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事堂里,诸位宰相、魏王李泰和孙伏伽等人全都处在震惊之中,伪造皇帝圣旨,调动兵马那可是不可饶恕的死罪。 但谢逸真就这么做了 不过仔细想想,谢逸这个胆大妄为的举动似乎也合乎情理,当此危急之时,灵活变通,行非常手段也说得过去。 从大局上来讲只要救了皇帝陛下,保住了大唐江山平安稳定,倒也算不上什么罪过,反而算得上有功于国。 当然了,最终到底是论功行赏还是严苛问罪,恐怕要看皇帝陛下的心情了。 救驾确实是天大的功劳,但假传圣旨,调动兵马却又是皇帝最为忌讳的事情,谢逸到底会落得怎样的结果现在谁也说不好。 不过诸位宰相们却不约而同有个感觉,那就是谢逸最终至少罪责不是很严重,毕竟晋阳公主也参与了此事,如果要问罪谢逸,那公主该当如何呢皇帝陛下总不至于问罪自己最疼爱的女儿吧 再者,谢逸也算是忠心耿耿,调动兵马是为了护驾,晋阳公主更是为了给皇帝传讯,不惜冒险进入了东宫。这等初衷为了护驾,忠勇可嘉的行为如果还要问罪的话可能有些说不过去。 最有可能的结果应该是功过相抵吧,最坏不过如此,但从此以后谢逸在皇帝陛下心目中的地位将不可同日而语。毕竟他还年轻,还要往后面看,将来的前程确确实实只能用不可估量四个字来形容。 与此同时,还有一个人的前程也很值得期待,那就是晋王李治。 长孙无忌见到此情此景,对眼前的二外甥李泰并不是很看好,他终于觉得这个过于投机的外甥可能会栽在什么地方。相比之下,倒是芙蓉园里的三外甥李治,那个本性更加淳厚,且文武双全的外甥更加有可造之相。 而且长孙无忌莫名其妙有种感觉,在李承乾谋反这件事上。谢逸能够料到先机,最先察觉出问题并且做出反应。其洞察力甚至超过了政事堂的诸位宰相和长安的诸多世家,其能力着实可以说是匪夷所思。 长孙无忌觉得,有理由相信谢逸可能掌握了一些旁人所不知道的消息。并且做了相应的安排。这个年轻人素来神奇,在他身上有着非常之事完全不足为奇,这些年谢逸一直守在晋王府,对晋王李治可谓是忠心耿耿,有心栽培。 这些事情看起来似乎是分内之事。但对于谢逸这样的人物而言绝对不能这么简单地认为。当他用心,且很认真地做这件事的时候,那么这件事一定值得做,换句话说就是有利可图。在一个皇子身上用心,所图的是什么呢 尤其是谢逸本人和东宫和魏王府的关系都不怎么好,无论是为了自保和将来的前程而言,似乎都应该做点什么。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李治是谢逸手中的一张牌,一张王牌,这张牌对自己而言同样也具有吸引力。 一旁的岑文本也是个机敏之人。这些事情他都看在眼里,但是什么话都没有说。就和当初一样,这样的局势发展下去对自己,以及自己背后的那些人不见得是什么坏事,这个年轻人确实不错,看来当初真的没有看错人,没有看错 心里最不舒服的应该是魏王李泰,谢逸突然高出这么一出,等于一下子打乱了自己的部署,某种程度还抢了自己的风头。 李泰的警惕性应该算是比较高的。他从来没有把谢逸当作单独的个人来看待,而是认为和背后的晋王府是完全一体的。谢逸作为晋王府长史,很大程度他的行为是代表晋王的,如果谢逸今天的护驾之功落实了。那么等于是落到了晋王府,落到了另外一个嫡出的弟弟李治身上。 而自己坐了些什么呢 现在适合政事堂的诸位宰相在一起,但是并未有什么实质性的护驾举动,也没有察觉到的任何的蛛丝马迹,可以说于国无功,于父亲也没有什么尽孝的举动。