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 “咱今日要设立内阁制,就在你们当中挑选内阁大学士。” 朱元璋的话音刚落,朝中群臣就就七嘴八舌的开始讨论起来了。 内阁大学士可是二品的官位,这样的诱惑是极大的。 在此之前,他们是一点风声都没有听到说要设立内阁。 “启禀皇上,臣认为无需设立内阁,已有殿阁大学士,为何还要设立内阁。” 这样的制度出来,原先的殿阁大学士自然是不喜欢的。 这样一来,他们的权力就被剥削了。 “放肆!” 殿内立马就安静了下来,朱元璋的神情变得极为严肃,他的决定不允许任何人反驳。 “大孙,你可有话要说?” 他将头瞥向苏墨的方向。 “孙儿认为翰林院的......” 苏墨将昨天说给朱元璋听的几个人选,全数报了出来。 这样一连串的名字,让殿内的朝臣很是惊讶。 这不就是爷孙两已经提前准备好了吗? 黄子澄看向苏墨的眼神极为复杂。 苏墨刚当上吴王来学堂学习的时候,黄子澄可是有刁难过他的。 如今他能不计前嫌,让他进到内阁去,让他很是惭愧。 一直以来,他都认为贤王朱允炆更适合当皇太孙。 现在看来朱元璋选的没有错,苏墨的心胸宽广,这样的人才能担当大任。 方孝孺可谓是升官最快的了,才刚被召到宫内就已经升到内阁了。 内阁的人可以说是皇帝的眼睛。 这样一来苏墨就不必整日坐在奉先殿批阅奏章。 “臣等见过皇太孙。” 退朝之后,一干人等追上了苏墨的步伐。 依照今日朝堂所见,他们早就商定了内阁的人选只是在今天公布而已。 想都不用想这个主意就是苏墨的。 朱元璋撤掉丞相的职位已久,怎会突然需要一个内阁来协助皇帝批阅奏章。 “今后有劳诸位了。” 苏墨对这些曾经是师傅的人极为客气。 “皇太孙如此大礼,臣可不敢受,多谢皇太孙提拔。” 黄子澄是第一个站出来恭维苏墨的。 与其他人不同,黄子澄学识极高,当年的会试可是第一,一路走来的仕途可谓是顺风顺水。 他本人其实并没有多大的才能,远不及方孝孺,刘三吾等人,但在内阁也是有用处的。 故而他也比其他大学士阿谀奉承。 “黄学士博学多才,这是应该的,今后朝中的大小事务,本王可就仰仗各位了。” “臣等定不负太孙。” 从他们的眼神当中苏墨就明白自己没选错人。 有了这帮智囊之后,苏墨每天不知道省了多少事,还能有时间陪朱元璋出去看看。 “许久没有出来溜达了,这应天倒是热闹了不少啊。” “那是自然,爷爷治国有方,百姓都安居乐业,这街上就热闹了些。” “油嘴滑舌,你父亲在世的时候可没有你这样。” “孙儿讲的都是实话罢了。” “怎么大家手上都端着一个木盒子?” 朱元璋好奇的看着来往的人,手上都端着一个木盒子。 “让一下让一下!” 一个店小二模样的人拉着板车,上面装了起码几十个这样的木盒。 “这是苏氏酒楼新出的外卖活动,爷爷要不去瞧瞧。” “这又是你的主意吧?” 想都不用想,这就是苏墨的主意。 “嘿嘿嘿。” 苏墨带着他走到了苏氏酒楼。 一路上几乎人人都你拿着这个打包盒。 “少爷来了,草民见过......” “诶!吴掌柜不必多礼。” 苏墨眼疾手快的拉住了吴卓。 他虽然没见过朱元璋,但是能让苏墨喊爷爷的只有当朝皇帝。 吴卓紧张的连头不敢抬,区区一个太监见到皇帝不行礼,这是何等的罪过。 “爷爷请进。” 属于他的那个桌子还是保留着。 “店小二!来两份餐盒!” “得嘞客官,您稍等。” 一眨眼的功夫,两份饭就放到了桌上。 “客官慢用,有事喊小的。” 朱元璋目瞪口呆的看着打包盒里的饭菜。 往常点个菜,加上上菜的时间怎么都得半个时辰,现在则是一眨眼的功夫。 “这些饭菜都是热的?” “您尝尝不就知道了。” 苏墨直接就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 看他这副津津有味的样子,朱元璋也忍不住吞了吞口水,夹起一块肉放到了嘴巴里。 “恩~这居然是热的,究竟是怎么做到这么快上菜的。” “爷爷看门口的几口大铁锅,这才饭菜啊都是从里面打的,卖的速度极快,所以这些饭菜都还是热的。” 朱元璋看着门口端着打包盒前来买饭菜的人,一个接一个,速度极快。 苏墨还特地命人前去打造了几张长桌,就像是现代的吧台,靠墙放置,这样一来,能坐的人就更多了,很是适合一个人前来的。 “这样小小一盒饭价格多少。” “几十文,这些百姓啊都吃的起,还可以坐在酒楼之内吃。” 朱元璋看了一圈周围的客人,什么样的人都有。 这样的价格足以让那些贫穷的百姓吃上饱饭,还能有鱼有肉。 “这事办个好啊!” 他大声的夸赞着苏墨。 百姓的温饱问题一直都是他的心头病。 “这个打包盒很好,明日就派人去让各州府都这样做!” “孙儿已经着手让人去办了,您老放心。” “城外的难民集中有建造的如何了?” “这几日就要完成了,爷爷要亲自去看看吗?” 苏墨知道他心里还是很惦记着朱允炆的,只是因为上次的事件,心里还没消气。 “等建成的时候咱再去看吧。” “您不去看看二哥?” 说实在的,朱允炆虽然能力不行,但是办事还是很认真的,泻药的事件过后,就没再发生过任何意外。 工匠们对他也从先前的不削,变的极为尊敬。 “这个臭小子有什么好看的!” 朱元璋撂下了筷子,脸上的笑容都消失了。 他曾经对朱允炆也抱有很大的期望,如今却让他这样的心寒失望,如何能不生气。 说到底还是因为一直跟在太子妃身边,要是让他一个人出去历练,或许就不会成为这样的人了。 。牛牛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