义,是扶持宁安公主。   公主不声不响,稳坐钓鱼台,有空没空在京城百姓间露个面。   时间久了,全京城都知道先帝还有一位贤能出众的公主存在,而这大燕皇帝究竟谁做,只要能是位贤德帝王,是男是女,与他们也没有太大关系。   不管是惩治容祁淳与容祁俊兄弟俩的事情,还是在京城被叛军围攻时候,或者是在日常处理政事上,容妙嫣都表现出毫不逊色于男儿的气度与能力,即使是最瞧不起女子的迂腐老臣,也不得不承认,公主远胜过其他任何有资格继位的人选。   又拖了半个月,终于,容妙嫣在文武百官的共同奏请之下,水到渠成,登基继任为帝。   秋高气爽,日光高悬。   九成玉阶之上,容妙嫣身着天子玄色绣金龙帝服,金钩玉带,青丝束起,双眸睨视着眼前的河山万里,一举一动,透露着万千威仪。   她环顾百官,恍惚间,眼前浮现出孝景皇帝的影子。   容妙嫣无声的说,父皇,朕,永远不会成为你。   身为丞相的陆秉心上前,大声道:   “孝景皇帝驾崩以来,大燕无君已久,是以天命不可以辞拒,神器不可以久旷,羣臣不可以无主,万机不可以无统,今日遵大燕之祖制,谨择元日,再立新君。   大燕子民,诸位臣工,随本相朝拜新君。”   说完,他第一个对着容妙嫣伏跪下来。   下方的文武百官,包括容珩与顾澜也随之跪下,齐声道:   “臣等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庄严而肃穆的钟礼声响彻整个燕都,京城的百姓们听到这声音,不禁内心震动,也一个个低下头,朝皇帝的方向跪拜。   容妙嫣微微低头,望着台下跪拜的众臣。   他们,是昔日阻挠自己的同僚,也是如今自己手下的臣子,更是她的支柱,朋友,她站在这里的底气。   她的视线着重落在了顾澜与秦正笏的身上,顾澜察觉到公主的目光,微微抬头,刚好对上了妙嫣的眼神。   两人相视一笑,一如从前。   顾澜的眼中,是温柔,是笃定,是明亮的光彩。   此后许多年,容妙嫣在迷茫的,难以抉择的时刻,每每回忆起登基那日顾澜的眼神,都会想起那个年轻的,心怀壮志的自己。   勿忘本心,为万民立命,守护好脚下的土地,才是身为皇帝该做的事情,也是她绝不会妥协的梦想。   秦正笏则认真的俯身跪拜,他眼中有着骄傲和感慨,小心翼翼在珍藏着,没有任何能够瞧见。   他喜爱的公主,竟然成了皇帝,或许以后,他们的距离越来越远,但他说过,只要这是她想做的事情,他愿意化作一阵清风,一路追随,助她扶摇直上,风雨同舟。   这天下成了公主的天下,那他便竭尽全力,为公主的盛世,增添一笔墨色。   容妙嫣深吸一口气,抬手道:   “众爱卿,平身。”   她是大燕立国两百年来,第一个登上这个位置的女子,却不会是最后一个。   百官朝拜之后,便是改年号为“天授”,大赦天下。   “天授。”顾澜听到这个年号的时候,还微微一怔。   “怎么了?”   容珩低微的声音在她身侧响起,传至耳畔。   顾澜摇头道:“这年号,以前有位女帝也用过。”   容珩本想说史书之中,并无此年号记载的女帝,可不知为何,他的内心悸动了一下,没有再问。   或许有一日,顾澜会亲口告诉他那些他不知道的,天马行空的事情,而在此之前,他只需安心等待。   “桂花开了呢。”顾澜伸出小指头,在宽大官服的掩映下,悄悄地勾着容珩的掌心,眉眼弯弯,细嗅空气里淡淡的花香。   容珩眼前一亮,道:“等回去,就可以吃二婶做的桂花糕了。”   顾小侯爷:“那明明是我的二婶。”   “澜澜的,不就是我的?”他含着笑,反握住她的手。   这时,容妙嫣朝已经成为大内宦官之首的蓝奴挥了挥手。   蓝奴站在高台的边缘,展开手中明黄绸缎的圣旨,宣读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湘王容珩,乃孝文皇帝第五子,朕之皇叔,自册立以来,湘王平定南境,匡扶社稷,德被黔黎,勋光宇宙,文襄嗣武,功浃寰宇,济民康世,实有厥劳,重匡大燕之颓运,再定江山于鸿基。   今着其为大燕摄政王,与朕同治大燕,共安社稷!”   未等众臣哗然,蓝奴便继续道:   “定远侯世子平南将军顾澜,乃孝文皇帝密旨令其女扮男装,将军以女子之身,率师击退魏军十万余众,获敌首万余级,魏军降者亦万余,稳鄞州之安定,十万边军莫不听从,今册立其为平南郡主,仍任定远侯世子之位。   钦此!”   圣旨宣读完毕,百官震惊,一个个互相对视,满眼惊讶。   容妙嫣在继位这一日册封湘王为摄政王,又为顾澜的女子身份正名,还将她立为郡主,众臣就是再反对不满,也不敢此刻触女帝霉头。   顾澜和容珩上前:   “臣接旨,谢陛下隆恩,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陆秉心听到这旨意,毫无意外之色,他对这件事早有预料。   