而且这背后还有一颗炸弹。一个不稳定因素。 要知道纥干承基之所以会交代,还有冯孝约的出现,以及华阴那场袭杀,其实都和自己有关系。如果这些事情出现一定点的泄露,自己都将万劫不复,李泰沉吟思索,前前后后好好想了一遍,好像没有什么疏漏的地方。 这才暂时放下心来,但心中还是隐隐约约有些不安,幸好今日出门之前得到刘轩的提醒,已经派人前去对李治下手。 此时此刻,李泰自然是格外希望此事能够得手,并且希望东宫那边也出点意外,如果父皇和太子、晋王在同一天之内出了事情的话,那么政事堂这诸位除了拥戴自己还会拥戴谁呢 只是东宫里的情况能符合自己的预期吗李泰抬头看向东宫,沉默不语,心中的目光很是深沉,也很是阴冷。 东宫之中,此时此刻已经是刀光剑影。 李承乾指挥手下的死士对李世民和李明达举起了屠刀,但老宦官依然无惧,和麾下无数不多的侍卫品势守护在皇帝身边。 御前侍卫都是羽林卫中一等一的好手,东宫侍卫想要立即得手也不容易,所以杀的有些难解难分。 不过总体情况自然是东宫死士占了上风,以至于李世民也被逼得不得不抢过一把兵器,亲自动手。 到底是马上打过天下的皇帝,这些虽然有些生疏,但是目前这等情况下多少还能够有些自我保护的举动。至少能够防备着居然袭击到自己和女儿身前的兵器,只是还能够支持多久这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幸运的是一点是,当得知李世民有所防备,政事堂和长安的守军有可能已经得到消息的呃情况下,东宫侍卫不敢对他们立即痛下杀手。 当此之时要了李世民的性命对东宫而言不是什么好事,那样可就坐实了弑君弑父之罪,到时候很容易被外人,尤其是那个阴险的弟弟李泰借口为君父报仇,纠结兵马前来进宫。 相反如果不杀皇帝,只是将其控制在手中,是不是还有机会挟天子以令诸侯呢到时候借助皇帝的名义下达诏命。然后再和其他的大臣,将领以及天下的世家们讨价还价,焉知没有胜算。 而且有皇帝在手的事情下,李泰不管有什么举动必须要有所顾忌。在礼法上站不住脚。即便是想要有什么举动也不敢硬来,害死君父的举动是谁都承担不起的罪名。 有了这样的顾虑,李承乾便不能动用弓弩一类兵器,且死士们进攻的时候,还必须要小心。千万不能伤到了皇帝陛下。如此一来,难度自然就高了许多,向要彻底控制局面就要耗费一些时间。 不过晋阳公主李明达却是不用顾忌的,虽然李承乾先前说过可以饶恕妹妹一命,但只是说说的成分居多。毕竟今天李明达已经看到了这一切,对内幕知之甚详,如果让她活下来,把今日在东宫的见闻说去怎办 今日的一切都是一等机密,是绝对不能让外人知晓的,李承乾怎么会让自己罪证最大。最直接的见证人活着离开呢纵然这个人是自己的亲妹妹,弑父弑君的举动都敢做,还在乎一个妹妹吗 何况李承乾很清楚,晋阳公主李明达是个很要强的女孩,今日之后他肯定不会原谅自己,从今往后肯定会给自己制造太多的麻烦。她年纪太小,还是在最重感情的年岁里,自小由父皇亲自抚养长大的她对皇帝感情最深,是不会被那些利益诱动的,也说不清“道理”。与其如此。还不如早些料理了。 所以当李承乾做出暗示之后,东宫的死士便没有再对晋阳公主有任何的顾虑,羽林卫的御前侍卫最在乎还是皇帝的安危,尤其是这等紧张的时刻。因此对晋阳公主难免就有些许忽略。以至于让东宫死士向李明达递出了致命一剑。 看到此情此景的时候,老宦官喉头一紧,尽管他已经施展了从不显露于人前的高深武功,但还是被东宫死士拖延,来不及相救。 是以当此之时,心里满是惊慌和难过。他很清楚皇帝陛下格外疼爱这个女儿。