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 他们等得起未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03章他们等得起未来   陈平这人,在历史上,素来以奸狠著称。   但赵昆身边的陈平,则是一个善于理政,处事随和的一个人,虽然也有狠辣的一面,但从不轻易发脾气。   当他看到赵昆递给他的第二份奏报时,是真的火了。   只见上面详细记录了西巴尔城警卫官下令屠杀大秦商人的始末,以及被罗马南部总督包庇的详情。   这也难怪王离会多次下令斩杀马库尔斯派来的使者。   一边当婊子,一边又立牌坊,大秦会惯着你?   显然是不能的!   所以,西巴尔城的驻军,并不只是军部的利益,而是大秦在欧洲的战点,从长远来看,大秦是肯定会进军欧洲的。   但从章邯驻军楼兰,又可以看出,大秦目前的后勤补给,还是挺吃力的。   王离想要将西巴尔城变成大秦在欧洲的飞地,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这其中牵扯到的问题,可谓千头万绪。   最主要的是,在西巴尔城驻军,很难自给自足。   若只是供养海军,还可以靠沿海的港口,但没有陆军在上面驻扎,始终还是一块飞地。   而且,西巴尔城原来的人口,本来就少,所以靠着沿海港口,还能够生存下去。   但大秦怎么可能驻扎少量的军队在西巴尔城?   所以,这便是问题的关键。   当初赵昆身边的人中,其他人都有自己的职位,分管一摊事情。   只有陈平和张良二人,一直跟在赵昆身边,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习惯从全局着眼。   陈平十分清楚,第二个五年发展计划已经完整体现出赵昆对大秦未来五年的布局思路。   那就是,优先集中力量解决国内的问题。   如今,陈平可以说是整个大秦,最理解赵昆忧虑的人。   在其他人眼中,经过之前几年的发展,大秦可以说是蒸蒸日上。   去年国库岁入超过了五万万银元,这个消息一放出,简直普天同庆。   可谁能够知道,这盛世景象背后掩藏的风云激荡?   三年前,如果有人跟陈平说,钱多了反而是坏事,陈平一定嗤之以鼻。   但是,当大秦真正遇到这种状况之后,陈平也不由得傻了眼。   这几年,他跟在赵昆身后,一直兢兢业业。   陈平自认为不是蠢人,可总觉得自己一直都跟不上赵昆的思路。   当初赵昆搞科举,陈平很不理解。   尤其是扶持六国士子,对当时的大秦来说,未必是一件好事。   可后来这项政策,直接让六国士子归心。   在此基础上,六国旧民对大秦的归属感大大提升。   始皇帝书同文、车同轨等一系列措施,都没有做好的事情,被赵昆这一项简单的政策给解决了。   什么叫神来一笔?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初期,赵昆大力推进商业发展。   国家银行、监海局以及市场监管局成立,几乎在几个最重要的地方,对朝堂机构进行了一次换血。   从那以后,大秦的朝堂运行,几乎都围绕这三个部门展开。   改动如此之大,陈平本来以为会非常艰难。   然而,前有嬴政和扶苏镇压那些旧式勋贵,后有赵昆在背后推动各项改革,在变革之初,他就将自己的坚决意志贯彻了下去。   当时,说是力排众议,一意孤行也不为过。   可结果同样出人意料。   一路行来,没有谁比陈平更清楚赵昆的强大。   很多人只觉得赵昆执政,思路犹如天马行空,无迹可寻。   但每每都有极其完满的结果。   但只有陈平知道,改变大秦这样一个巨大的国家,哪里是那么简单的事?   赵昆确实是旷世之才没错,他仿佛有一只先知之眼,能够准确的看到最适合大秦的发展方向。   但身处那个位置,赵昆的一言一行,都必须谨小慎微。   