即便他心中仍对容妙嫣的女子身份存有芥蒂,朝野上下还有反对之声,但女帝有摄政王和女世子的支持,又得到百姓尊崇,帝位已经稳如泰山,大燕安稳系于她身,再无其他意外,他身为丞相,为了大燕安危,也只能默许这一切。   两人领旨后,台下仍有大臣因为这两道圣旨而窃窃私语,谢昀先行出列,再一次跪下:   “臣等拜见摄政王。”   有他带头,老宗正容穆也出列跪下,紧接着,群臣好像才回过神般跪拜在地,高呼“陛下圣明”。   随即,蓝奴动了动手指,那些嚷嚷着“陛下不可,陛下如此这般,违背伦理纲常,大燕江山不保啊”的大臣,被内司监搀扶着离开,消失的很是迅速。   将容珩册封为摄政王,并且为顾澜正明身份,册封她为平南郡主,这是容妙嫣早已决定好的事情。   她相信容珩,亦相信顾澜,如同相信自己一般。   这大燕,她还需要容珩,顾澜,定远侯府,谢昀,秦正笏......她需要一个又一个贤能官员,只有众志成城,才能开创真正的太平盛世。   人生代代无穷已,世间万物能够永远流传交替,传承下去的,除了阴谋野心,皇权帝位,还有人的情感与道义。   大燕天授元年,宁安公主容妙嫣登基为帝。   在女帝继位之日,除了大赦天下,女帝还宣布册封湘王为大燕摄政王,恕顾家无罪,册封顾小侯爷为平南郡主。   这一消息顷刻间便传遍京城,传至中原各国,天下震动。   此刻的京城,孝景帝驾崩百日丧期已过。   身为皇室宗族的容妙嫣和容珩,仍旧得为容璟守孝一年,但寻常百姓,已经可以宴庆嫁娶。   顾长亭和陆家大小姐陆丛云的婚事,经过顾家和陆家双方吹胡子瞪眼的无数次商议后,终于达成了统一意见,只剩下敲定婚期。   只不过,顾小侯爷又一次路过,“无意间”撞见顾长亭和陆丛云约会后,才知道这俩人都快成亲了,还一副悲愤虐恋的模样。   至今,她的沙雕哥哥都以为陆丛云仍旧喜欢谢昀,她要嫁给自己,只是为了报复谢昀,而陆丛云似乎也以为,顾长亭是被自己逼迫才娶了自己,娶自己是为了羞辱谢昀。   ——只有谢昀一个人躺枪的世界。   原本婚期定在岁末,但中途,出现了一些小小的意外。   某天,妙嫣提拔了长乐郡主容宝怡,做守城军的偏将军。   朝堂之上,众臣无人反对,但丞相陆秉心回家后,却越想越郁闷。   他心想,容妙嫣到底是个女子,她这样的皇帝出现了,顾澜和容宝怡这样的女将军也出现了,以后天下女子争相效仿,何人相夫教子,何人以夫为纲,伦理纲常岂不是乱了套。   陆秉心越想越生气,偏偏容妙嫣又让他挑不出什么毛病,于是他一时激动,以身体抱恙为由,上奏请辞丞相之位,试图用自己的官身警醒一番女帝。   没想到,容妙嫣干脆利索的允了陆秉心的奏请。   妙嫣还将此事说与顾澜听,俩人因此笑了半个时辰。   陆秉心在家中伤心了许久,直到半个月后,容妙嫣将其官复原职,让他继续做京兆尹,他才干劲满满起来。   顾澜道,还是京兆尹适合他。   新的大燕丞相,是谢昀。   大燕官场发生了一系列变革,工部尚书严梁也因年迈请乞骸骨,寒门出身的秦正笏,顺势担任了工部尚书。   顾澜听到这消息,又凝神了片刻。   许多人的结局都改变了,但还有的人仍旧维持着原书的轨迹。   谢丞相继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大燕开办十座女子书院,名叫——安鸾书院。   安鸾二字,取无数年前那位破虏将军长安公主,如今女帝做公主时的宁安封号,以及女子的鸾凤之意。   无人知晓顾承鸾的存在,但谢昀永远记得。   安鸾书院不分门第,只要是适龄女子皆可入学,身为女子的皇帝表示双手支持,不但在朝中新增了十几个女官职位,还直接开国库为书院拨款。   书院内教导的,不仅仅是寻常女子的琴棋书画一类,而是如男子一般,学习君子六艺中除了御射外的四艺。   此事一出,无数女子争相报名,天下掀起女子习文读书的潮流。   安鸾书院的第一任山长,由谢丞相本人担任,顾小侯爷还挂了个司业的名字。   书院内的夫子也不全然是男子,谢昀经过一番精挑细选,选中京城才女陆丛云,希望她能够担任书院的女夫子。   陆丛云收到谢昀的请求后,未曾有丝毫犹豫,毅然承下聘书,做了要抛头露面的女夫子。   于是,陆丛云与顾长亭的婚事,又被耽搁了日子。   书院的事情让陆丛云忙的脚不沾地,无暇顾及儿女私情,临近年关,安鸾书院走上正轨,朝中官员的担任也稳定下来。   顾家和陆家再一次聚到一起,商议双方婚期,这次,婚期打算定在正月十八。   正巧赶上顾小侯爷进宫,不知对女帝说了什么。   次日,容妙嫣颁布新政——   科举设立武举,同时,女子亦可以参加科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