如果晋阳公主今日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即便是将皇帝陛下保护的平平安安,事后恐怕也很难交代。不得不说,这个情形当真是让人有点为难。 李世民回头瞧见这样一幕惊险的时候,同样神色紧张,眼神里有些惊慌和难过,已经没有了皇帝陛下应有的稳重与镇定。毕竟遭遇危险的是他最为疼爱的女儿,偏生动手的是自己的亲生儿子。 儿子要杀了女儿,手足相残,还是当着自己这个父亲的面,毫无疑问这是天底下最不忍目睹的人间惨剧。 李世民拼尽全力想要相救女儿,可是自己的动作明显有些慢了,如果放在二十年前,年轻力壮,沙场经验最为丰富的时候,或许还有办法。但现在,皇宫里多年的养尊处优与之后已经没有这样的能耐,某种程度上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样一幕惨剧发生。 晋阳公主李明达本人相对有些后知后觉,当察觉到有一柄剑朝着自己刺过来的时候,她本人完全没有意识躲开。也许是因为吓傻了的缘故吧,不过这种情形之下,即便是想要躲开也完全没有可能。 她一个惊慌失措的小姑娘如何能躲开训练有素,武功高强的东宫死士的一剑呢难道自己就要死了吗一瞬间,年纪小小的晋阳公主李明达,心头浮现出这样一个可怕的念头来。 死亡,她从来没有想过,更没有任何的思想准备,此时此刻,有的只有惊慌,以及心中无限复杂的诸多念头。 就在这紧要的关头,老宦官紧张不已,李世民几乎要喊出声的时候,晋阳公主李明达已经花容失色的时候,他们突然瞧见一根箭镞以极快的速度突然飞了过来,先挡开了东宫死士那致命的一剑。 然后又是一根箭镞飞过来射在了那名偷袭的东宫死士的后背之上,电光火石的一瞬间,危险似乎突然解除了。 李世民来不及惊喜,李绩抢着上前想要将女儿护在身边,但是东宫死士的袭击贴的太紧,他根本没有活动的机会。 不过他看到了希望,整个人的紧张也轻松了许多,老宦官看到情形之后也轻松了许多,手中的动作更加快了。 他轻易不出手,今日既然已经出手了,那就遥大开杀戒,让他们好好见识一下羽林卫的实力。也让天下诸多的谋反之人知道,谋反是需要付出代价,想要威胁谋害皇帝陛下是很有难度的事情,好让他们知难而退。 李承乾和侯君集瞧见情形突变之后,脸色瞬间就有了变化,是谁出现了他们看得最为清楚。 一个个的人影突然越过了东宫的高墙,出现了皇帝陛下面前,加入了战团之中。这些人都是一等一的高手,手中的动作十分敏捷,一入东宫之后便护在皇帝陛下面前。 本来唯一暴露在外的晋阳公主也被保护在了其中,被严密地保护起来,这些的突然加入战斗也让东宫死士的进攻大大受到阻碍。 本来马上能够得手的事情突然变得苦难重重,而且大有失败的失败的可能。本来李承乾想要调动左屯卫的兵马近来支援的,可是不能到杜荷走出东宫的院落,只听到喊杀声在外面响起。 紧接着刀剑吉打的声音和喊杀声原来越大,情况变得越来越危及,显而易见外面是有大队的兵马杀了过来,肯定是前来护驾的。 当此之时,李承乾和侯君集,杜荷等人已经明白了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显而易见,他们的谋反已经失败,遭遇了最大的挑战和阻碍。 失败似乎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事实,而这一切的源头似乎都是站在眼前的这个人,没错,他们看到谢逸出现在了晋阳公主面前。。 唐朝败家子章节列表