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云之北。   这里距离张家口并不是很远。   距离京城也不过是一天的路程,要是骑兵快马加鞭,可能也就半天多的路程。   大明的祖制。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可以说,成也是这个祖制,败也是这个祖制。   紫禁城距离北方的关口实在是太近了,一旦鞑奴扣关而入。   京师就没了屏障。   至于说什么通州之地等等关口,根本就不足以抵挡鞑奴的铁骑。   第一个是因为京师之外便是平原,对于鞑奴的铁骑来说,就是最好的战场。   其次就是这京师外的守军,完全就是乌合之众。   他们根本就挡不住鞑奴。   平日里也只知道利用自己军官的身份来欺软怕硬,过着享受大明军饷的醉生梦死的生活。   这就是大明现在的军营以及军事力量的写照。   而在这大明,也不是没有帅才。   其中之一就是卢象升。   此人算得上是大宋岳飞一样的帅才,拥有着真正的赤子忠心。   然而,历史总是有着其相似之处。   岳飞是被秦桧以及帝王之意给害死了,卢象升则完全是被奸臣给害死了。   没了袁崇焕。   大明就失去了辽东之地的一座最大的屏障。   没了孙承宗。   大明也就失去了力压百官以及东林党等等的铮臣,失去了大明的一个脊柱。   没了孙传庭。   大明的脊梁没了一半。   没了卢象升。   大明的脊梁就彻底没了。   崇祯皇帝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楚风也没有想到这一步。   而民宿之中,崇祯皇帝算是这三个皇帝的最末,他知道其他帝王的历史,却不明白自己正在遭遇什么。   接到了龙井关战况危机的奏折之后,这心情就再也没有好起来。   “军饷!军饷!朕那什么给他们!?”   崇祯皇帝直接拍桌子了。   国库最后一点儿钱都已经交出去了。   就为了能够安慰一下左良玉的大军,好让他们守住龙井关。   一旦鞑奴破关而入,京师之地就会遭受战火。   而大明天子的威望必定会大受打击。   “万岁爷息怒!”韩癀连忙劝说道。   而在韩癀的身边,作为兵部尚书的刘洽却觉得,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身在兵部,还是一个尚书。   他很清楚左良玉的大军其实并不需要那么多的军饷,也可能会守住龙井关。   毕竟一旦龙井关被鞑奴攻破,他自己就活不了。   要么被鞑奴杀死。   要么就是直接舍弃龙井关,退回到京师。   然而,这要是退回来了,按照万岁爷的脾气,那还不得脱层皮。   左良玉肯定是清楚这一点的人。   就算是他不清楚,他家的那个才女肯定是明白。   作为朝臣,还是一个兵部尚书,刘洽知道左良玉能从一个中郎将到总兵,再到总督,这其中就是他的女儿在出谋划策。   就在刘洽想要谏言,却又有一些犹豫的时候,就又听到崇祯皇帝继续发脾气。   “你让朕息怒,朕如何息怒?”崇祯皇帝唾沫直喷。   “鞑奴都要打到京师了,朕这个位置都要不保了,还怎么息怒?”   “辽东缺少军饷,密云缺少军饷,陕西的平叛大军需要军饷。三边守备也需要军饷。   各地的总兵更是张口是军饷,闭口也是军饷。”   “一个一个都把朕当做是富可敌国的富商不成?朕之皇后现在都要在宫中带着人纺织,用以宫中的吃穿用度。   朕那有什么钱?!”   崇祯皇帝觉得自己下一次去仙境,直接带着一大箱子玉器和黄金,请求仙师的指点。   如今的大明,当真是让他左右为难。   辽东的军饷已经掏空了国库,现在左良玉也要军饷起来。   好像没了军饷。   他们就守不住关口了,鞑奴就要到京师之地来了。   就要取他这个大明天子的人头。   这就相当于是一种要挟。   而崇祯皇帝还不能直接杀了他们了事,更不能不给。   左良玉和袁崇焕真的要是以军饷来鼓励将士们,到时候他不给,那结果……。   崇祯皇帝承受不起!   “万岁爷,下臣有一建议。”   作为御前太监,高起潜的身份虽然比王承恩和曹化淳低了点,却也是备受万岁爷信任的太监。   “说说看。”   高起潜连忙躬身施礼道:“如今国库无银,然则世人的手中还是有些钱财的。   而左总督和袁总督都是为了护卫大明的安危,也是护卫百姓之安危。   他们理所应当也该出一部分力气,用以支持辽东和密云的守备。   下臣以为,可以加征三响。”   当高起潜把这三响解释了一番,崇祯皇帝明显有一些心动。   但是却又想到,仙师曾对始皇说过,百姓乃是江山社稷重中之重。   王朝想要长治久安需要的是百姓发自于内心的支持,这就需要仁政来得到百姓的认可。   而他现在要是加征三响,岂不是要让本来就艰难的百姓更加艰难了啊。   想到了这里,崇祯皇帝还是有些犹豫的。   可是,这不过几天。   左良玉的战报又来了。   这一次,他们遭到了鞑奴正黄旗的正面猛攻,第一次没守住,直接让其破了关。   奏折上面描述的是危机万分,战况更是十分惨烈。   之后,左良玉亲自带着亲兵反击,这才夺了下来,守住了龙井关等地。   只不过嘛,最后还是提到了军饷,还有其他的物资等。   崇祯皇帝叹了一口气。   背着手,走到乾宁宫外,看着青铜门的方向。   那里已经被羽林军戒严了。   “仙师,朕该如何是好?”   而在密云之北的关口。   这里乃是大明左家军的主营。   营帐内,一身蓝色的翠烟衫,散花水雾绿草百褶裙,肌若凝脂、气若幽兰,折纤腰以微步,呈皓腕于轻纱,眸含春水清波流盼,头上斜插一根镂空金簪,缀着点点紫玉,流苏洒在青丝上,香娇玉嫩秀靥艳比花娇,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一颦一笑动人心魂。   此人便是左良玉的小女,也是左家身份第二尊贵的人,更是左良玉的军师。   而另外一人,却是留着少许胡须,身穿红色内泡,外加一身铠甲,看起来面相儒雅,却有一双小眼,似睁未睁的样子。   “灵韵,你虽聪慧,不过啊,这一次却是想漏了一点。”左良玉眯着眼,声音带着一些沙哑。   “哦,还请父亲指教。”左灵韵诚意施礼,说道。   左良玉缓缓地说道:“你忘了京师还有一座仙境,其中有一位仙师。”   。牛牛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