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孙,据朱家军来禀,说是城外的工匠对贤王殿下颇有意见。” 傅让收到消息之后就急急忙忙跑了过来。 “恩?有何意见啊。” 苏墨依旧是淡定的练着字,手上的笔没有停下来过。 桌上的几个大字气势恢宏,蕴含了他的果敢与进取。 他在这里没有电视,手机这样的东西,渐渐喜欢上了练字,既可以让人沉心静气,更让他周身上下散发着儒雅的气质,正好掩盖住了他身上磅礴的项羽之力。 外表上看苏墨,就是一个儒雅的贵公子。 “贤王殿下想早点结束工期,不愿意让这些工匠休息,后来郁大人赶到才解决了这个问题。” “那些工匠将当时有何反应?” “领头的江勇站出来个说您规定的让他们休息,所以不愿意听从贤王殿下的命令。” “监工御史是贤王,你就别去瞎凑什么热闹了。” “可万一工匠们那天闹起事来怎么办。” “再说了,这难民集中营您不是非常重视吗?” 苏墨一改之前的态度让傅让摸不着头脑了。 对集中营的建造上心的也是他,说不管的也是他。 “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了,其他的无需多管。” 苏墨倒是没想到他对这此这么认真,按照原定的计划,就算工匠休息一天都能按时完成的,无需这样加班加点。 这可是他自找的,怨不得谁了。 “你明天去趟工部,看看其余各地的进度怎么样了。” “是!” 比起应天府的集中营,苏墨更关心各州的进度如何了。 王昊也只是在各州停留而已,教会他们炼制细盐之后就离开了,并不能起到监督的作用。 若是各地的进度太慢了,离应天近的各州难民,乞丐还是会向应天涌来,到时候就不好管理了。 苏墨换了身衣服去了朱元璋休息的太和殿。 “皇爷爷可是休息了?” 他小声的在殿外询问着太监,要是朱元璋休息了,他可不敢叫醒这个老人。 “皇上在里面看书呢,太孙请。” 太监一看到苏墨就点头哈腰的,极其谄媚。 这可是大明未来的天子,现在巴结好了,说不定日后在宫内还能更上一层楼。 “皇爷爷!” “咱的大孙儿来了啊。” 朱元璋一看到他,就喜笑颜开,很是开心,立马就放下了手里的书。 “孙儿是不是打扰到您看书了?” “咱就是睡着了,你过来都不算打扰。” “这个时间点过来是不是有事找咱商量。” 苏墨刚开始见监国,定是会遇到很多问题。 “这都被皇爷爷猜到了。” “哼!你小子不是退朝之后回去补觉的,要是没什么大事,这个点能进宫来找咱吗?” 朱元璋吹胡子瞪眼的看着他。 他每日都为了国事殚精竭虑,没想到苏墨处理起来如此清闲。 “皇爷爷可记得孙儿上回跟您提的户口一事。” “记得,咋了?” “孙儿想将他落实下来。” “这些人长时间都在外流浪,已经不知道他们到底是何身份了。” “那你准备如何做?你的这个建议实施起来还是很有难度的。” “依孙儿的意思,是在各州建立档案馆,每个档案馆都设立馆长的职位,正好殿试的二甲,三甲若干人派去任用。” 朱元璋听了连连点头,这样的规划也不是不可以。 “既然咱已经把监国的权力交给你了,你尽管去放手做吧,这些小事不必过问咱,你自己的决定就好。” “记住!你腰把自己当成是大明的皇帝!” 这句话让苏墨怔在原地。 一般的帝王对监国的太子,太孙都会有些忌惮,毕竟自己都还没有退位。 可朱元璋的操作很是反常。 “皇爷爷身体健朗着呢,大明朝还需要您的统治,孙儿怎能这样做。” “咱老了,你笔咱更有能力,大明交到你手上,咱放心。” 朱元璋苍老的手握住了他的手。 手上的老茧扎的苏墨生疼,这都是他常年带兵打仗留下的。 即使是当上皇帝之后,为了消灭元朝的旧势力,依旧是亲自带兵出征。 对于朝臣来说他是残暴的帝王,对百姓来说他就是结束一切战争的神! “皇爷爷,孙儿不会让您失望的。” 苏墨拜别朱元璋之后就命人传来了詹徽和郁新。 詹徽在历史上可是一个响当当的大人物。 洪武十五年才中的秀才,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就成了朱元璋面前的红人,为人才敏果决,这点让苏墨也很欣赏。 在朝堂之上的之后,见识过他的进言,句句在理。 “臣参见皇太孙。” “二位请起。” 他亲手将两人扶了起来。 “不知道太孙叫臣来有何要事。” 詹徽还是第一次这样单独接见苏墨,郁新早已经习惯了。 “本王这次你们二人过来,是有一件大事要跟你们商量。” “本王要在大明的各州府都建造一个档案馆,将每一个百姓的信息都登录其中,今后凡是参加科举考试的人都要拿户口来才能参加考试。” “凡是成亲者,都必须拿户口去档案馆登记起来,休妻不再只是一纸休书就可,都需要到档案馆去登记。” “你们意下如何啊?” 二人站在原地很久都没有讲话,这的确是一件大事。 “皇上先前已经出了鱼鳞图册,太孙要是再建造档案馆,这不是就重起来了吗?” “詹大人想想那些难民集中营的百姓都已经流浪多时了,身上恐怕早就没了鱼鳞图册,再加上皇爷爷说过士农工商,若是那些人都不愿意要商籍该如何?” “这户口,就是一家人全都登记在上,以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现在就是以一家人为单位。” 苏墨耐心的给詹徽解释着。 “詹大人身为吏部尚书,可从秀才以及进士当中挑选合适的人选前去担任档案馆的馆长。” “郁大人则是从旁协助。” “二位大人意下如何?” “臣等愿听太孙的差遣!” 詹徽本就一个为民的好官,苏墨直接将选择馆长的权力交给了他,就是对他无条件的信任。 能让朱元璋如此看重的人必定不会是个贪官污吏。 。牛牛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