帝王纵然尽享人间权柄荣华,相应的,他任何一个微小的声音,通传天下,那便是巨龙的咆哮。   因此在别人看来,赵昆治国,举重若轻。   但陈平知道,从扶苏监国开始,赵昆便在背后如履薄冰,战战兢兢。   就如同眼前的局面,在众人一片看好之中,赵昆却敏锐地发现了危机。   陈平已经记不清这是赵昆多少次如此了,但他一定会坚定跟随。   所谓攘外必先安内。   赵昆虽有气吞天下之心,但一切的前提是,不影响国内的稳定。   因此,陈平猜测,这个时候,其实赵昆也不想在西巴尔城驻军。   之所以找自己,是因为有些事情,赵昆以前能说,现在不能说。   赵昆没登基之前,新朝臣子与赵昆的关系,类似于光着屁股打天下。   双方情同兄弟,多过君臣,赵昆有什么就说什么。   但如今,赵昆的身份变了,自然需要考虑很多。   就像这次,如果赵昆直接否决了王离的提议,谁都不能说什么。   但未免会有一些不合适。   这个时候,就需要陈平这种当臣子的出来背锅了。   所以,看完两份奏报后,陈平便主动站了出来。   “陛下,臣觉得应该依王离所言,在西巴尔城驻军!”   “呵呵。”   听到陈平的话,赵昆笑了笑,摆手道:“那就依爱卿所言!”   “不过,如今国内隐患四伏,此时驻军西巴尔城,恐有不测”陈平沉吟道。   欧洲双雄,真不是弱鸡。   当初罗马南部总督马库尔斯派使者前来,赵昆虽然没有接见,但陈平可下了一番功夫。   他特意找西域的商人,询问了关于欧洲的信息。   去年年底的时候,罗马打败迦太基的主力部队。   第二次布匿战争的胜负逐渐明朗。   如今的迦太基,不过是在负隅顽抗罢了。   若罗马彻底打败迦太基,那欧洲就会出现一家独大的形势。   等罗马腾出手来,驻守西巴尔城的秦军,必然会成为其眼中钉肉中刺。   罗马赢得布匿战争的胜利后,肯定会对西巴尔城用兵。   一个存在了数百年的国家,到现在都保持着强大的实力,可不完全是靠蛮力的。   陈平不相信,罗马元老院会这么蠢。   但赵昆知道,布匿战争再怎么样,起码还要打个三五年。   到那个时候,罗马还有能力对西巴尔城出兵么?   对此,赵昆有足够的信心。   这个时代的战争,不是现代战争,打个几个月就结束了。   等布匿战争结束,大秦对西巴尔城的建设,已经足以支撑到大秦的后勤补给了,到那时候,就不仅仅是一块飞地了。   如果罗马真的敢动兵,西巴尔城驻军只要退守东欧,立马就能够得到广袤的战略纵深。   即便是罗马,也不敢轻举妄动。   赵昆不相信罗马会多线作战,或者跟大秦打消耗战。   如果事不可为,赵昆当然也不想浪费大量的资源,去获取一块对于大秦来说,没有任何意义的飞地。   但如今,一切部署都已经初见成效,他自然要贪一些。   在赵昆心中,一直有一个愿望。   那便是,在他有生之年,将黑龙旗插遍全世界,然后带着嬴政畅游自己打下来的天下。   在这个过程中,大秦一定会面对众多的麻烦。   而其中,最大的麻烦,就来自于罗马。   赵昆知道这个国家的潜力有多么可怕。   如今的罗马共和国,其实还算温和。   三权分立的制度,限制了其潜力。   几百年后,罗马共和国轰然倒塌之后。   在它的尸体上浴火重生的那个庞大帝国,才算得上是完全体的罗马。   那个激活了全部潜力的怪物,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战争机器。   在后面的几百年中,纵横欧洲,罕逢敌手。   如果有可能,赵昆绝对不愿意将那个战争怪物释放出来。   不是他对大秦没有信心,而是他不愿意自己的子民,平白将性命丢在战场上。   如今西域已经归入大秦。   之前大秦军队巡游西域的时候,一战就吓破了本都王国的胆子,如今的本都王国,已经成了一只鹌鹑。   面对大秦几次三番无理的借道要求,本都王国都敢怒不敢言,乖乖顺从。   可以说,大秦以西,一直到罗马,完全是一片坦途。   一旦赵昆理顺国内的事宜,准备出兵西进,那么大秦的军队,可以畅通无阻直接到达与罗马对决的正面战场。   