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 长长的舒了一口气之后,晨练总算是结束了,苏墨褪下了满是汗臭味的练功服,换上了四爪蟒袍,天生贵气显露无疑。 “殿下今日好像练的比较久。” “哦是吗,大概是练的忘我了。” 苏墨笑着淡淡的说道。 他知道蒋瓛是朱元璋派来打探的,他怎么也得老爷子知道他在练些什么。 他偷偷瞄向蒋瓛,他大概学会的时候,苏墨才停下了动作。 “殿下回到应天之后愈发的勤快了呢。” 以前在凤阳府的时候,苏墨都是睡到大中午才起来。来到应天之后,整个人就突然转了性,变的无比勤快。 这还是因为系统新给的任务就是要他得到皇太孙的位置。 要在众多皇子皇孙手里抢到储君的位置可不容易,怎么都得先给朱元璋留哥好印象才是。 “整日在学堂学习,要是没有强健的体魄,将来怎么替皇爷爷分忧啊。” “殿下所言极是,皇上要是知道您心中所想,一定很高兴。” “恩,今日可不要再死守王府了,要是回来被我发现你还在门口等我,别怪本王生气!” 苏墨出门前又特地叮嘱了一番!王梦瑶这么好的姑娘孤身一人等了他这么多年,也是时候该多陪陪她了。 这些封建时代的人就是如此迂腐,不懂得变通。 由于昨日苏墨比他早到了一步,这让朱允炆感到很有压力。 今日他整整早起了一个时辰,几乎是跟苏墨同时到达了学堂门口。 只不过苏墨是步行,他还是坐在软轿之内。 “见过几位师傅。” “吴王,贤王不必多礼。” 见到两位王爷都到的这么早,几人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学堂的风气似乎因为苏墨的到来变的越来越好了。 今日学堂讲学的师傅是刘三吾! 受朱元璋所托,他今日要特别关注苏墨。 “今日老夫要问问诸位王爷,何为治国之道!” 刘三吾的话一出,学堂之内立马就没人敢发出声音了。 那些年幼的皇子整日玩乐,哪里会懂得治国之道。 苏墨眼光看向了朱允炆,他有点好奇朱允炆会说出怎样的话。 同样的,朱允炆用眼角的余光撇向了苏墨。 见他没什么反应,嘴角微微上扬,好似在嘲讽他一般。 既然都无人肯站出来说,朱允炆便第一个站了出来。 “本王认为治国最重要的就是礼法,只有国家立法,以法治国,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官员才能依法办事。” 刘三吾满意的点了点头,这个他教导了多年的学生,从来没令他失望过。但是站在外面的朱元璋还是一副面无表情的样子。 这并不是他想听到的答案。 “吴王殿下可有话要说?” 刘三吾见苏墨迟迟不讲话,眉头不由得蹙起,这样的问题对他来说或许是太难了,便主动开口询问,毕竟朱元璋在外面看着呢。 “本王的观点与二哥完全不同。” “哦?三弟有何见解,倒是说来听听。” 苏墨的话一讲,朱允炆的脸色立马就变了,这不是明摆着跟他唱反调作对吗。 刘三吾听了也是摇摇头,在他看来朱允炆所说的观点是非常正确的。 “本王认为治国应当是以民为本,百姓安居乐业,大明才能长治久安。就拿元朝为例,其灭亡的根本原因就是民族之间产生的内斗,从而导致了政权的动荡。若大明的百姓都过上幸福的生活,没有难民,没有饿死在街头的难民,就不会出现内斗反叛的情况。” 苏墨的一番话震惊了在场的所有人,包括刘三吾在内,他难以置信的看着眼前这个少年。 这样的治国之策,竟出自他口中。 朱元璋在外面听的津津有味,这才是他想要的答案。 他是农民出生,对百姓是极为看重的,苏墨的话说到他心里去了。 明朝的自然灾害可以说是历朝历代中算多的。 常年的水灾,旱灾,各种瘟疫,不断残害大明的百姓。 洪武三年的时候,朱元璋就建立了惠民药局,其目的就是帮助这些百姓。 朱元璋登基之后大力推广农业发展,但是仅靠农业收入的农民手里是没几个钱的。 要是遇到灾害就会颗粒无收,此时的百姓就需要惠民药局的赠药,救助。 朱允炆毕竟出生在皇家,他出生之时,朱标已是太子,自小生活的无忧无虑,没办法去体会这些百姓的疾苦。 苏墨则是不同,他还带着前世的记忆来到这里。 他最能知道生活在底层的老百姓有多苦。 “三弟此言差矣,若不能依法治国,如何能让那些百姓对朝廷言听计从。” 朱允炆直接开口反驳道,他不能被苏墨抢了风头。 “本王认为民心才是治国的根本,若得不到民心,这个王朝早晚会灭亡。” “三弟这话要是被皇爷爷听了去,可是要被怪罪的。” “皇爷爷为何会生气?” “现在大明国泰民安,何来的灭亡?” 朱允炆直接将他的话引到了诅咒大明灭亡之上。 “咱赞同吴王所说!” 朱元璋走了进来,目光都在苏墨的身上,完全忽视了坐在第一排的朱允炆。 “参见皇爷爷,参见父皇。” 见到朱元璋走进来,学堂之内的十几人都站了起来。 “不必多礼,咱刚才在外边听了一嘴,吴王所说正是咱的心中所想。” “多谢皇爷爷的夸赞,本王觉得二哥所说也不是不无道理。” 苏墨没有他那么小家子气,朱元璋夸赞自己的同时还不忘带上这个同同父异母的二哥。 朱元璋看向他的另一个孙子,唯唯诺诺的样子让他看了不爽。 “贤王说的也是有理,不过咱更喜欢吴王所说,刘学士认为呢?” “二位王爷说的皆有道理,臣不敢妄言。” “治国就是要以民为本,才可安定天下,你们都要记住了,百姓是咱们的首要任务,一切当以百姓的利益为重,百姓的温饱更是重中之重!” 朱元璋大声的在学堂之内说给众王爷听。 经历了长时间的战乱,很多田地都被荒废了,这才有了朱元璋提出的士农工商的政策,来扶持更多的人从农。 。牛牛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