而另外一边,扶苏已经在美洲站稳脚跟。   传回来的消息,也极为喜人。   预计在五年之内,扶苏就可以初步完成对美洲的掌控。   到时候,美洲同样会成为大秦的领土。   从美洲出兵,到达欧洲,距离可近多了,而且可以出其不意。   战事一旦开启,就能够完成对罗马的包围。   这种天时地利人和都占尽的局面,大秦怎么会输?   如今的赵昆,对于这种全盘规划,完全可以做到胸有成竹。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所以他才会答应王离的要求。   “拟旨,命令王离率海军大部归秦,西巴尔城既然已经拿下,就不用在拱手让出,留下三十艘军舰,万名兵卒驻守。”   说到这里,赵昆想到王离奏折之中的一条信息,笑道:“周波此人,既然被王离认可,便让其留在军中,如何封赏,全凭王离做主!”   与此同时,秦岭深处。   自从赵昆登基之后,便加大了对科学院的投入。   如今的科学院,被拆分为民科院、农科院、科技院三大部门。   专攻武器装备的科技院,便被挪到了人迹罕至的秦岭之中。   大多数高新技术的出现,都是从军用装备开始的。   科技院电报研究所,王雪和鬼谷子、姜潮等人,正在目不转睛地看着一台一人高的奇形盒子。   从年初赵昆下令研究电报开始,至今已经过去了十个月的时间。   在这期间,科技院集中大量研究人员,投入到电报的研究之中。   电报的技术原理,其实并不复杂。   在两千年后,随便一个爱好者,都可以鼓捣出一台设备来。   但是,其中涉及到的基础元件,技术难度非常高,至少不是现在的大秦能随意达到的。   这将近一年的时间中,科技院先是实现了大功率发电机的小型化。   然后又攻克了不少技术难关。   直到昨天,才有了一定的成果。   这次,科技院总共制造了两台电报机样机。   一台在几百里外的咸阳宫中,另一台就是众人眼前的这台。   两台样机以电线连接,均由蒸汽发电机供电。   虽说是小型化发电机,但体积也不小。   眼前这个奇形盒子,主要的部件,就是发电设备,还配有一个蒸汽锅炉驱动。   没办法,时间紧任务重。   实际上有如今的成果,赵昆已经很满意了,所以派姜潮到这里体验。   此时,锅炉烧得通红,巨大的蒸汽发电机声响,充斥着整个房间。   姜潮一脸兴奋地坐在电报机前面。   他头上戴着一个同样奇形怪状的头盔。   这个偷窥有两个长长的护耳,顶端有一根电线,连接着电报机,看起来极为好笑。   这便是科技院专门研制的,用来接收有线电报的耳机。   其实有线电报的原理,非常简单。   利用电门闭合,再配以一个发声装置,就可以搞定。   目前的大秦,自然没有摩尔密码,在赵昆的提示下,科技院又发明了一套密码来配合使用。   姜潮便是第一个学习电报密码的人之一。   此时,所有人都紧紧盯着姜潮,想要通过他的表情,来看出什么。   哪怕是鬼谷子和王雪也不例外。   鬼谷子和王雪已经受够了这个时代,动辄几个月的信息传递速度。   电报的出现,完全可以对这方面做一个颠覆性的变革。   鬼谷子和王雪本来不是科技院的人。   但有一天,他们主动找到了赵昆,说要跟赵昆一起改变大秦。   赵昆欣然同意了他们,并让他们加入到科技院,带领那些原始的研究员,一起发展科技。   虽然现在的科技,比不上他们脑中的那些尖端科技,地外文明,但把基础打好了,面包迟早是会有的。   而且,经过前几年的发展,科学院的规模越来越庞大。   就是科技院的研究员,都有上千人之多。   即使现在的研究还很原始,但比起原来的大秦,不知先进了多少倍。   相当于大秦几年的科技发展,赶上了原历史几百上千年的发展。   要知道,蒸汽机与电报机的发明到运用,还是一千多年以后的事情。   所以,该来的,总会来的。   只是时间的早晚而已。   他们等得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